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794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鴻海拿Fisker大單 「馬斯克勁敵」何方神聖?

「Fisker公司成立的宗旨,就是要打破傳統汽車的藩籬。決定和鴻海公司攜手推動『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二月二十四日,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集團與美國電動車品牌廠Fisker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預計未來每年鴻海與Fisker共同製造二十五萬輛電動車。

日期:2021-03-03

產業時事

老謝觀點》甩開「毛三到四」鴻海要追10%毛利率目標 轉捩點常在瞬間發生 靠MIH平台決戰未來20年

鴻海的新掌門人劉揚偉,在東森財經新聞台《老謝看世界》節目中接受我的專訪,這是他第一次的電視處女秀。這個訪談受到產業界高度重視,大家也熱烈討論鴻海的新未來。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場訪談就像一場電視法說會,劉董事長從他受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欽點「上位」,到改變鴻海昔日「毛三到四」的低毛利瓶頸,希望迎向一○%的毛利率;同時,他也為鴻海在MIH平台的電動車生態系擘畫一個新未來,我相信劉董會是開啟鴻海未來十年、二十年關鍵的接棒人。

日期:2021-03-03

投資理財

一間房子,毁掉一個夢想!為還房貸我犧牲了什麼...看完這個故事,你還要買房嗎

不管你在哪一個城市,只要你還準備結婚,還有個工作,而且父母安在,那你或許想過這件事情:在這個城市裡,我是不是要買房?怎麼樣才能買到房?什麼時候買?父母出不出錢?因為你知道,沒有房子就沒有人願意嫁給你,即使老婆願意,她的家人呢?別人會怎麼看?孩子以後怎麼辦?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日期:2021-03-03

職場生活

現在是最需要人文學科的年代

透過不斷思考「我們是誰,我們將走到哪裡?」來省思企業的願景與使命,並融合人文價值與科學數據,才能避免機器式的思考,以更宏觀的角度做出決策。

日期:2021-03-03

投資理財

張榮發特助成千億規模日本地產王! 他24歲進長榮 從老董學到這三個人生經驗

許多人沒聽過浩正集團,更沒聽過張正文,但他旗下的私募基金,專門投資美國、日本兩大不動產市場的特有商機,近年更鎖定物流倉儲,每年創造10%收益率。

日期:2021-03-03

產業時事

巴菲特挑「這檔」一年漲逾300%!來自股神的一封信 藏著投資致勝的4個重點

「股神」巴菲特旗下控股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於上月27日,發表2021年致股東信,除公布波克夏前15大持股外,信中也傳達了4項巴菲特的投資觀點。

日期:2021-03-02

投資理財

分散投資是錯的!他用3萬本金在10年滾出3000萬:本金沒10萬,你唯一能做的是All in

作者遠藤洋1987年生於埼玉縣,6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目前是投資家、自由工作者,主導投資社群群組ixi。遠藤就讀東京理科大學的一個暑假,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於是將當家教打工存下來的錢當作本金,在完全沒有知識的狀態下開始投資。結果親身體驗到「與其投資知名企業的股票,不如投資小型股」,「與其分散投資,不如集中投資」,其實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報酬。大學畢業後,雖進入有前景的創投企業工作,但仍然決定用投資所得的資金為資本,在26歲時獨立創業。服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自創「1年內股價會漲3倍以上」的完全打擊公式,集中投資於小型股的風格,一年最大獲利達到600%以上,1支個股的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達成了「即使只投資一支個股,也能獲取破億」的報酬。曾有聽到傳聞的資產家找上他,委託他「交付10億日圓代為資產運用」,但是他婉拒一切外部資產運用,只使用自有資金操作。以此投資經驗為基礎,目前為止指導過經營者、上市企業董事、醫生、律師、商務人士等超過一千兩百位以上的散戶投資人,許多人因而成為「成功的投資者」。他認為本金10萬以下的小資,不要學人家分散風險和買基金,那是本金百萬以上才需要的。他33歲財富自由,現在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人生自由最大化。

日期:2021-03-02

投資理財

首檔傳產千金股 亞德客黑手老董揭密

營收、獲利、股價接連創下新高的亞德客,吸引許多投資人關注。現年五十九歲的黑手老董王世忠,如何一步步拚出傳產股王的競爭力?

日期:2021-02-24

產業時事

誰才是老大? FB封殺澳媒引多國反撲 媒體被掐住脖子、如何抵擋科技巨頭狠勁?

這場因「新聞有價」而起的反壟斷之戰,可說是攸關人類發展的重大戰役,面對科技巨頭們拿走超過6成的廣告收入,媒體業能有什麼談判能力?

日期:2021-02-24

產業時事

疫情催生新格局 臺灣生技醫療產業展現實力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滿一週年,全民齊心努力防疫,臺灣在這波疫情成績亮眼,生技醫療產業亦積極投入防疫與抗疫之作為,開拓一番嶄新格局,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吳忠勳針對這段期間生醫產業的發展變化,提出深刻獨到的觀點。

日期: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