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62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落實淨零碳排目標!北醫附醫、長庚、花蓮慈濟…各大醫院投入資源,新光為首家開辦永續專班醫療機構

維護地球的生存環境,不僅僅是國家級政策,更是全球性的重要議題。淨零碳排已是全球風潮,台灣也順勢而為,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推波助瀾之下,各大醫院紛紛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實踐ESG、推動淨零排放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己任,持續發揮影響力。

日期:2024-03-17

產業時事

「只要你創業我馬上投資你5億!」三鼎生技董座歐耿良:當時我心想,他要不是騙子,就是家裡開銀行

他不僅是臺北醫學大學最年輕的院長,也是臺灣第一位非醫學背景出身的牙醫學院院長;同時將工程背景與醫學跨域整合,於2006年成功開發出臺灣第一支人工牙根品牌;也是醫學大學第一位榮獲國科會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及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得主。在北醫大,時任主任的歐耿良帶領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進行生醫器材研發轉譯,包括3D生物列印,建立完整的生醫器材及生物性3D列印系統。這一項技術,讓歐耿良締造全國生技類最高金額技術授權案、國科會投資報酬率最高技轉案,也成為臺灣第一家從學界衍生的生物3D列印新創公司董事長。 跨足學界和業界的歐耿良,在學術研究、研發與技轉上的殊榮不勝枚舉,但坐在汐止科學園區、帷幕大樓辦公室內的他,談及創業過程,卻好似在講別人的故事般輕鬆,甚至淡然的說:「第一名或最年輕,對我來說那一頁已翻過去,已成歷史。」

日期:2024-03-06

職場生活

2024全球最佳醫院排行出爐!台北榮總擠下台大,入列前250名...台灣有哪35家上榜?名單一次看

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公布2024年全球最佳醫院(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4)排名,涵蓋全球30個國家及地區,台灣排名最高的為第218名的台北榮總,超越去年排名249名的台大醫院,成為250名內台灣唯一上榜,而該項調查同時也排名了各國醫院名次,台灣總計35間醫院入選。北榮院長陳威明則是謙虛表示,類似評比公平性參考即可,台灣各醫學中心的水準,絕對不輸給榜上其他醫院,「不要說我們最好,大家一起努力讓台灣更好」。

日期:2024-02-29

產業時事

美首位台裔公衛學院院長 呂淳祺連結矽谷、金融巨頭 瞄準科技救命商機 他為台灣生醫業造浪

接生過上千名嬰兒、在歐巴馬政府位居要職⋯⋯台裔公衛學家呂淳祺看準生技革命浪潮, 近年在矽谷積極推廣產學合作。而台灣在這波革命中,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日期:2024-02-27

產業時事

重讀大學黃仁勳想修生物學,生物革命未來10年改變世界...「生物工程」時代來臨,救命商機無限

一群來自美國的重量級公衛學家、化學家,週四(2/22)齊聚台灣。面對台下滿滿的投資人與企業家,學者們傳遞一則重要訊息:生物革命,將在未來十年改變世界。而台灣將能在這場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日期:2024-02-23

產業時事

乳癌連續19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第一位!台康生技耗十年做出首款生物相似藥 曾馨瑩站台「盼乳癌有一天成為慢性病」

台康生技(6589)在農曆春節前發表了投入十年的劃時代成果、乳癌藥品EG12014,這是台灣藥廠第一個自行研發並獲得上市許可的生物相似藥。EG12014已經獲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證,以及歐盟執委會(EC)的歐洲上市許可,並預計在2024年第二季至第三季取得美國FDA藥證。乳癌已經連續19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的第一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每年國內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其中超過2000人死亡,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其中六人失去寶貴性命。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夫人曾馨瑩,當天代表永齡健康基金會出席,她在致詞時表示,郭董多位家人罹癌過世,因此大力投入癌症防治及研究,也關心台康生技做出的這款乳癌生物相似藥,「我跟先生經常在聊,希望乳癌有一天可以成為慢性病,這是我們的希望及目標」。

日期:2024-02-15

職場生活

「看病要貴180-350元」這3家大型醫院升格醫學中心!為何本次醫院評鑑是史上最難評?

衛福部週二(2/6)公布睽違7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共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台北慈濟醫院以及部立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則因為區域人口增加,新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1家醫學中心。原先傳出醫學中心地位不保的萬芳醫院仍在榜上,此評鑑結果也打破原先醫學中心的家數限制。健保署預估,新增的這3家醫院每日門診總數約有1萬名病人、急診每日總數約500多人,部分負擔將受影響。自3月1日起,門診從新台幣240元漲為420元、急診400元漲為750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針也針對醫學中心評鑑結果發表4點看法,也說學會會員反映結果讓人出乎意料,建議若能在去年評鑑申請作業程序上,醫學中心新增容額說明清楚會更妥善。只不過,什麼是醫院評鑑?對民眾就醫有何影響?為何這次評鑑又會被認為「史上最難評」?

日期:2024-02-06

職場生活

自費治療1個月20萬,2年就要480萬!30歲他確診肝癌:那時我面對「活著破產、放棄等死」的抉擇

文/鄭名威大家都說三十而立,而我是30而「慄」。這一年我買了人生第一台車、和老婆創業開旅行社、心愛的女兒出生,也是這一年,檢查出了6公分的腫瘤。從小生長於破碎家庭,自從知道確診癌症後,我抱著才6個月大的女兒痛哭,深怕自己倒下,讓這噩夢延續到下一代。

日期:2024-01-17

產業時事

結婚第2天回娘家,第3天我就開始上工...南光長媳練接班:公公說藥品處方是商業機密、不能外流

大三訂婚後,由長輩們看結婚的日子,是看到隔年,也就是民國59年農曆10月16日。所以我一畢業後,沒有在外面工作過,就直接進了南光。我們那個年代一般人結婚會去蜜月旅行,但我們沒有。結婚後,第2天先回娘家、辦「回門宴」,第3天我就開始上工了。

日期:2024-01-17

產業時事

面對老化,你做好準備了嗎?《學老誌》第二期於北大退聯會正式發表,鼓勵退休教職員健康學老

臺北大學退休教職員聯誼會第5屆第1次會員大會於2024年1月6日,假臺北大學民生校區教學大樓九樓舉行,現場貴賓雲集,包括林鍾沂會長(前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前校長薛富井教授、前校長林道通教授、副校長陳達新等皆親自出席。會中並邀請社科院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進行專題演講,主題為「從高齡服務到高齡雜誌的創刊 — — 臺北大學社會實踐的回顧」。

日期: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