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51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職場生活

持續有症狀才用藥,鼻噴劑、口服藥各有利弊 過敏性鼻炎無法根除影響作息須治療

過敏性鼻炎雖是無法根治的疾病,但也別沮喪,依照影響日常的嚴重度,適切的藥物治療與生活作息保養,即能減緩過敏性鼻炎發作帶來的困擾。

日期:2022-06-08

全台防疫報導

20童染疫重症「5人腦炎亡」⋯兒童感染科權威剖析「4大腦病變機制」!發燒逾●°C要當心

隨著國內新冠(COVID-19)確診人數居高不下,也讓愈來愈多孩童陷入染疫的風險,根據統計,截至今(28)日,台灣已累計兒童重症達20例,其中有9人出現腦炎的症狀,而有5人因腦炎死亡,讓家長相當憂心。對此,有專家特別出席今(28)日的防疫記者會,詳細講解COVID-19所導致腦部病變致病的機制,並提醒家長們該如何防範。

日期:2022-05-28

全台防疫報導

基隆7歲童誤打「BNT成人疫苗」,出現胸悶送急診…莊人祥:應該不會有副作用再觀察

基隆一名7歲兒童在5/23由父母陪同前往診所接種疫苗,並向護理人員表示要注射BNT疫苗,護理人員沒仔細比對孩童資料,誤以為孩童12歲以上,竟注射成人BNT疫苗,事後診所察覺有誤,緊急通知孩童家屬與衛生局,男童一度因胸悶不適送急診,所幸目前狀況已恢復,診所表示會定時追蹤孩童情況。週五疫情記者會中,莊人祥回應目前基隆7歲小朋友狀況穩定,類似這樣狀況就是觀察,暫時應該不會有副作用,會針對個案再跟專家討論

日期:2022-05-27

財經時事

東生華跨出台灣!與跨國大廠簽約 積極拓展東南亞藥物市場

東生華瞄準東南亞市場的策略往前跨一大步!東洋集團旗下東生華於二十六日宣布,與南亞跨國學名藥廠簽約,取得血管相關疾病用藥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三國的銷售代理權,有助未來拓展海外血管相關疾病用藥市場。

日期:2022-05-26

全台防疫報導

5童重症腦炎亡!急診醫嘆「短短數小時破壞腦部」...嚴重腦水腫致死主因是這個

本土新冠肺炎兒童重症個案已累計14例,其中6例併發腦炎、5例死亡。對此,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指出,「新冠肺炎併發的猛爆性急性腦炎可能只需要短短數小時,即可以破壞腦部造成嚴重腦水腫,致死主要原因是腦部嚴重不可逆傷害。」

日期:2022-05-25

全台防疫報導

別衝去篩檢站拿藥…全民「快篩陽=確診」取藥流程曝光!6歲以下何時打疫苗「時間點出爐」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延燒,為了縮短發病後投藥治療時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本周起開放「全民」適用家用快篩檢測陽性,即可經醫師診斷後確診,只要對象符合口服抗病毒藥物適應症,都可由醫師直接開立藥物。

日期:2022-05-23

全台防疫報導

2童染疫「腦部迅速沒了功能」...快速死亡率增,專家籲「給藥」流程要加快:推延治療致死率就拉高

台灣本土確診人數雖然連3天緩降,但是死亡人數卻不斷增加,昨日(5/2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兒童重症個案中,10歲併發腦炎的男童已在18日搶救不治,但指揮中心僅列入重症個案、未列入死亡病例。不幸受到腦炎攻擊逝世的還有一名3歲2個月大的孩子,因發燒到41.3度緊急送醫,隨後出現「四肢抖動、頭後仰」的症狀,經過搶救60小時仍不治。關於上述2起案例詳細情形,仍待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對於確診後快速死亡以及兒童重症個案變多,專家認為,確診與死亡的時間這麼近,顯示防疫和醫療體系都有問題;此外,醫療的治療流程太過繁瑣,也是造成許多疾病無法接受常規治療、預後變差。而指揮中心表示,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全民適用」政策本週上路後,新增的9大篩檢站將轉成診斷與開藥站。

日期:2022-05-23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進入高原期》快篩陽=確診下週全民適用 護病比1:9累翻第一線!陳時中:人變多錢也會多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最快下週就會「全民適用」,未來民眾只要快篩陽性,並經過醫師確認並符合條件,就可以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不過台灣確診人數已經連三天下降,陳時中坦言,現在台灣疫情確實進入了高原期,會不會還有高峰仍得再觀察。至於護病比放寬掀起基層醫護的反彈,他也強調護病比本來就是如此「我們只是回歸正常」,但他表示,人增加也會讓錢增加,透過津貼和獎勵制度把制度合理化。

日期:2022-05-22

職場生活

肝臟是沉默器官,出現5症狀當心是中晚期「肝癌」!醫師:保護肝臟請你這樣做

編按: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的三弟顏清山週五(5/20)晚間病逝,享年57歲。顏清山罹患肝癌多年,曾經做過栓塞治療,但前年肝臟又長出一顆腫瘤,在顏清標安排下,也進行了質子治療,只是病況難好轉,已多次住院治療。顏清山和顏清標,兩人都罹患肝病多年,為典型肝癌3部曲患者,先病毒型肝炎再肝硬化,接著患肝癌。肝臟慢性發炎會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導致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抽菸、代謝性疾病等,若有相關危險因子,便需要定期檢查。「其實肝炎的追蹤,只需要靠抽血與腹部超音波,便利性相當高。」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醒,「C型肝炎的治療也很簡單,療程僅8週或12週,副作用低、治癒率高達98-99%,大家一定要把握治療時機!」(原文刊載於2020/10/16,更新時間為2022/5/21)

日期:2022-05-21

職場生活

把握黃金投藥期,降低住院、致死率 具重症風險確診者 才服用抗病毒藥物

目前有兩款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通過衛福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其藥物皆有各自療程、副作用及相關適應症,唯有先了解,「藥」用時才不會慌亂。

日期: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