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3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民眾黨519遊行》柯文哲批國會等4大改革「變成芭樂票」,連喊3次傲慢…民團轟藍白開民主倒車

今周刊編按:民眾黨周日(5/19)下午於民進黨中央黨部外舉辦「519草根決行」行動,號召支持者一起上街喚醒準總統賴清德競選時承諾的「國會改革、憲政改革、媒體改革、司法改革」,根據民眾黨估算,現場支持者約有8000人。與此同時,不遠處的台灣團結聯盟(台聯)中央黨部,卻在外牆掛起「白色變色龍,賣台一條龍」布條,並在臉書指出,一個負責任的政黨必須心存本土的利益。如果只知投機,從國格出賣到人格的政黨與政客,將是惡劣的政黨範例。台聯指出,自柯文哲參選總統乃至5月17日的國會亂象以來,台灣的公民逐漸從藍白黨合力搗亂國會中,看清了民眾黨投機的本質。至於地球公民基金會稍早在臉書指出,國民黨與民眾黨挾立法院多數席次優勢,沒收實質審查過程,大開民主倒車;無記名方式「舉手表決」也讓議事規則淪為笑話,違反程序正義的嚴重程度,超越2014年的服貿審查事件。

日期:2024-05-19

共創價值‧展望兒少新未來

台灣世界展望會擴大社會影響力 照亮弱勢兒少未來

台灣世界展望會在過去一甲子歲月中,成為弱勢兒少與家庭的燈塔,帶來希望與改變,每一次援助、每一抹微笑都成為一道光,照亮未來。日前舉辦六十週年影響力國際論壇,邀產官學聚焦共創社會價值,齊心擴大社會影響力,展望更美好的未來。

日期:2024-05-16

產業時事

蔡英文擬特赦陳水扁,但阿扁背負10多年刑期、4件未審結官司,海外還有涉不法3億資產遭凍結...3大癥結如何解?

背負十多年刑期、4件未審結官司,海外還有涉不法3億資產遭凍結的前總統陳水扁,如今有望獲得特赦。然而,宣告特赦前,須先釐清層層複雜法律關係,如何消弭各方質疑、讓民意信服,是民進黨政府的大挑戰。

日期:2024-05-15

職場生活

翻轉慢性病之島,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邱瀚模醫師:減少罹癌、不健康餘命,這樣做才有效

欣逢台灣第一位具有醫師背景的總統——賴清德先生當選,醫界對於『健康台灣』充滿了期待。願,新團隊在面對未來醫療的挑戰時,科學治國將是彼此的共同語言。

日期:2024-05-10

產業時事

蔡英文520前特赦陳水扁?總統府:目前只關注這件事!查扣8億、億元豪宅要還扁家?阿扁20字回應

今周刊編按:520新舊政權交接倒數,總統蔡英文即將卸任,傳出可能特赦前總統陳水扁,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對此,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周二(5/7)表示,總統府現階段的立場仍是,希望確保陳前總統獲得妥善的健康照顧,並依照相關的法律規範辦理。陳水扁則是透過社群發文表示,「不擔心朝小野大,相信台灣人民是政府最大後盾」。

日期:2024-05-07

產業時事

童子賢差點當閣揆!笑說「沒珠寶包包、但手錶得盤點」…和賴清德談15分鐘還原現場:我整個愣了3秒

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傳出,差一步成為台灣首位企業家閣揆,在最新一集的《數字台灣》節目中,童子賢親自現身接受財信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專訪,還原在被徵詢後的24小時如何度過。

日期:2024-05-06

產業時事

「龐大鄰居」威脅在側...蕭美琴:韌性就是台灣模式「台灣不僅可幫助大家,也能領導大家」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與氣候變遷挑戰,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周一(5/6)出席論壇時分享,台灣在「韌性(resilience)之路」上,飽受天災、缺乏天然資源、一黨獨大與戒嚴、飽受錯假訊息與政治干預、軍事騷擾等攻擊的挑戰。蕭美琴說,在前述重重挑戰及活在龐大鄰居陰影下,台灣仍展現絕佳毅力並站上國際舞台,主要歸功於台灣擁有的政治、社會與經濟3大領導力,得以讓台灣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之下,仍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蕭美琴更結論台灣模式就是「韌性」,這是台灣在逆境中培養出的精神,台灣就算在「龐大的鄰居」旁仍保有韌性,藉此在國際政治中領航前行、在全球經濟中起而先行、在不確定性中尋向續行。

日期:2024-05-06

職場生活

玉石店抽3%、茶葉店抽5%...遊覽車司機走過陸客滿街跑的日子:大錢都讓背後中國老闆賺走「台灣只賺到工錢」

昨天下午去市區,很快搭了一台UBER,這台車是Toyota的Cross油電,不到一年的新車,能搭到新車通常心情都會加分,雖然也沒有特別挑車的習慣,每次叫車就當作是抽獎的概念,這種事也算隨緣。上車後那運將大哥看起來差不多60歲上下,講話有個口音,但一時也沒想到是哪邊人,扣好安全帶後就開個頭,雖然感冒的關係喉嚨有點痛,但還是想把握每一趟旅程,要不然也寫不出什麼有趣的文章。

日期:2024-05-03

職場生活

炎上、肉搜、公審…沉迷譴責快感,正義中毒了? 腦科學家:訓練大腦減少對立消磨

「炎上」、「肉搜」、「公審」…這幾個對台灣社會來說並不陌生的詞彙,近年伴隨社會重大事件或人際衝突,總能發現其蹤影。究竟為了伸張正義發表言論與「過度」的分界線在哪?日本腦科學專家中野信子從科學與社會脈絡,探討為何人會正義中毒?

日期:2024-04-26

產業時事

「30年前,我也熱心反核」…和碩童子賢自曝轉折:核能可以是綠能盟友「地球暖化才是公敵」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昨(22日)天在台北榮總的一場演講提到,電力是現代文明的基礎,也是產值龐大的產業。他計算出現代文明全球一年大約消費4.8兆美元電力,全球電力金額比全球半導體金額大了9倍。他認為如此龐大的產值,相關單位值得提撥更多經費在研發與效率上,包括研究電網的安全與核能的研究,並且再去精進管理制度。

日期: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