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97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鴻海股價站上172元,今年已飆升逾六成!周二法說會再放利多 上季AI伺服器業績年增近200% 全年雲端網路產品展望「直線向上」

鴻海股價受惠AI伺服器的強勁需求,今年已經飆升63%,周二(14日)站上172元。如今隨著法說會再度釋出對於相關業務的亮麗業績及強力動能,以及2024全年四大業務中雲端網路產品的全年展望是「直線向上」,令外界不禁樂觀預期,股價是否真的會衝上200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在2016年股東會中宣示,「股價沒有到200元,不會退休」,如今這個目標,似乎有機會在劉揚偉的手中實現。

日期:2024-05-14

職場生活

10年來PM2.5下降,肺癌、中風等4慢性病死亡率跟著降!國衛院:濃度減至12.5效益最大

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台灣空污與健康研究成果,從10年數據發現,全台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下降10.23μg/m3(微克/立方公尺),從2007年的31.7μg/m3,降至2017年的21.47μg/m3。另外,可歸因於PM2.5的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死亡比率也下降,下降4.26%至7.31個百分點。考量心血管疾病的減量健康成本效益分析,國衛院表示,若PM2.5年平均濃度調降至12.5 μg/m3,則減量成本的最大效益可與PM2.5可歸因心肺代謝疾病的疾病損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達到權衡。

日期:2024-05-14

產業時事

OpenAI GPT-4o來了!懂你的情緒更像人類、能打斷互動對話…為何發佈會特別感謝黃仁勳?

OpenAI 周一 (13 日) 在線上發表會上推出新型人工智慧 (AI) 模型「GPT-4o」,該模型能進行語言、文本和視覺推理,而且在文本、影片和音頻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所有用戶將能免費使用。此外,該公司還推出桌上型電腦版本 ChatGP 和新的用戶介面,為擴大其廣受歡迎的聊天機器人做足準備。

日期:2024-05-14

職場生活

H&H讓每天的"大小事" 都能為環保盡一份力

提到環保,大家通常都會想到節約用電,事實上,水資源更加重要,水不但是世間萬物的生命之源,還用於灌溉、養殖、發電、航運等重要經濟用途。如今在極端氣候和環境污染的影響下,全世界都面臨水資源缺乏危機,但你知道其實只要一個正確的選擇和行動,我們每天都可以輕鬆做到節約用水嗎?

日期:2024-05-14

產業時事

中租-KY股價亂流將結束?外資喊賣的3大風險,公司派法說會逐一澄清…先買後付監管加嚴影響多少?

中租-KY(5871)在上週因外資出具報告喊賣,並大幅下修其目標價,一度被打入跌停,在週一(5/13)舉行法說會,向投資人澄清市場流傳的三大利空。中租-KY周一股價則是上漲4元或2.61%,收在157元。

日期:2024-05-13

產業時事

經民連轟「新國會人大化」,點名傅崐萁、黃國昌濫用逕付二讀:立院不是蘇維埃,民主不該只數人頭

執政黨民進黨在國會為少數黨的「新國會」,自2/20開議至將滿三個月,出現多次藍白黨團聯手以「逕付二讀」方式,將未經委員會討論的議案,直接送院會表決,屢致朝野爭議。台灣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周一(5/13)召開「立法院不是蘇維埃!對立法院『人大化』的分析與憂心」記者會關切該現象,並呼籲「少數黨意見不被討論,多數黨意見不被檢驗」,是危險的民主集中制。

日期:2024-05-13

職場生活

你敢當「呷蟲王者」?荔枝椿象炸來吃遭民眾檢舉...林業署解釋來龍去脈!台灣能吃的昆蟲只有這4種

荔枝椿象屬外來入侵害蟲,俗稱臭屁蟲、臭椿象或荔椿,不僅影響龍眼、荔枝枯萎落果,常見行道樹種臺灣欒樹和造林樹種無患子也都深受其害。然而,你能想像「炸荔枝椿象」的景象嗎?林業署舉辦「呷蟲王者」活動油炸荔枝椿象,怎料遭到民眾檢舉,原因在於荔枝椿象非法定食用昆蟲,食藥署與嘉縣衛生局也派人前往關切宣導,林業署嘉義分署副分署長則回應,當天活動沒有人吃荔枝椿象。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週五(5/10)表示,國人沒有食用荔枝椿象的歷史經驗,其食用安全性也未經確認,呼籲民眾應避免食用。此外,林金富也說,會糾正這樣的錯誤行為,若把荔枝椿象當作「食材」販售,最高可依食安法開罰2億。

日期:2024-05-10

產業時事

淨零x數位雙轉型論壇 邁向智慧永續時代 打造減碳循環經濟

隨著數位浪潮與淨零趨勢持續推進,產業智慧化與低碳化已成為全球共識。為協助台灣企業把握淨零與數位轉型機遇,實現經濟發展與永續目標雙贏局面,亞矽執行中心(ASVDA)與台灣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TDMDA)於4月25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淨零X數位雙轉型 智取先機論壇」。論壇邀集了在智慧數位科技和綠色能源領域深耕多年的國內外知名企業與相關單位專家,共同探討更多永續循環的解決方案,助攻台灣邁向智慧永續美好未來。

日期:2024-05-10

職場生活

翻轉慢性病之島,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邱瀚模醫師:減少罹癌、不健康餘命,這樣做才有效

欣逢台灣第一位具有醫師背景的總統——賴清德先生當選,醫界對於『健康台灣』充滿了期待。願,新團隊在面對未來醫療的挑戰時,科學治國將是彼此的共同語言。

日期:2024-05-10

職場生活

到醫院看病5/19起「不用」再戴口罩了!口罩令1264天退場,只剩這地方建議要配戴

國內口罩令全面解除!疾管署周三(5/8)表示,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宣布自5月19日起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而非「強制」戴口罩場所。在疫情之初,台灣於2020年12月1日就將醫療院所列入第1波必戴口罩的8大類場所之內,如今宣布解除,也讓迄今已經實施1264天的醫院口罩令將正式走入歷史。

日期: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