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331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統一集團7.8億投資Yahoo台灣!布局電商網購再出招,先認購可轉債、下一步會合作什麼?

統一集團與Yahoo台灣宣布展開策略合作!統一集團將針對Yahoo台灣電子商務業務進行投資,將先認購香港商雅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Yahoo! Taiwan Holdings Limited)發行之可轉債,認購總金額2,500萬美元、約7.8億元台幣。此次策略合作代表統一集團對Yahoo台灣在網購生態圈策略布局的肯定,更可望透過雙方合作提升台灣電子商務的整體發展,未來不排除雙方在電子商務上有進一步商業合作的可能性。

日期:2024-02-02

投資理財

Meta財報》短影音Reels帶頭衝,獲利暴增2倍!史上首次發股息,盤後股價飆14%

美國社群龍頭Meta於1日發布去年第四季財報,整體財報表現優於華爾街預期,不僅上季營收成長,且廣告業務勝過競爭對手Google,宣布去年第四季獲利暴增兩倍以上,且Meta也將進行史上第一次發放股息,並計畫回購500億美元的庫藏股,引發市場熱議,推升Meta盤後股價驚人上漲逾14%。

日期:2024-02-02

職場生活

Hotel dùa 是商旅更像城市渡假飯店

來到位於高雄市中心的Hotel dùa,眺高的前廳、天花板波浪般海洋意向藝術裝置,讓旅人緊繃的心情剎那間放鬆下來。推開厚重的大門,接待人員已經熱情微笑歡迎;宏偉氣派的接待區,令人有「五星級飯店」的尊榮及豪華禮遇。

日期:2024-02-02

職場生活

悉心照顧旅人,為旅人綻放一園芬芳的酒店

座落於台中台灣大道旁的裕元花園酒店,是國人的驕傲,本土品牌榮獲國際五星飯店認證,2023網友票選設計感第1名旅店。這棟26層的摩登建築,不僅外觀新穎,地理位置臨近國道、快速道路、客運站、高鐵站,不論是自行開車或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都十分便利。

日期:2024-02-02

投資理財

比出國打工度假更好賺的工作是...?郵輪薪水大公開:服務生年薪百萬、包吃包住包機票練英文,郵輪工作6大優勢

編按:作者吳哲宇(Daniel)是台灣第一位考取南極北極探險專業證照的探險導遊,迄今已累積60次去南極、北極任職探險船導遊兼講師,亦航行世界各地,經歷了八家客輪公司,曾與不同部門的船員一同工作。書中就是他將自己、遇到的旅客們在郵輪上工作的經驗分享出來。

日期:2024-02-01

產業時事

一紙契約揭4塊率 先開發燙金地、 一份清冊指引全台 車站精華區 台鐵公司化 4兆地產王來了

(今周刊1415)2002年,台鐵「公司化」議題就已經被端上檯面,事隔20多年,今年元旦,走過136個年頭的台鐵,終於正式成為「台鐵公司」。過去,台鐵雖然坐擁8000多億元資產,其中不乏高價值土地,但被法規緊箍咒困住,「公司化」後,這些寶地終於有機會「解開封印」,台鐵該怎麼活化?又該怎麼承擔起其「公共性」任務?

日期:2024-01-31

投資理財

聚陽 王品 奇鋐 法人喊買

紡織製鞋產業迎來復甦、王品奇鋐調高目標價。 #聚陽 #百和 #王品 #奇鋐#美國通膨數據 #紡織製鞋產業

日期:2024-01-30

投資理財

外資連7天買超近1750億,今年買賣超轉正!台股站穩萬八後再來怎麼走?觀察3個技術指標

今周刊編按:台股周一 (1/29)延續上周攻勢,開盤後指數一路拉高,搭配台積電 (2330) 拉尾盤,終場收在最高點 18119.63 點,上漲124.6點或0.69%,在創23個月新高。三大法人周一合計買超168.71億元,其中買超 127.42 億元,連7天買超金額達1748億元,投信買超14.98 億元、自營商買超26.32億元。外資認錯回頭狂掃台股,今年來截至周一累計買賣超金額翻正、買超92.17億元。台積電法說後轉強帶動指數走高,四大指數包括加權、櫃買、電子與金融指數日KD維持交叉向上的強勢格局,並且四大指數日RSI指數皆維持在50之上,短線強勢技術面有助於指數維持高檔。從月線角度觀察,四大指數月KD仍維持多頭,表明市場仍期待今年Fed將由緊縮轉為寬鬆,另外,基本面的景氣回升也持續吸引長線資金進場布局,中長線有望維持多頭格局。

日期:2024-01-29

投資理財

與國門雙星共生共榮 新北最高規格商務特區 新莊副都心躍雙北商辦熱點

後疫情時代、全球淨零碳排意識抬頭,然而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永續綠建築蔚為全球建築新潮流,商辦產品顛覆過往認知,看準雙北市老舊商辦不敷時代趨勢,上市櫃大型開發商轉向商辦市場,這也宣示商辦春秋戰國時代正式來臨,精準的選址、規劃定位將成為產品勝出關鍵!

日期:2024-01-25

產業時事

法規與風險〉AIT出口管制官:美國執法不看公司大小 地緣政治加劇 台廠如何自保

(今周刊1414)隨著「新冷戰」態勢升高,出口管制成了業者隨時可能誤踩的地雷。而台灣出口廠商以中小企業為主體,未必有資源、能力查核貨品終端流向,如何才能避免意外遭受池魚之殃,成為必備功課。

日期: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