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60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入手電動機車,民眾、車行各補助3千元…這項倡議能支撐電車發展?學者提三贏解方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週四(5/9)與朝野立委公布調查顯示,有9成立委支持推動電動運具發展,也有7成立委認為台灣電動運具政策落後世界各國。不過,這項朝野、民眾都樂於支持的政策方向,目前卻遇到不少挑戰,其中當然就包括政府財源和油車廠商壓力。對此,長期關注電動運具產業的台綜院副院長蘇漢邦受訪表示,目前碳費徵收與配套措施仍有研議的空間,可以讓企業協助電動車推廣,補助員工購買電車來減免碳費,如此一來政府不用出錢,也不會排擠到其他預算。

日期:2024-05-09

產業時事

單親媽每天工作14小時,吃力帶大3子卻被台北房東歧視…育嬰假不夠用、薪水矮一截,當媽容易嗎?

當母親有多辛苦?人力銀行母親節前夕發布「女性就業壓力調查」,發現台灣職場環境性別意識雖然持續進步過,對於女性的友善程度仍低,尤其對於婚育族群來說,更是阻礙重重。

日期:2024-05-09

產業時事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蔡英文偕「同班同學」蔡明忠出席…她憶教授當年期許「讀台大法律系當總統」

配合國家長期人才策略發展,台大新設全英語教學的「國際政經學院」已獲教育部核定,今在徐州路校區舉行揭牌典禮,預計2025 年秋季展開招生。即將卸任的總統蔡英文也特別回母校參加典禮分享求學趣事,也期許政經學院為國家和企業培育更多跨領域的優秀人才。

日期:2024-05-07

產業時事

政務次長人選出爐!林靜儀、張廖萬堅入列,跨領域人才盼成施政推手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及候任行政院長卓榮泰自4月10日起,陸續公布6波新閣人事,近日各部會次長人選首度曝光,今(5/5)日再公布新內閣政次名單,包括前立委張廖萬堅出任教育部政務次長、前立委林靜儀出任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卓榮泰表示,新閣成員跨黨派、跨領域,搭配各界具備高度專業的人才,期待未來各部會團結合作,打造更加科技創新、公益永續的台灣。

日期:2024-05-05

產業時事

力積電3千億蓋銅鑼12吋晶圓廠,拼3年完工啟用!黃崇仁打趣道「一定要在蔡英文任滿前完成」…2利多成未來動力

力積電(6770)耗資達3000億台幣、位於苗栗銅鑼科學園區的最新12吋晶圓廠P5的第一期工程,周四(2日)上午舉行落成啟用典禮,董事長黃崇仁致詞時打趣道,總統蔡英文三年前出席了動土典禮,力積電這座新廠一定要在總統卸任前完工,這番談話讓台下笑聲一片。黃崇仁也表示,隨著人工智慧(AI)商機的爆炸性成長,AI相關需求以及非紅色供應鏈的訂單,將成為力積電P5廠的未來兩大成長動力。

日期:2024-05-02

產業時事

台灣會重演日本強震悲劇嗎?地科專家揭1關鍵:島內不可能有規模8地震!從斷層帶長度看台日差別

花蓮403強震喚醒台灣人對大地震的恐懼記憶,回顧921大地震規模為7.3、918池上大地震規模6.8,而這次的403強震規模則為7.2,令許多人不免擔心台灣是否會發生規模8以上大地震,甚至也讓人想起日本觀測史上首度出現的規模9.0強震「311地震事件」。面對島內可不可能發生規模8,甚至是規模9的強震,專家直言「不可能」。由於全球有許多地方都有地震,而各地可能發生的最大地震規模並不相同,值得留意的是,「地震規模的大小和斷層活動的長短有絕對關係」,台灣並未備有超級強震的先天條件,因此不易造成如此大規模地震。

日期:2024-04-28

產業時事

台積電都不來!台灣科技業海外設廠,為何不優先考慮印度?吳釗燮點出台商疑慮,盼台印簽FTA

「台灣企業為什麼不願意到印度投資?」、「台積電是否可能到印度設廠?」、「台灣與印度若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有助於雙邊投資?」4月17日至19日,由美國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主辦的「印太媒體參訪團」來台,上述來自印度媒體記者向台灣官員及智庫提出的疑問不絕於耳。

日期:2024-04-23

職場生活

高普考分發職缺怎麼挑?中央升遷快、地方涼缺多?台大畢業生、曾做13年公務員用統計數據分析這麼說

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的工作差別在哪?中央更常需要面對重大的議題,提出新的政策或撰寫資料,需要有更強的論述能力。我個人的公務歷程,前半段都是在地方政府工作,後半段則在兩個中央部會服務。在地方政府的時候,對中央總是有個美好想像,當然也有批判,例如覺得中央「不食人間煙火」、感受不到真正執行的壓力跟問題,儘管如此,很多年輕公務員想必都有著「想調去中央見識」的期待。等我自己真的到了中央之後,才發現中央部會的工作跟原本想像的不一樣;而在中央機關,又看到不少從來不曾在地方政府服務過的長官同事,把地方政府想得無遠弗屆、觸角無所不及,明明同樣是公務體系,竟然兩者之間都對彼此有些奇妙的幻想。這一段除了寫給剛考上高、普考正要選填志願,對於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不知道如何抉擇的人,也寫給想從地方進中央、或從中央商調到地方的人。

日期:2024-04-23

產業時事

今周重磅》台積電法說嚇趴全市場,換看聯電、聯發科怎麼說… AI、伺服器助攻,外銷訂單Q2可望好轉

台積電(2330)上周法說會釋出半導體、晶圓代工、車用領域利空消息,導致台股上周五(4/19)創史無前例的最大跌點。本周,聯電(2303)、聯發科(2454)法說會登場,能否捎來正面消息,受投資人關注。外銷訂單2月因年節因素呈年減,不過經濟部預估,受惠AI、伺服器等應用,3月外銷訂單可望轉正,並逐月好轉,Q2也有機會翻紅。1、聯發科、連電法說會登場,聚焦半導體、智慧型手機市況2、外銷訂單料3月翻紅,可望逐月好轉3、AI盛會花博登場,高通、AWS領銜上陣

日期:2024-04-22

投資理財

台股暴跌774點,外資賣超857億史上第2大!國安基金護盤?證交所喊話…他給3理由「會再破底」

台股周五(4/19)堪稱黑色星期五,內有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在週四(4/18)舉行法說會變法會,外則是傳出以色列發射飛彈回擊伊朗,讓台股盤中一度暴跌1009.32點,僅次於2021年5月12日1423點。終場大盤收在19527.12點,重挫774.08點或3.81%,刷新於疫情期間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點紀錄(2020年1月3日的696.97點),成交量更是爆出7000億天量。三大法人買賣超部分,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台股857.53億,自營商賣超223億,投信買超82.87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賣超998億,創今年賣超第一大。其中,外資賣超857.53億元,創台股史上第二大賣超,僅次於2021年2月26日的944.08億元。

日期: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