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34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提升文化產業新動能,見林也要見樹,院長盧俊偉自喻「工頭」帶動文策院腦內革命

文策院新任院長盧俊偉今年九月走馬上任,其個人兼具文創、金融、公共行政等領域的背景,替文策院注入嶄新思考,期許帶動文化產業的新動能。

日期:2023-11-06

職場生活

好天氣到今天,入秋最強東北季風襲台「終於有點像樣的冷空氣」,這3天低溫下探17度

好天氣只到週日(11/5)!中央氣象署指出,未來一週將有2波東北季風影響台灣,北部、東半部會轉雨、轉涼,而首波在週一(11/6)下半天報到。此外,氣象臉書粉專提醒民眾「終於要來個有點像樣的冷空氣」,預測週六(11/11)到下週一(11/13)將有更強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屆時低溫將下探17度。

日期:2023-11-05

投資理財

在雙北有多少資產才能算有錢人?銀行退休老員工直言:中上的家庭有7、8千萬資產應該不過分

下午要到市區,叫了台Uber就趕緊穿鞋下樓準備等候,結果運將大哥已經抵達,這是一台2022年份的Toyota Cross油電,稍微小跑步趕緊上車,對司機真是不好意思。

日期:2023-11-02

產業時事

周俊吉長子接班!41歲周耕宇掌信義房屋董座…劍橋畢業曾在矽谷創業,13年前返台從發傳單一路做起

信義房屋27日召開董事會通過由信義房屋副董事長周耕宇接任董事長,即日生效;周耕宇擁科技專長,曾於美國矽谷創業,返台後自信義房屋基層做起,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13年來著力人才培育、數位轉型,擔任業務主管、轉型長、副董事長資歷完整,未來將持續以創新思考,為傳統產業帶來新氣象,帶領信義房屋共創永續願景。

日期:2023-10-27

職場生活

好天氣得等下週四...東北季風今起「連吹4天」、北部濕冷週末迎最低溫 一圖看未來一週降雨變化

中央氣象署表示,週五(10/27)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高溫略降,且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同時華南雲雨區東移,中南部也會有零星短暫雨。而這樣的天氣將持續4天,下週二又會有一波東北風來襲,大台北、東部及恆春地區有短暫雨,直到下週四全台天氣才穩定。

日期:2023-10-27

職場生活

花蓮極淺層地震不到4hr連2發!清晨「最大震度3」為何超有感,氣象署揭1關鍵…規模6餘震還會來?

10-24 11:11更新:週二(10/24)清晨7時05分全台發生有感地震,包括宜蘭、花蓮、新北、雲林等最大震度都是3級;就在方才又發生一次餘震,氣象署釋出資料顯示,10:54左右發生芮氏規模5.1地震,全台各地最大震度1級。至於地震位置在「北緯 23.92度,東經 122.73度,即在花蓮縣政府東方 113.4 公里 ,位於臺灣東部海域。」

日期:2023-10-24

職場生活

東北季風報到⋯冷氣收工前做「5件事」,不是關機就好!專家:讓它「洗洗睡」用更久,明年更省電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指出,20日有鋒面通過,加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開始轉涼,北部低溫約20度,中南部約21至23度,局部沿海空曠地區會再低一些。由於時序也漸漸入冬,氣溫將持續探低;對此,冷氣準備收工「冬眠」,但在冷氣過冬之前,是只要關機就好嗎?有專家指出,運轉了整個夏季的冷氣,收工後也要記得「5件事」,讓它能用更久也更省電。

日期:2023-10-21

職場生活

有感鋒面過境!今午後變天又降溫「越晚越濕涼」下探19度,降雨熱點在哪?這兩區出門記得帶傘

好天氣要掰掰了,週五(10/20)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新竹以北、東半部有雨,基隆北海岸、宜蘭及花蓮降雨明顯,假日周六、週日(10/21、10/22)北台灣白天高溫僅25度,整天感受濕涼。中央氣象局前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鋒面約在中午到北部沿海,這次的天氣轉變算相對明顯,「有感的鋒面過境」。

日期:2023-10-20

職場生活

最低溫僅剩18度!明起「秋老虎」報到 東北季風2波變天「氣溫驟降、有雨濕涼」

天氣漸漸轉涼,週三(10/18)起「秋老虎」就要來了!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週二(10/17)依舊受東北季風影響,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水氣偏少的北部維持多雲到晴,南方水氣北移,中南部雲量偏多,南部地區、中部山區偶爾有零星、短暫小飄雨。氣象專家吳德榮則表示,明天氣候將轉「秋老虎」型態,日夜溫差很大,而本週有2天將會氣溫驟降,變天轉濕冷,應注意衣著調適。

日期:2023-10-17

產業時事

心臟裝了14根支架,仍然心繫台灣產業發展,施振榮的「兩個大夢」將帶來巨大改變

7月下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心臟裝了第14根支架,比已故的李登輝總統生前裝的12根還多。許多朋友勸他不要再這麼忙了,但今年虛歲80的施振榮,近兩個月依然出席多場記者會,因為他還有兩個夢等著實現。這兩個大夢,要具體實現可能還需要幾年,但準備與醞釀早已進行十多年。這兩個大夢,一是要做出完全零碳排的遊艇,二是搶攻物流電動車最關鍵的底盤。

日期: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