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3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農委會升格農業部三讀,下轄7署1中心掌10大事務!陳吉仲:回應35年前520農民運動訴求

520農民運動即將滿35周年,立法院院會周二(5/16)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將負責辦理全國農業、林業、漁業及蓄牧業行政業務,並掌理農業政策與法規規劃、研擬、管理、監督等10大事項,下轄8個三級行政機關(7署1中心)以及7個三級試驗研究機構。

日期:2023-05-16

產業時事

再生醫療雙法暫緩!柯建銘:另定期處理、再協商都沒有問題「民生法案不要被當成政治法案」

立法院會原定明天處理再生醫療雙法,在野黨團質疑爭議過大提出暫緩,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天說,再生醫療雙法是救人的民生法案,民進黨團同意另外定期處理,「再協商都沒有問題」,希望民生法案不要被當成政治法案拿來攻擊。

日期:2023-05-16

職場生活

阿公組成「爺-POP」,從社群紅到海外...日本地方創生專家現身說法,推「創造價值型」模式

地方創生論壇2022年舉辦後廣受好評,去年共吸引約7000人次與會,今年國發會打鐵趁熱,不僅再次舉辦論壇,也擴大加入市集活動,讓與會民眾、學者能夠對地方創生更有實體感。

日期:2023-05-01

產業時事

世界地球日深度報導》漁獲量40年少近6成 台灣海洋保護區 求救中!

今年,海生館和綠色和平啟動了調查。他們赫然發現,市場上賣的魚,每隻幾乎都「尚未成年」,魚變少又變小。國際已有共識推動「海洋保護區」,這是資源永續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台灣的海洋保護區現狀又如何?

日期:2023-04-19

產業時事

不懂台灣選舉候選人的「學歷神話」...矢板明夫:我觀察台灣政治,發現台灣和日本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從事國際報導的矢板明夫,其點評時政與國際社會議題的犀利與幽默,廣受讀者好評。因應台灣讀者對於日本的好奇,他常常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頁上,結合日本和台灣的生活經驗,陸續介紹日本的政治、文化與風俗,一定程度上可說是起到了推動台日文化交流的作用。 本書收錄矢板的台日比較,一方面幫助台灣讀者理解日本的政治運作與社會文化,一方面也藉由日本人的視角反思台灣社會並提出獨特見解:

日期:2023-04-14

職場生活

蛤?誤會大了!常見養殖文蛤驗DNA竟不是日本來的,百分百台灣原生,國際期刊正式命名「台灣文蛤」

過去市面可見的養殖文蛤,普遍被歸類為日治時期引進的麗文蛤,近期農委會水產試驗透過分子生物技術檢驗發現,其實它們是台灣原生種,而且還是全世界新種。該發現結果3月也正式在國際期刊發表論點,並命名為「台灣文蛤」。

日期:2023-04-13

產業時事

「無法糧食自給的國家算不上真獨立」⋯一名憂心的台大退休教授 點出這種萬用蟲蟲是解方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石正人,從東大教授鈴木宣弘引述古巴革命家、日本詩人的字句「無法做到糧食自給自足的國家,是奴隸之邦⋯⋯算不上真正獨立」為引子,闡述其對台灣逐年下降的糧食自給率的憂慮,提議以「黑水虻」妙用來解決廚餘、雞糞等廢棄物問題,盼能達成政府推廣的「循環農業・和諧共生」境界。

日期:2023-04-11

職場生活

金魚記憶只有3秒?泡完澡手指皺皺的是因為吸收水份?科普達人破解:你一直誤會的生活迷思

我們都知道在洗澡時指尖和腳趾會變軟還會出現皺紋,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皮膚吸水後腫脹起來造成的。但不論是我們的手腳,還是身上其他部位的皮膚,這些全都是防水的。

日期:2023-04-07

職場生活

石斑池裡的肥文蛤

小時候,離家不遠處就有魚池,當時的魚池底部裡會有一種大蛤,比那時還是小孩的我手掌還大,我喜歡在下午放學時,跟同學一起摸進魚池中找大蛤,儘管上岸時褲管裡都是沙,一人一顆的興奮感與過癮飽足,迄今念念不忘。儘管這種大蛤現在已經消失,但不減我對蛤類的喜愛。

日期:2023-03-29

產業時事

時隔7個月突解禁!白帶魚、竹筴魚恢復輸中…國台辦稱促進兩岸貿易健康發展,農委會回應了

自2022年8月3日被禁止輸往中國的白帶魚和竹筴魚,週三(3/15)終於解禁!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宣布,由於當地COVID-19疫情已降為「乙類乙管」,為促進兩岸貿易健康發展,「今起恢復台灣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輸入中國。」

日期: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