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2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紅鏈大肆竄入國際,台商零件賣價從1美元變3毛「薪資還漲5倍」…企業想活下去就得這樣做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周三(4/3)舉辦「當前台商的挑戰與對策論壇」,邀請產官學業代表,與多名傑出台商與會,共同討論兩岸關係、企業轉型、市場拓展等議題。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分享,台商現在的處境,就像侯孝賢悲情城市裡的台詞,「眾人吃、眾人騎、就是沒人疼」。面臨黑天鵝、紅色供應鏈、網路霸權、產業競爭、病毒、美中選邊站,AI與新能源,當前台商正面臨許多逃不掉的挑戰。

日期:2024-04-08

職場生活

13所高中職明年恐退場,2500學生得被迫轉校…全台7縣市都有學校要倒閉,數百名教職員怎辦?

少子化海嘯衝擊校園,招生年年艱困,越來越多學校因此倒閉!媒體報導,13所私立高中職被列入「準退場」專案輔導學校。其中,苗栗縣為4校、嘉義縣市3校,台東縣及高雄市各2校,彰化縣及台南市各1校。根據教育部統計,準退場學校的在校生共2503人、教職員計331人。

日期:2024-04-01

產業時事

榮獲「半導體諾貝爾獎」 蔡明介:台灣不應自滿於distant No. 2 籲政府強化IC設計業競爭力

(今周刊1423)許久未受訪專談聯發科與產業展望的蔡明介,談到十年來AI產業的爆發及聯發科的大成長,他期許台灣IC設計業市值及影響力可以與日俱增,不要滿足於目前的distant No. 2。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英特爾、超微處理器晶片…中國政府傳下令禁用:「改華為國產品」,走自己的路能通?

中美科技戰再度點燃戰火,路透引述金融時報週日報導,中國政府推出新進用令,要求政府機構、國有企業的電腦和伺服器,逐步淘汰英特爾、超微(AMD)處理器和晶片,改用華為、飛騰等中國製產品。微軟與英特爾對於此訊息不予置評,AMD未回應路透詢問。

日期:2024-03-24

產業時事

台積電別想了?英特爾確定拿到美國政府2700億台幣補助 是晶片法案最大一筆!美商務部高層:台積電不可能拿到比英特爾更多

美國商務部在台北時間周三(18日)傍晚(美東時間18日清晨)發布聲明,將透過晶片法案給予英特爾85億美元(逾2700億台幣)補助,外加110億美元貸款(約3500億台幣)貸款。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直言,這將是美國政府根據國會通過的晶片法案(CHIPS Act),給予個別企業的最大一筆補助。不僅如此,美國總統拜登18日將親自前往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英特爾新晶圓廠,正式宣布這項補貼案。日本經濟新聞最新報導,根據美國商務部高層官員的說法,南韓三星電子及台積電都大手筆在美國投資晶圓廠,但根據雷蒙多的對外談話口徑,高層官員表示,三星跟台積電獲得的補貼,都不可能比英特爾還多。

日期:2024-03-20

產業時事

「覺得習近平蠻了不起的,連印度都能得罪!」台灣經濟走出去、台商移出中國 為何都不能忽視14億人的印度?

剛結束印度參訪行程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在當前國際地緣政治角力的局面中,坐擁14億人口的印度是少數敢跟中國說不的國家,不僅全面封殺中國App、拒發觀光簽證給中國旅遊團,甚至要求本國航空公司拒載陸客。印度高度「去中化」的政策方向,給了台灣及台商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論是台灣要與印度洽談產業合作,或是深耕中國多年的台商要尋找下一個生產基地,都不能忽視這個成長中的南亞大國。

日期:2024-03-18

產業時事

美國政府大小眼!?傳聞補貼台積電金額只有英特爾的一半,投資人還要緊抱持股嗎?

根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台積電將獲得逾50億美元的美國聯邦資金補助,用以支援亞歷桑那州晶片生產計畫;此外,日前也傳出美國拜登政府正與英特爾討論金額超過100億美元的補助案,若順利談成,將成為美國政府致力晶片在美國製造政策下,迄今為止最大金額的補助案。

日期:2024-03-15

產業時事

鄧白氏合規管理平台亞洲首站在台灣, 數據科技再進化,引領法遵新時代

隨著全球貿易監管環境變得日益複雜,法遵合規與採購程序必須實施綜合性的考評與盡職調查,方能應對不斷變化的跨國管轄法規。

日期:2024-03-08

產業時事

投千萬元3年就回本、減碳效益達51.75%!台達電(2308)董座海英俊:總部改建為綠建築只做了4件事

鄭崇華始終懷抱綠色之夢,堅持走在環保的路上。從創業之初,就全心投入節能,所有產品都跟節能或能源管理、減碳有關。從節能產品、可再生能源應用、能源管理優化、工廠節能自動化方案、到家用節能產品等整合系統方案,不僅創造出無限商機,更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台達「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理念絕非口號,而是兼具理念與商機的最好典範。

日期:2024-03-08

產業時事

台積電各國都來追求 中國半導體業卻被上了四道枷鎖 從IP、EDA、設備到材料 北京突圍機會有多大?

中國早在2015年就提出,希望在2025年晶片自給率達到70%的目標,但在客觀條件受限與美國發起科技戰等因素影響下,專家預估屆時連20%都到不了。在業界專家眼中,中國追求半導體國產化的目標,最大關鍵不在於產能不夠大,而是從IP、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設備到材料,這幾個關鍵環節全都被國際社會卡脖子,特別是美國。北京當然不希望長期仰人鼻息,如今希望能從小晶片(chiplet)技術及第三類半導體等兩方面突圍,惟成效仍待觀察。

日期: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