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三餐都在消滅粽子?小心消化不良!北部粽、南部粽...這種熱量最高,多吃5種食物助消化避脹氣

端午節不只要吃粽子紀念屈原,其實還有「排毒養生」的意涵?傳統習俗中端午有「吃五黃」和「養正氣」的說法,然而因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和飲食習慣改變,讓許多健康觀念逐漸被淡忘;民眾更常因食用過量粽子,導致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

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空軍公費生家屬赴美參加畢典遇車禍…他獨扛3千萬醫藥費「雖然難過,還是要鎮定」,台僑募款金額曝光

我空軍官校留美學生徐皓明,5月底以優異成績畢業,日前邀請外婆及母親赴美參加畢業典禮,不料卻遇到重大車禍,外婆和母親身受重傷。由於徐生家境清寒,得面臨龐大的醫療支出,各界紛紛伸出援手,旅美社團發起線上募款25萬美元(約新台幣810萬元),截至台灣時間周日(6/9)下午4時,已成功募得超過37.2萬美元(約新台幣1200萬元)。駐美代表處也表示,將全力協助處理徐皓明與家屬在美醫療、保險及返台等事宜。

日期:2024-06-09

投資理財

受惠中國經濟回暖、消費復甦,美團首季淨利增加逾36%,財報超乎市場預期!

中國電商平台美團於6月6日公佈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整體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營收大幅成長25%,達到73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586.2億元大幅上升,主要歸功於美團精選業務在運營提升的成效,也讓市場看到中國消費復甦的跡象。

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黃仁勳愛夜市,有天可能吃牛排生魚片…楊應超:COMPUTEX帶台灣回到未來「矽盾外更要有AI盾」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從20多年前就參加了台北電腦展, 但是走進今年的台北電腦展第一個感覺就是回到了20年前(2000年初)的榮景, Back to the Future,稱呼今年是史上最強的電腦展也不為過。

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東協1000大論壇》「買家出題、業者解題」取代一對一媒合,促進合作…商研院董座:有多個成功案例

近幾年全球供應鏈重整,印度及東協國家逐漸取代中國以往世界工廠的地位。這些國家擁有龐大人口紅利及豐富自然資源,一躍成為國際投資、轉單的集中地。隨著當地經濟快速發展,人均GDP上升,其國內消費市場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何與東南亞接軌已然成為現今政府、企業須共同商議的課題。

日期:2024-06-06

產業時事

從美妝保養到修復退化神經...血腫權威陳耀昌,75歲創業瑞福生醫:外泌體應用搶台灣第一

「陳耀昌(瑞福生醫創辦人)是我台南一中的學弟,他一直希望邀請我來這場盛會。」今(6)日在瑞福生醫新總部的開幕典禮上,生策會創會會長、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說的,一方面是他的個人相挺,另一方面也是他對於生技醫療產業,在「再生醫療雙法」三讀後,可望迎來又一波發展榮景的期待。

日期:2024-06-06

職場生活

黃仁勳、蘇姿丰、梁見後都能吃到!微熱山丘把鳳梨酥帶到COMPUTEX,用「奉茶」展現台灣人情味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今年很熱鬧,全世界最重要的科技業者都來台與會,現場除了展現台灣的科技實力,還有軟實力也大放光芒。台灣知名的甜點品牌微熱山丘在現場打造了「奉茶坊」(Hospitality Lounge),以經典的一杯茶、一塊鳳梨酥歡迎來到台灣的所有賓客,將台灣人情味搬上國際舞台。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表示,可以參與這次的盛會是一件很「酷」的事,他是用「逗熱鬧」的心態,但規劃過程很嚴謹,「既然要做就要做得精緻一點,而且全世界重要的科技大廠都來了。」他認為,科技看起來很硬,其實來自於人性,「台灣有這麼軟性的企業(微熱山丘)、可以touch到人心,我們不會用商業想法來參與,而是希望以軟實力,讓來自全世界的人、感受到台灣的美好。」

日期:2024-06-06

職場生活

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頂多郭台銘等級」...造就AI教父9大關鍵,他喊話:移居國外失敗例子更多

出生在台南的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台灣形成一股 「仁來瘋」,所到之處、一舉一動都是鎂光燈焦點。黃仁勳作風親民,不只願意「坐樓梯50分鐘」為粉絲簽名,也很樂意替攤商、餐廳宣傳,身價3.3兆的他如此「接地氣」,受民眾津津樂道。從移居美國、再到創立輝達,黃仁勳如今成就非凡,旅美教授陳時奮(筆名翁達瑞)認為,主要歸功9大原因,且假如他在台灣長大,以其個性與能力,雖然一樣可以成功,「但領域與方式會有很大的不同」;若自行創業的話,「最多就是郭台銘等級」。

日期:2024-06-06

今選頻道

日本作家寫台灣這本書 排行榜竟超越村上春樹!愛上台灣40年 他喊:台灣的時代來了!

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後一個月,日本政府公開向許多幫助日本的國家道謝,其中卻不包括台灣。「災區民眾知道台灣給我們很多幫助,卻不太清楚細節,而且很多台灣人捐了錢、幫助別人也不會主動去說,所以我決定要把這些事情都告訴日本人。」來自日本愛知縣的「新台灣住民」木下諄一回憶起這段過往。「我們想了解更多台灣的事情。」日本朋友的一句話,讓當時已住在台灣30年的木下諄一決心動筆寫下小說《アリガト˙謝謝》,來記錄這場逐漸改變台日關係的大地震。

日期: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