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2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12
產業時事

睽違16年後首家赴美掛牌台企/Gogoro市值遠超車赴日上市「這公司」,成台灣最強獨角獸!

編按: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赴美掛牌,是繼2006年奇景光電後,台灣再有企業在美國上市,4/5開盤價飆上17.59美元高點,市值跨越獨角獸企業10億美元門檻,成為海外掛牌台企市值最高的獨角獸。Gogoro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說,他特別感謝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不僅是初期的資金投入,更實際參與Gogoro多輪增資計畫,是一路走來能讓Gogoro持續創新研發與拓展市場的重要推手。

日期:2022-04-06

【股科大夫容逸燊】股市診療室

4月W1 黑馬股推薦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03

產業時事

台灣82間企業不斷創造「傳奇」 謝金河點名1公司:去年Q3毛利率追到和台積電同水準

以台南市企業主為主,成立的企業家聯盟的億載會,11日進行第廿屆會長交接典禮,小英總統專程趕來與會。這次的交接是從宏佳騰董事長鍾杰霖把棒子交給直得董事長,人稱陽光阿姨的陳麗芬。

日期:2022-03-13

產業時事

全球每10副藍牙耳機、1副用它的電池!這家統一旗下小金雞,憑什麼從年虧億元到連9年獲利?

台灣電池界中,擁自製電池芯能力又賺錢的公司,可說鳳毛麟角,興能高成立20多年來,靠著走跟對手不一樣的路,深耕利基產品,最終成為電池芯業者裡的獲利模範生。

日期:2022-03-02

產業時事

全球電池荒》台泥擲百億搶市占、台塑組艦隊拼商機、鴻海也想大幹一場…一文讀懂三大咖超前部署

許多人都知道,整個台灣都在蓋晶圓廠,但你知道嗎?現在全台從北到南,也在搶建電池廠。電池,這個未來世代的新石油,已成為全球車廠與政府,搶拚自主化的戰略物資,孵了25年電池夢的台灣,正被捲入這場電池大戰。

日期:2022-02-23

產業時事

新北加倍奉還最後一波開獎啦!不只真的有抽GOGORO 還加碼抽保時捷電動車

虎年好運到,新北加倍奉還第三波即將送出總價值超過1,200萬元等豪禮!今(21)日在新北市政府1樓大廳,舉辦「加倍奉還活動第3波暨壓軸抽獎記者會」,由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抽出保時捷電動車Taycan、Luxgen URX七人旗艦款精裝版、GOGORO電動機車以及iPhone 13等逾2,500名。同時,也特別邀請抽中GOGORO電動機車的曾同學,與市長攜手抽出「學生加碼抽」350位幸運兒。趕緊上加倍奉還官方網站查詢吧!財神爺可能已經悄悄來報到囉!

日期:2022-02-21

產業時事

「一家台積電吃光一個綠電場!」 中小企業搶不到電怎麼辦? 歐盟碳稅2023年上路 業者建議這樣做

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首次將「逐步減少化石燃料」寫入官方文本,各國政府與企業也紛紛宣告將積極朝向「淨零碳排」、發展「零碳經濟」為目標。國際大企業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Meta、谷歌、沃爾瑪等近年也陸續宣布減碳計劃,並且要求供應鏈加入採用綠電、減少碳排放。在碳中和趨勢下,各產業都將衍生出新商機,但這也引起了供應鏈的零碳戰爭。

日期:2022-01-13

產業時事

路殺台灣人

編按:台南一名孕婦日前駕車不慎輾過正在過馬路的一對母女,導致婦人肋骨骨折,才3歲的女童傷重不治,肇事者聲稱遭到A柱遮擋視線,因此左轉時未減速。然而她事後竟稱,要將肚裡尚未出世的孩子「賠」給當事人,讓家屬聽了氣炸。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三(5/10)表示,對於這起憾事深感愧疚抱歉,同時也下令全台即刻起,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維護行人的安全。今周刊曾在2021年底報導,單是2020年,台灣馬路上就失去了3000條人命,傷亡總人數更高達50萬,等於平均一天約有1380人在路上非死即傷。本刊報導指出,這背後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29日,更新時間2023年5月10日)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台灣機車龍頭砸一億美元 拚當全球領頭羊 光陽、哈雷合攻電動機車 柯勝峯揭三勝算

在油轉電的趨勢下,美國百年重機品牌哈雷,找上台灣光陽集團強強聯手,為的是把路走得更寬,瞄準全球全方位的電動機車市場。

日期:2021-12-22

產業時事

低碳化浪潮來襲 傳產龍頭齊拚轉型

全球已有146個國家及歐盟提出淨零排放目標,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臺灣也宣示必須在2050年達成淨零。順應國際減碳浪潮,台電、中油、中鋼等傳產龍頭都已展開布局,短期內將持續建置技術成熟的綠能、實施智慧化能源管理、推動低碳製程;長期則投入氫能、循環經濟及碳捕捉封存利用等技術,由低碳邁向零碳。

日期: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