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96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迎接二0五0淨零碳排 打造屬於金門的永續旅遊風格 在旅行中感受金門對環境保護的心意

面對二0五0淨零碳排的挑戰,永續旅遊已成為當前的流行旅遊方式。在臺灣各地積極推動永續的進程中,位於離島地區的金門自然也不落人後,不僅從食、住、行等與旅遊息息相關的三大層面上配合中央政府的淨零綠生活政策,更以「整潔金門,永續島嶼」為目標,為遊客打造屬於金門的美好永續旅遊體驗。

日期:2024-06-05

投資理財

為什麼我的投資總是賠錢?小心你可能是落入「金錢決策陷阱」而不自知!

聰明主婦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盤點致富》中分享,在覺察中我們除了想要得到解決方案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對於財務掌控的力量與彈性。接下來他想跟讀者分享,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覺察的「金錢投資陷阱」。

日期:2024-06-04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移居者的多元文化之城 移居台中 我們愛上台中

許多人選擇定居的城市,未必是出生的地方,他們為了婚姻、求學或工作所需而遷移。這些自四面八方匯聚台中的移居者,因為喜歡上這塊土地,從此他鄉成為故鄉。本期透過他們的故事,看見台中多元樣貌。

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AI將帶領台灣再風光50年,投資人該如何看待相關概念股?輝達股票分割1拆10潛藏什麼風險?

經濟部指出未來50年,台灣將憑藉AI晶片與伺服器相關產業持續引領潮流,那麼投資人該怎麼觀察AI概念股?輝達1拆10的股票分割有什麼潛藏風險?本期文章重點:一、AI晶片和伺服器,台灣再風光50年。二、除息旺季,現金股利殖利率成關注焦點。

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景氣燈號亮黃紅燈,我該在這時候賣0050嗎?藍燈進、紅燈出...達人點出「景氣燈號投資法」最大盲點

編按:國發會公布4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5分,較上月增加4分,燈號轉為黃紅燈。這是自 2022年3月以來、睽違2年多首度亮黃紅燈,且信號分數35分創26個月新高。國發會指出,主要受惠人工智慧等應用需求持續擴增,帶動生產、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等指標轉呈紅燈,加以領先及同時指標持續上升,顯示國內景氣穩定回溫。景氣燈號與股市連動效果究竟如何?台股達人股魚認為,可以將景氣藍燈、紅燈視為一個景氣循環,出現藍燈時,為景氣循環的相對低點,黃紅燈為相對高點。如果景氣燈號出現黃紅燈,就賣掉50%的ETF,若下個月再出現黃紅燈,就把全部的ETF賣掉。買賣的原則是:買的時候要慢一點,賣的時候要快一點。看著燈號進出場真能賺錢嗎?本文作者楊比爾(楊書銘)投入金融業20年,是銀行理專、投資者們的金融教練,他認為單純依靠一個加工過後的燈號想要判斷景氣的位置,甚至推估股價是否偏高,應該是太樂觀了,投資成功該同時考慮兩個關鍵要素:

日期:2024-05-28

職場生活

2024 ESG人才永續高峰會 人資長論壇 企業永續經營,定期健檢減少三成以上癌症死亡、提高投資報酬率,勞資雙贏

「健康的員工是企業無形的資產,健康檢查的價值就是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以國人癌症發生率最高的大腸癌,在尚無症狀時透過健檢發現疾病,可降低三五%死亡率,一旦出現嚴重腹瀉、血便時往往已是末期;以女性發生率最高為乳癌為例,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篩出早期癌症,可減少四一%的乳癌死亡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5月8日在《今周刊》主辦的「2024 ESG人才永續高峰會人資長論壇」上如此強調。

日期:2024-05-20

產業時事

652名僑生獲委員長獎暨僑生獎助學金 徐佳青:歡迎僑生留臺發展

僑務委員會5月17日舉行傑出應屆畢業僑生委員長獎暨受理捐贈僑生獎助學金頒獎典禮,肯定僑生在臺求學的優秀表現。今年獲獎學生共652名,其中238名僑生出席頒獎典禮,從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及海內外的捐贈人手中接過獎狀,場面溫馨,冀望僑生努力向學,未來成為兼具國際化、認同臺灣的人才。

日期:2024-05-17

投資理財

世芯(3661)獲利新高,股價卻沒跟上!美股似重演2023下半年歷史...達人:掌握一關鍵撿便宜

近期有許多投資朋友問我,他們搞不懂AI族群基本面好,股價為何卻不好…甚至有許多個股營收創新高,財報表現亮眼,股價卻崩跌或破底?而我認為這是兩大因素造成:1.全球AI類股股價與基本面的乖離率正在收斂。2.台股資金始終只有一套,所以當資金集中在非電族群,電子族群的表現就會變得特別疲軟。

日期:2024-05-15

投資理財

警察辦案需要推理力及想像力 在股海打滾也需要?想早日到達財富自由彼岸 為何這兩力缺一不可?

上週的文章提到,想要在瞬息萬變的股海中,乘風破浪,早日到達財富自由彼岸的交易人需具備十種交易能力,簡稱:「交易十力」。交易十力有:平靜力、觀察力、推理力、想像力、抉擇力、放棄力、果決力、容忍力、隨緣力、歡喜力。

日期:2024-05-15

職場生活

68歲裸辭長照失智丈夫、3年暴瘦10公斤!前中研院語言所所長:丈夫就在身邊,我的獨老卻已開始

編按:前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鄭秋豫教授,是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同僚眼中精悍的鋼鐵人,卻在退休前遭逢人生劇變。她毅然放棄輝煌的研究生涯,成為丈夫全心全意的照顧者。 丈夫趙伏波教授曾任教務長、院長,從定向感流失、過家門而不入,日漸失語、失能,彷彿靈魂迷了途。身為語言學家,卻沒有任何文獻告訴她,怎樣照顧心智漸失、不發一語的伴侶。連要讓先生去洗個澡,都是一件超級艱難的事。有一回,丈夫四五天沒洗澡了,鄭教授靈機一動,就騙說自己手扭到了,撒嬌要先生幫自己洗澡,夫妻兩人感情很好,先生立刻就答應了,進到浴室裡,先生幫老師洗,鄭教授再順勢把水龍頭往先生身上沖洗。​進去浴室之前,為免萬一,鄭教授請幫傭就在浴室門口等候,萬分抱歉地說:「一會若浴室裡有甚麼狀況,你進來可能會看到兩個沒穿衣服裸體的老人,我對你感到很抱歉,請你不要介意啊......」 3年暴瘦10公斤、失眠、焦慮,照顧的重荷凌遲著每一日。面對丈夫病況之不可逆,再多努力仍只餘無力,身心碎落的她,陷入憂鬱流沙…… 伴著椎心傷悲與潰堤的淚水,鄭秋豫教授毫無保留地坦露她守護摯愛,歷經四年多的心路。然而,即便曾一再地感到無助,她也從未絕望。 而隨著失智伴侶漸失認知能力,如她一般,體力、心力亦漸不堪負荷的高齡照顧者,後援又在何方?透過本書,我們不禁深思「老人照顧老人」的掙扎與困境。 「我怕他會半夜一個人出門去,總是提心吊膽地注意著他的動靜。如果我聽見的是他起床去浴室的腳步聲,立刻全身戒備地靜候馬桶沖水的聲音;如果我聽見的是搬動碗盤,也會一直等候到他搬累了停下來,確定他是要回房睡覺,而不是要出門。我從夜夜驚醒多次到已經夜夜不能成眠。」

日期: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