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324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永豐金併京城銀有譜?朱士廷妙答「會給股東好回報」…基層轟只給高層高薪:員工薪資數據都有成長

永豐金(2890)週五舉行股東會,儘管營運在2023年繳出創歷史新高的亮眼成績,但身兼股東與員工雙重身份的永豐銀行工會成員,在股東會上向董事長陳思寬與總經理朱士廷丟直球,要求董事會成員對員工遭客戶霸凌,以及員工薪資增長預期提出說明。

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美政府傳要查輝達、微軟、OpenAI壟斷AI產業…為何被盯上?陸行之曝可能原因:台積電恐被拖下水

今周刊編按:在全球AI熱潮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市值屢屢創下新高。然而,外媒近期披露,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與司法部將調查AI大廠是否涉及壟斷,對象包括OpenAI、微軟和輝達,因其在AI產業中的主導地位。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文分析,有擔心美國司法部是不是被競爭者遊說來修理一下輝達、微軟與OpenAI,再來拖個台積電下水,希望台積電法遵部門能謹慎應對。陸行之指出,反托拉斯最大的著力點是觀察獨佔公司是否用不當手段讓競爭者無法競爭。

日期:2024-06-07

職場生活

台灣再生醫療法三讀,日學者盼合作ICT供應鏈把餅做大!邱泰源:樂見台日凝聚人才、替患者謀福祉

外貿協會、瑞福生醫、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周四(6/6)共同主辦台日再生醫療產業策略合作論壇,邀請日本多位再生醫療相關領域的專家,來台分享共同研討再生醫療領域的發展與應用前景。再生醫療利用幹細胞和組織工程等技術,主要用於修復或替換損傷的組織和器官。近期我國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再生醫療法,可望嘉惠各種癌症、心臟病等病患,也讓台灣成為第3個為再生醫療制定專法的亞洲國家。

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晟德大藥廠爆內線交易!前董座林榮錦1家3口、親友共12人遭約談…晟德晚間發重訊:絕無不法配合調查

上市公司晟德藥廠(4123)前董事長林榮錦及親友、公司主管,遭檢舉涉嫌於2019年、2021年,分別利用公司發布利多消息,公告重大訊息前後禁止交易期間,以親友或內部人帳戶買賣晟德股票,分別獲利數萬元至200多萬元不等。台北地檢署今(6/6)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兵分12路,搜索包括晟德公司、林榮錦住處等地,並傳喚林榮錦、妻子、兒子、主管及親友共12人到案。晟德藥廠強調,收購處分股權涉內線交易 晟德:絕無不法配合調查營運正常。

日期:2024-06-06

競爭力

「保存最原始石頭屋,而不是興建最高級飯店」 三名年輕人開發極東馬崗APP 漫遊永續海洋文化

疫情掀起國內旅遊潮,也讓位在台灣極東點的馬崗漁村被看見,這裡保有鮮少人知道的海男海女文化、漁村傳統及石頭屋。但這村落正面臨被拆遷的危機…

日期:2024-06-06

產業時事

亞泥(1102)無預警停牌,外媒猜這動作!股價短線修正1成、40元能守住?開記者會曝原因

亞泥(1102)週三(6/5)無預警停牌,外傳可能與持股73%的子公司亞泥中國私有化有關,因為早在5/28,亞泥中國就已經先在香港暫停交易。亞泥傍晚召開重訊記者會,正式宣布將私有化收購亞泥中國,並於港股下市。讓不少人擔心,亞泥會不會步上台塑、台泥後塵,股價一直崩跌下去?事實上,亞泥自5/11創近期高點46元之後,週三(6/5)拉回至41.2元,短線修正超過1成,40元關卡能否守住,11.8萬名股東都相當關注。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亞泥中國確定從港股下市!去年獲利縮水逾7成 私有化可「免受市場壓力」 有助長期成長

亞泥今天(6/5)傍晚召開重訊記者會,正式宣布將私有化收購亞泥中國,並於港股下市。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OEM轉型ODM有成 裕慶近兩年EPS翻三倍 它靠展示架征服可口可樂 毛利率逾46%

轉型,永遠不晚。台灣展示架大廠裕慶,成立第十七年,才決定從OEM轉型ODM,勇於改變,讓它獲得美國十餘家知名企業青睞,更帶動獲利翻倍。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魏哲家接劉德音董座棒子,台積電最嚴峻2大挑戰等他!張忠謀口中「準備最齊全CEO」如何迎戰?

魏哲家從劉德音手中接下董事長職位,宣告台積電結束雙首長平行領導,進入由魏哲家全面掌舵時代。這位曾被創辦人張忠謀譽為「準備最齊全的CEO」,首先將面對的是美、日、德海外布局的國際營運挑戰,以及對手英特爾與三星挑戰台積電全球晶圓製造龍頭地位的野心。

日期:2024-06-04

產業時事

機器人照顧人類、協助人類的時代來臨了!黃仁勳:AI的下一波是實體AI 如何教會機器人聽懂人話?

在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眼中,不僅由機器指揮機器來製造機器(或機器人)的時代已經來臨,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也更趨成熟。總有一天,這個世界將會看到人類社會的許多層面,是由機器人在幫忙人類,包括照顧或醫療等場域。他認為,人工智慧(AI)的下一波,就將是實體AI(physical AI),而人形機器人只是表現方式之一。

日期: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