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下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下班共有2142項結果
健康

何時運動CP值最高?醫揭「這時間點」最能降心臟病、死亡風險:每次快走3分鐘,勝過跑步30分鐘

對忙碌現代人而言,做事講求CP值,運動健身也適用。家醫科醫師謝宜庭表示,國外研究顯示,晚上6點到12點間運動,最能降低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推測可能是晚上運動可促進血糖的利用,若晚上沒空,也可把握白天空檔,來個多次短時間運動,只要每次達到3分鐘,效果不會輸給跑步機上的半小時。

日期:2024-06-02

傳產

評選爭議把她推到風口浪尖 卻不驚慌 北影總監李亞梅的 不妥協電影人生

李亞梅從電影行銷達人,轉而接任台北電影節總監,一路大刀闊斧改革,即使毀譽皆有,但她心裡的目標始終明確。

日期:2024-05-29

健康

「保師傅」66歲離世...愛妻王瑞瑤泣:等81天才共眠一夜「高興一下就失去他了」,心臟震顫為何致命?

美食家王瑞瑤與名廚丈夫「保師傅」曾秀保感情甚篤,未料週日(5/26)突傳出曾秀保病逝消息,讓不少粉絲大感震驚,而王瑞瑤也在臉書證實噩耗,表示保師傅因「心室震顫」病逝,悲痛向摯愛喊話:「來生一定要繼續在一起!」

日期:2024-05-29

職場

該離職的2個徵兆!他在蘋果辭職了3次、賈伯斯親自打電話挽留:再多薪水都不值得委屈自己做討厭的工作

作者東尼‧傅戴爾被譽為「矽谷史上創造發明最多產品的人」,擁有超過30年現場經驗及300多項專利,領導團隊成功創發出各式iPod﹑iPhone、Nest學習智慧型恆溫器等商品。他見證了大量關於領導力、決策、職場導師mentorship,以及設計與新創的知識,數量之多足以填滿一部百科全書。本書是他一切智慧的匯集,提出人生與職場各個階段的智慧解答。

日期:2024-05-27

政治社會

6萬人上街抗議國會擴權!國會調查權二讀通過,被調查者可請律師「要立院主席決定」,綠批:偽君子條文

國民黨、民眾黨立法院黨團聯手推出國會改革相關法案,遭到民進黨和民間團體批評是國會擴權,21日有3萬群眾包圍立法院要求退回重審。立法院週五(5/24)續審《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有關調查權部分的條文,截至晚間7時為止,已有6萬人在立院周邊響應。截至下午16時為止,二讀表決通過的重點條文包括第五十條之二,接受調查詢問之人員,「經主席同意」,於必要時得協同律師或相關專業人員到場協助之;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批評,意思就是調查者是否能請律師,要由主席韓國瑜決定,完全是偽君子條文,藍白就是不想要讓人民請律師。立法院長韓國瑜週五中午利用短暫休息時間接見訪賓時表示,很多朋友關心立法院打架、衝撞事件,但請放心,我們的民主會越來越棒。下午5時30分左右,韓國瑜宣布除了便當外還訂了20個大pizza給大家享用,晚間7時繼續開會。北市中正一分局局長張嘉煌說明,因為人數逐漸增加,目前增派警力達到500人,接下來會視現場人潮聚集情況增加警力,也提醒參與抗議活動的民眾,由中山南路進入會場。目前立法院旁的青島東路和中山南路口兩側、忠孝東路到仁愛路的中山南路都擠滿人群,主辦單位也出動相當多志工疏散人群,避免場地過於擁擠。

日期:2024-05-24

職場

路標上寫著No standing,是指不能站在底下嗎?

Maggie到紐約出差,和外國朋友走在路上,一路上都看到告示牌上寫著"No standing",她覺得很奇怪,交通規則居然還有規定不准站在哪裡的,就問朋友,為什麼"No standing"。原來,stand還真不是「站」的意思。

日期:2024-05-23

科技

設備專家〉首創全身CT、MRI健檢 美國奇異也找上門 專營影像醫材租賃 醫影獲利穩

(今周刊1431)專營影像醫學科租賃及管理服務的醫影,目前與數家醫院合作整科營運,不但有數項創舉,也見證了台灣影像醫學設備發展史。

日期:2024-05-22

教育

每年讀100本書才厲害?最大閱讀社群創辦人:掌握2關鍵增強記憶、克服拖延!

從小我們接受教育,卻從來沒有人教「如何學習」。美國學習權威教授、認知心理學家 丹尼爾.威靈漢 在多場演講中,發現就連老師們也都不知該如何從一場演講中學習,更別說藉由一堂課、一本書,因此作者透過大腦運作方式,告訴大家該如何閱讀與學習。

日期:2024-05-17

政治社會

設攤免費請喝可可、讓想說話的人暢所欲言…溫哥華如何讓城市變更好:公民參與絕對不能少

由前立委陳椒華召集推動成立的監督施政聯盟,在5月初舉辦城《城市要變好 公民不可少》—溫哥華公民參與機制經驗分享,監督施政聯盟安排旅居溫哥華多年的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分享親身參與體驗溫哥華公民參與機制的經驗。除了帶領大家瞭解溫哥華政府用什麼方式推行公民參與、又是如何提升民眾參與意願,以及與台灣做法的差異性,激發大家對公民參與有更立體的想像與實踐,並共同探討如何在台灣推動更多元的公民參與機制,讓自己的城市更進步更美好。

日期:2024-05-14

職場

25年搬家15次!加拿大夫妻來台2次「教英文」還清百萬債務...讚台灣「超好存錢」,2優勢亞洲獨有

外媒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一對來自加拿大的夫妻,曾25年內搬家15次,並在2000年代初期、2009年來到台灣居住擔任英文老師,2人分別在前次還清4萬加幣(約新台幣94.8萬元)債務、後次償還4.5萬加幣的債務(約新台幣106.7萬元)。有豐富旅居經驗的兩人認為,台灣擁有亞洲少見的「2大優勢」,使其成為最容易存錢的地方之一,也適合外國人移居。

日期: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