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中央研究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央研究院共有224項結果
健康

肺癌肺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7/1起可2年1次肺癌篩檢!LDCT早期偵測計畫啟動「全球NO.1」

衛生福利部自2022/7/1起,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讓台灣成為全球第1個針對具肺癌、肺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肺腺癌篩檢)的國家!

日期:2022-09-04

生活消費

菲律賓7.1強震搖晃30秒樓倒、路爆裂…台灣44條斷層「7以上」強震機率有多高,一表曝光

編按:菲律賓呂宋島今(7/27)日發生規模7.1強震,搖晃長達30秒,連數百公里以外的首都馬尼拉也感覺得到,已知至少造成2人死亡,許多建築物倒塌毀損,部分地區柏油路因地震爆裂而凸起。而台灣近日花東地震頻傳,民眾也擔憂是否會有大地震,氣象局在「報天氣」臉書粉絲團發文公布台灣各斷層的「發震機率」,未來50年發生規模大於6.5地震的機率為99%,規模7.0以上地震的機率則有54%。

日期:2022-07-27

健康

牛樟芝在紅什麼?5位大學校長投入研究「抗癌抗新冠」、生技業者搶量產「年產值30億」

牛樟芝是台灣獨有的原生真菌,寄生在百年牛樟樹腐朽心材內壁,或枯竭倒伏牛樟木材的潮濕表面,又被稱為台灣的「森林紅寶石」。葡萄王生物科技研究所總經理陳勁初表示,台灣原住民很早就知道牛樟芝可以治百病,到現在還有不少台灣人的家裡有牛樟芝,生病時就挖一點來吃。 因為牛樟芝的傳奇療效,以及日本藥廠長年在民間收購,在「物以稀為貴」的效應下,價格水漲船高,「一塊有50道年輪的牛樟芝,20多年前就要賣到20萬以上;幾年前林務局出售一塊牛樟芝,喊到300萬以上,很多人去搶購。」

日期:2022-07-16

美食旅遊

雲林窮鄉巧藏「文學底蘊」,藍色鐵花窗詩詞見端倪…謝金河:純樸小村莊,誕生75歲新科院士

這次新當選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以終身研究道教及民間宗教團體的李豐楙(音冒),最受到關注。這位新科院士一直在政大中文系任教,後來在中研院任研究員,他在2015年退休,一生致力研究宗教團體,這次以75歲高齡成為院士,他出生於雲林縣口湖鄉,有一個名字叫宜梧的村莊,這個有木字旁的宜,臉書還打不出這個字,這是雲林的窮鄉。宜梧是胡頹孑科的植物,閩南話「伊無」,也代表這個窮鄉的貧瘠。但在這個村莊,還出了一個頂頂大名的政治人物,當年在戒嚴體制下,號稱民主五虎將的李萬居。

日期:2022-07-11

教育

當年「建中菁英班」有多強?醫院副院長只排全班倒數第三...那些超會考試的「外星人」30年後怎麼了?

編按:許多人將考上好大學、好高中視為順遂人生的踏板,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在建中任教近40年,也教了好幾屆數理資優班的孩子。記憶深刻的是30年前,數理資優班尚未成立之前,學校特設了一個「菁英班」,做為數理資優班的「暖身」;就是在高一升高二時,將高一各班的前一、二名集中到這個班。(原文刊載於2021/9/1,更新時間為2022/7/10)

日期:2022-07-10

科技

一顆藥拚16年,藥華藥翻生技股王!獲評「打敗羅氏大藥廠」,創辦人揭內幕「忍辱負重啊」

全球金融市場猛跌,對比去年6月底,台股至今下修幅度超過16%,但同期,台灣生技產業市值卻逆勢向上增加7%左右,即使疫情對類股的助漲效應逐漸淡去,但以今年6月底來看,產業市值仍達1.39兆元,改寫新高,其中「新藥類股」就占去超過6700億元半壁江山。

日期:2022-07-06

科技

一顆藥拚16年,藥華藥翻生技股王!獲評「打敗羅氏大藥廠」,創辦人揭內幕「忍辱負重啊」

儘管新冠疫情逐漸降溫,台灣生技產業卻依舊繼續向上,在生技市值創下歷史新高的背後,新藥研發、藥品製造成為關鍵力量,藥華藥、合一兩屆生技股王如何開創巔峰?疫情後下一波生技的新機會又在哪裡?《今周刊》生技100大報告將為你全盤解析。

日期:2022-07-06

焦點新聞

7月新制15項上路!國旅補助1300、租金補貼每月最高8千...一文快速掌握重點

2022 進入下半場,7 月起又有許多新制即將上路,其中國內電價終結連七凍,用電大戶最高調漲 15%;國旅補助將開跑,自由行平日住宿每晚最高折抵 1300 元;此外,300 億元租金補助、健保投保上限提高、自備環保杯折 5 元等新規定也備受關注,《鉅亨網》整理出 15 項重大新制,讓讀者看完快速掌握重點。

日期:2022-06-30

科技

林本堅院士的告白:在美國38年,為什麼我選擇在年近60歲那年,為了去台積電工作回台灣?

林院士曾於IBM工作22年,期間帶領研發團隊創造出許多世界第一的技術。2000年加入台積電,在2002年研發出193奈米浸潤式微影技術,讓台積電在55奈米之後跳躍成長6個技術世代,成為世界的領先者。林院士畢生致力於半導體製程科技,為半導體產業寫下許多記錄,卓越的研發成就讓其榮獲包括NAE Member,IEEE Fellow、SPIE Fellow 等多項榮譽,對台積電、台灣半導體產業、世界半導體產業影響深遠。

日期:2022-06-17

焦點新聞

食衣住行都與「醣」有關 永豐餘學院何壽川:醣經濟無所不在,未來可望用醣替代部分能源

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談論醣經濟。何壽川表示,醣經濟無所不在,與生活息息相關,並指出,台灣205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唯一方法就是循環經濟。

日期: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