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妻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妻子共有2074項結果
政治社會

總統辯論會》侯、柯猛攻疫苗案,柯談及父親哽咽…賴清德反酸柯不得支持才抹黑新潮流

2024總統大選辯論會周六(12/23)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依序進行申論、媒體提問、交互詰問及結論等四階段。本文為第三輪交互詰問,以問答方式,持續更新呈現三位候選人交互詰問的精彩交鋒。

日期:2023-12-30

政治社會

外送員扯謊懶人包》「假飛官是我爸」立委候選人道歉曝原委 「還有更扯的事」博恩沉痛:我不懂要做多少事證明清白

《博恩夜夜秀》前主持人、薩泰爾娛樂董事長曾博恩,12/28在YouTube分享一段退役飛官改當外送員扛家計的故事,原本溫馨感人的故事卻因為外送員說謊變調,導致曾博恩反成眾矢之的。隨著事件越鬧越大,立委候選人陳愷寧坦言該名外送員就是自己的爸爸,由於自小父母離異和父親久未聯繫,「他和博恩說的,也是我和弟弟一直以為的」,12/30她再次道歉,宣布暫停選舉行程一週。財經網美胡采蘋則認為,其實如果這名外送員的故事是真的,能夠開戰鬥機又能跳傘生還,到哪都是「稀有財」,國家沒道理浪費這種人才資源。博恩今在臉書沉痛發聲,這個外送員還有更扯的事情,表示自己不明白一個完全清白的人還需要做多少事證明自己清白,「對不起,從來沒有這麼難過,我需要幫助」。

日期:2023-12-30

情感關係

49歲張兆志離婚「要當頂客族」...另一半不想生小孩,只能離婚嗎?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溝通:先盤點4大資本

編按:49歲的愛情診療大師「喬治」張兆志週二(12/26)與小他13歲的妻子許允樂共同宣布離婚的消息。兩人於2017年結婚,從交往到步入婚姻已長達10年,許允樂於IG上表示,她的人生藍圖一直都是很渴望孩子的,自己這10年來都再期待著哪天先生會想要小孩了,而這10年來,張兆志也在等著她也許沒想要小孩了,「要不要孩子」成為橫在兩人婚姻間難以跨越的鴻溝。許允樂從27歲等到37歲,終於來到女人生理生育限制的關口上,兩人的人生規劃依舊沒有為了彼此改變,張兆志坦言「找不到做父親動力」,雙方擔心未來會彼此怨懟,因此共同協議離婚。為什麼只因為小孩,就能讓兩個原本相愛的人鬧到離婚,在簽下離婚協議之前,該如何和另一半溝通確認彼此心意?看看精神科醫師的建議。

日期:2023-12-28

品味收藏

實用投資風興起 SPEY 畢卡索系列1995年「歐嘉」預購超踴躍

三年疫情改變多數人的價值觀,真正體會到生命無常,及時行樂,活在當下,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用與別人比較,就是快樂的人生。投資收藏亦然,「實用」的收藏成為顯學,好比是兼具一口品酩及收藏價值的威士忌。

日期:2023-12-28

情感關係

不打人不喝酒也沒小三、收入高還性格沉穩...為什麼別人眼中的好老公,在41歲妻子眼中卻處處惹人嫌?

「整天都在家跟小孩玩真輕鬆。」做點小事就覺得自己「有幫忙」而志得意滿……丈夫眼中「有什麼好生氣的啊!」的小事,都是賠上家庭關係的導火線。夫妻、婚姻,究竟為何物呢──。 作者小林美希思索再三,依舊遲遲找不到答案。夫妻以及男女之間的問題,終究是古今中外永遠探討不完的主題吧。曾經山盟海誓而共結連理,為何日後卻深惡痛絕到「希望對方死一死」呢。本書從性別(社會性別)平等角度來看,頻繁出現平常盡量避免使用的詞彙,或許會令有些讀者感到訝異。這當然是因為如實還原採訪對象所說的話才會如此,但同時也想藉此證明一件事:性別角色觀念時至今日依然在日常生活中令受訪者們深受其苦。比方說,戰後嬰兒潮世代,當時的女性結婚後,就算不願意也得「主動離職」並隨夫姓,而且這被視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導致日後不得不過著仰賴另一半經濟能力的生活。即便自願成為全職主婦,當個賢內助操持家務與育兒,卻往往不被重視,付出的努力無法獲得評價,令許多太太感到煩惱。畢竟那是個大眾對離婚仍持有偏見的時代。女性一旦辭去工作出現空窗期,要再度就業便相當困難。若有小孩的話,教育費的開銷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從幼兒園到大學就算全都讀國公立也大概要花769萬圓,國中小讀公立,其他讀私立時大約需要1280萬圓,若全都讀私立的話,費用約莫為2205萬圓。在這樣的背景下,導致女性沒有自信能靠著一己之力拉拔孩子長大,而無法下定決心離婚,接著就是無止盡的忍耐。相較於嬰兒潮世代的年輕時期,現代人對於離婚的排斥感已大幅淡化,但因為經濟問題而無法離婚的情況,在經過三四十年後的現在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

日期:2023-12-22

情感關係

7成男性表示「我寧願娶一位尊重我,但我不愛的妻子...」心理諮詢師從婚姻調查看:幸福夫妻3要點

親密關係最終的問題都不是外界的,不是孩子、不是生活壓力、不是家庭瑣事,本質是彼此缺失了情感連結和內在需求的回應。

日期:2023-12-21

職場

查理·蒙格的普世智慧

「股神」巴菲特的摯友查理.蒙格,以99歲高齡辭世,他的成就並不只在投資上。蒙格接地氣的務實思考,以及經歷苦難卻不自憐自艾,積極在逆境中學習成長,值得企業家借鏡。

日期:2023-12-20

情感關係

當子女的,幫忙父母善後爛攤子是理所當然?一個80歲退休公務員啟示:每個人的人生課題,要有界線

學會處理猴子,牠們會反過來幫你。會變成幫手的猴子來自於你為了學習某種技能或吸收知識而給自己的挑戰。我背上當然也有不少殺不掉、揮不開的猴子,不過,我會盡力把牠們的重量控制在我可以承擔的程度。

日期:2023-12-20

國際總經

紐約時報》LG百億帝國具氏家族繼承風暴:財閥家的養子、一段秘密錄音、遺孀控訴「前會長屍骨未寒就奪權」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2-19

政治社會

黎智英關1千多天,首次出庭裝甲車戒備…首宗勾結外國勢力案審訊,派3名國安法法官「卻沒陪審團」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指請求外國對中國及香港實施制裁,涉違國安法,他和三間《蘋果日報》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共四罪,今(18日)在西九龍法院(暫代高等法院)開審,為首宗涉勾結外國勢力罪的審訊,並預計先處理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的檢控時限等法律爭議。法庭下午聆訊完畢,案件押後明天再續。

日期: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