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巡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巡邏共有177項結果
國際總經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中小企業嚴重「碳焦慮」如何解決?碳揭露成不得不走的路:2個關鍵最重要

《今周刊》周一(3/18)主辦《ESG永續台灣第四屆國際高峰會》,由《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與CDP首席影響官Nicolette Bartlett、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元太科技董事長李政昊,進行「氣候行動者對話」焦點對談。當被問及元太科技在減碳路上遇到的挑戰,李政昊坦言「領導人決心很重要」,畢竟這些會增加工作量,因此他建議要先在實質面提供同仁誘因,設定相關的KPI,並提供資源「照顧好」同仁。李政昊接著說,既然決定要做了,就要把它完成,並從中找到樂趣」,他直言若做的事有意義,才會做得下去,「獲利當然重要,但要追求長遠獲利」,所以將ESG列入目標同樣重要,可能有股東不認同,公司雖無法滿足所有人,但可以先滿足理念相同者。

日期:2024-03-18

國際總經

「無證移民不是人、進口車徵100%關稅」,川普狠話連發:沒當選美國被血洗...昔日戰友彭斯表態不挺

今周刊編按: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去年宣布放棄參加美國總統大選,但曾承諾支持共和黨最終提名人選。然而CNN報導,彭斯告訴福斯新聞無法「憑良心」在今年大選中支持川普。彭斯指出儘管對川普政府的政績感到「無比自豪」,但也說自己和川普在一系列問題上存在「深刻分歧」,更認為川普已背棄保守派議;像是在墮胎、國債問題的立場,以及對禁止TikTok的態度與過往作風大相逕庭。而川普周六(3/16)到俄亥俄州出席站台活動時,甚至破口大罵無證移民「不是人」,也顯見他對移民的負面評論似乎比過往更變本加厲。

日期:2024-03-17

科技

機器人時代將更快來臨

AI的快速發展,強化了機器人在非結構化環境中的適應力與執行任務能力;而機器人時代的來臨,也正是人類對自己的價值與定位重新思考的時刻。

日期:2024-03-13

生活消費

當保全「像困在小型時光屋」想離職…一票人推這職業:起薪41K、55歲退休「CP值最高公務員」

許多人眼中的保全工作,與其他職業相比其實相對輕鬆,而這樣的工作「薪情」如何?通常能做得久嗎?有一名網友指出,自己在轉換職涯跑道後,選擇了保全一職,卻因工時長、薪水低而萌生離職的念頭,對此,想法曝光後引發熱議,不少人建議他可以選擇「最高CP公務員」,薪資水平高出保全一截,部分工作內容相似,但要留意的是,當中仍有隱藏風險。

日期:2024-01-09

國際總經

日航爆炸/塔台139秒對話曝光!機師目睹顫抖:跑道34R著火了...飛機事故率「這時高達50%」

日本航空JAL516班機週二(1/2)傍晚於東京羽田機場跑道與日本海上保安廳DHC-8巡邏機相撞,造成巡邏機上的6人,有5人不幸罹難,機長逃出重傷命危,而日航上的367名乘客及12名機組人員都順利脫困。日航這架機齡才2年多的空中巴士A350客機,最終整架燒毀。NHK報導,日本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將派遣6名航空事故調查官,1/3開始正式進行調查這起羽田機場擦撞事故,以及飛航管制員交流等事發詳細情況。空中巴士公司也發出聲明,將偕同法國航空事故調查處組成專家小組,飛往日本協助。日本有追蹤機場航管員與機師間無線電通話的「火腿族」截聽到其他飛機機師與航管中心的對話,出現「有飛機通報要起飛」、「JAL516去34號跑道」等字句,隨後發生擦撞事故,傳來另一架等待起飛的航班機師用顫抖的聲音說:「跑道34R著火了」。

日期:2024-01-03

生活消費

夢幻滑雪假期 感受白色鴉片的魔力

「下雪了」,對於熱愛滑雪的人來說,是最令人期待的信號,意味著不久之後就可以穿上雪衣,站上滑雪道頂端,開始這一季的夢幻滑雪假期。置身台灣難得見到的絕美銀白世界,鼓起勇氣成功挑戰黑線陡坡,滑雪板劃過粉雪發出的刷刷聲響、雪伴好友們同甘共苦的歡笑聲,都是令人迷上滑雪的原因!

日期:2023-11-29

職場

「礦工之死」 假新聞炎上 邱吉爾背鍋一世紀

一九一○年十一月八日,英國小鎮「湯尼潘帝」爆發大規模罷工,一名礦工在混亂當中不幸喪命,但其死因卻被媒體張冠李戴,讓時任內政大臣的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用一生背負莫須有的罵名。

日期:2023-11-15

職場

相約海德公園決勝負 站肥皂箱暢所欲言

一八五五年十月十四日,海德公園出現第一個肥皂箱演說家,此後,肥皂箱成為言論自由的象徵。馬克思認為的「武裝暴動革命」,沒有在英國發生。因為,再激烈的矛盾,都能靠言論來決鬥!

日期:2023-11-08

國際總經

以巴戰爭/美國出手了「擊落4枚飛彈、15架無人機」!賴德:以色列恐是葉門叛軍的目標

今周刊編按更新:美國一艘在葉門附近航行的美國軍艦「卡尼號驅逐艦(USS Carney)」,19日於紅海北部執行任務時,成功擊落了15架無人機與4枚巡弋飛彈。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賴德(Pat Ryder)透露,「無法確定這些飛彈和無人機的目標,但它們是從葉門沿著紅海向北發射,潛在目標可能就是以色列。」

日期:2023-10-21

政治社會

原來台灣真的不孤單!為何英美幫忙我國造潛艦 英國對台潛艦技術出口 更飆67億元新高?

上周四(9/28)正式露面的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艦,是歷經30年前人累積、近七年的努力,才終於出現在國人面前。或許同樣重要的是,身為潛艦技術後進國的台灣,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做出首艦,在台船等相關單位的努力之外,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南韓、印度及西班牙等七國的潛艦裝備、零組件及人才,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不僅如此,英國政府對台灣放行的潛艦相關管制技術出口金額,2022年光是前九個月就達到1億6700萬英鎊(近67億台幣),比之前六年總和還要高!為何這些國家在中國壓力下,仍願意低調幫助我國打造對抗中國海上軍力威脅的重要法寶?或許故事要從2016年底說起。

日期: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