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政府官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政府官員共有442項結果
政治社會

新竹棒球場從「準備上場到被冷凍」,那20天發生什麼事?盤點4大「不合理卻合法」爭議

被指暗藏「大祕寶」的新竹棒球場,從工程開標、選商到施工監造,接連爆出爭議,遭球迷全面「炎上」。但一連串質疑的背後,真相究竟為何?

日期:2023-02-08

政治社會

台灣律師受邀進總統府!聽到「Taiwan」眼睛一亮,馬克宏緊握他的手:請把電動車和半導體帶來法國

法國總統府舉辦「農曆新年晚會」,邀請亞洲相關政府官員代表與會,巴黎律師公會登錄律師詹文睿(Nicolas Chan)在台灣駐法代表吳志中的推薦下參加,事後他在臉書發文分享,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一聽到「Taiwan」就眼睛一亮,笑著對他說「請把電動車和半導體帶來法國」!

日期:2023-01-31

政治社會

《紐時》讚蕭美琴「沒有大使頭銜,卻是華府最有影響力外國使節之一」!她如何靠「戰貓外交」遊走台美?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1-31

國際總經

時隔近3年,拜登宣布美國5/11結束新冠緊急狀態!確診數雖低於同期,醫療保健體系恐陷混亂

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周一 (30 日) 通知國會,他將在 5 月 11 日結束因應新冠疫情而宣布的公共衛生和國家緊急狀態,這將是美國應對疫情的重大轉折點。上述舉動將重塑聯邦政府針對病毒的因應措施,改將病毒視為地方性的公共衛生威脅,可藉由各機關的正常權限進行管理。

日期:2023-01-31

國際總經

下屬捲入疫情官商勾結,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任期未屆請辭…扛起政治責任,並申請退休

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17日宣布請辭並退出政治局,已獲得批准。國家主席在任期未屆滿前引退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日期:2023-01-17

政治社會

2022年「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評鑑結果出爐 4所學習中心獲評最優 各具教學及經營優勢

僑委會2022年正式辦理「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設置計畫」,現有43所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在歐美地區發芽茁壯。2023年新、續設立之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計有66所,包含美國54所、歐洲12所。為鼓勵辦學績優之學習中心並作為典範標竿,2022年計有10所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獲評鑑績優,其中最優者為華府臺灣學校、新海中文學校、矽谷中文學校、華夏中文學校;優良者為匈牙利玉山中文學校、Tizzy的中文樂教室、維華中文學校、爾灣中文學校、聖瑪利諾中文學校及書硯藝術文化學校。

日期:2023-01-05

科技

傳立訊終於搶到iPhone Pro訂單 為何鴻海老神在在?其實6月見印度總理莫迪前 劉揚偉年初「這番話」已露端倪

鴻海長年是蘋果iPhone Pro系列的獨家組裝廠地位,終於要被陸廠立訊打破了嗎?這是2022年最後一周,鴻海最受矚目的市場消息。但在鴻海眼中,隨著大客戶蘋果持續將供應鏈分散至中國以外,而且從iPad、AirPods到iPhone各系列都有,所謂獨家代工這回事,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其次,在美中科技戰及地緣政治風險下,同樣是iPhone組裝廠,紅色供應鏈能否像鴻海、和碩及緯創一樣,順利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建立一定產能,如今已不無疑問。同樣重要的是,在印度政府、蘋果及鴻海的三方各自推動下,未來十年印度組裝iPhone產能與中國之間的差距,可望快速拉近,2025年印度就可能達到全球iPhone組裝佔比的兩成,長期甚至超過40%。換句話說,隨著未來鴻海在印度的iPhone產能大增,憑藉在印度加上中國的產能總和,將使任何打入iPhone組裝陸廠的產能佔比更小。

日期:2022-12-30

國際總經

耶誕節前夕送大禮!拜登簽國防授權法案「5年供台灣100億美元軍援」:再邀台參與2024年環太軍演

趕在耶誕夜前夕,美國總統拜登今天簽署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授權未來5年提供台灣100億美元軍援,並要求加速處理台灣軍購請求。法案呼籲美台聯合軍演、邀台參與2024年環太軍演。

日期:2022-12-24

國際總經

強化台美合作抗中!日經:美明年起擬派官員長駐台灣 將赴行政機關、立院工作「熟知決策過程」

中國不斷增加對台軍事威脅,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大報告涉台部份中表態「絕不承諾放棄武力」,引起國際社會警戒。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與國會考慮明年秋天起派遣政府官員長駐台灣,包括在政府部門工作。針對中國加強對台施壓,拜登政府希望在安全保障與經濟政策等方面強化與台灣合作。

日期:2022-12-16

國際總經

江澤民病逝,享耆壽96歲!在混亂中崛起,帶領中國走出封閉孤立,提拔習近平上位,晚年卻被警告「人走茶涼」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