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產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產生共有10000項結果
房地產

曾到蒙古看房,倫敦、天津…海外投資9間房 前瑞銀董事總經理自剖:馬來西亞持有10年卻倒賠原因

近年來台灣房價不停上漲彷彿看不到盡頭,不少房產投資人開始「投資海外房地產」,同樣價位、甚至更低價位可買到比台灣坪數更大、格局更漂亮的房子。有多國房產投資經驗、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建議:「海外房產值不值得買,不是價格高低問題,而是升值空間是否比台灣高。」因為「便宜」可能只是紙上數字,投資海外房地產的不確定風險非常多,地段發展、兩地匯差、往返機票旅宿等處理成本都要思考進去,並不是只有買房價格如此簡單而已。

日期:2024-05-16

共創價值‧展望兒少新未來

台灣世界展望會擴大社會影響力 照亮弱勢兒少未來

台灣世界展望會在過去一甲子歲月中,成為弱勢兒少與家庭的燈塔,帶來希望與改變,每一次援助、每一抹微笑都成為一道光,照亮未來。日前舉辦六十週年影響力國際論壇,邀產官學聚焦共創社會價值,齊心擴大社會影響力,展望更美好的未來。

日期:2024-05-16

職場

燒光存款那天,正在大湖公園下單尿布!中年失業夫妻變人氣團購主,衝出千萬營收...「胖爸胖媽」揭秘帶貨心法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運氣不太好的夫妻。先生胖爸中年失業,太太胖媽因小孩常常發燒住院,只好離開職場。存款用完的那天,他們在大湖公園旁的椅子坐著,胖爸嘆氣未來該怎麼辦,轉頭看看胖媽,她還拿著手機,正在下單尿布。「妳這麼愛買東西,不如創業做網拍好了!」一句玩笑話,最後卻成真了。別再以為網紅網美才能開團了!10個團購主有8個都是素人,胖爸和胖媽身為一介素人,如何從零打造千萬營業額的帶貨力?

日期:2024-05-15

傳產

小英總統把4兆錢扔海裡?謝金河從「他」身上看到熱情:如果沒堅持綠能轉型,台灣今天會怎樣?

再生能源的環保問題前兩週,我在電視節目上訪問童子賢董事長,除了他對核電議題的創見,他也提到離岸風力發電在廿五後汰除,可能造成的環保問題,危害生態系更大。

日期:2024-05-15

理財

富邦證券打造專家團隊 協助客戶資產傳承及完善稅務規劃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退休人口愈來愈多,資產傳承議題愈顯重要。此外,第一代企業家年紀漸長,除需考量企業接班外,資產傳承也逐漸成為理財的重要課題。富邦證券積極打造專業團隊,以專業與信任為核心,協助客戶進行資產傳承與稅務規劃。

日期:2024-05-15

全球股市

迷因股強勢回歸!GameStop兩天飆快2倍,一度引發美股熔斷機制…為何他發1張椅子圖全網沸騰

在2021年曾經造成史詩級軋空的「迷因股(meme stocks)」GameStop在再度歸來,周一(5/13)盤中一度暴漲超過 110% 觸發美股熔斷機制,同樣被網友歸類為迷因股的AMC也狂漲78.35%。週二(5/14)繼續飆,漲幅高達60%,股價衝上48.75美元,創2021年6月以來收盤新高,僅短短2天就暴漲近2倍。GameStop狂漲,主因是3年前帶領散戶引爆史詩級軋空的「Roaring Kitty」再度發文,市場投資人又重新關注這家公司。

日期:2024-05-15

政治社會

國內困局》休閒觀光、地方創生⋯新政府應具備農電新想像 台灣農電拚活路 民間拋四大方向

一座結合農業、美食、旅宿及藝術的有機農場,還有近九千片光電板實現能源自主,不僅吸引青年返鄉、也帶動地方發展……。如日本KURKKU FIELDS農場的「農電共生」新模式,有可能在台灣發生嗎?

日期:2024-05-15

傳產

Uber Eats吞foodpanda變獨大,14萬外送員能留任、手續費變貴?拆解308億併購案待決點

Uber週二(5/14)發布最新聲明,宣布以9.5億美元(約308億元台幣)現金併購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業者表示此併購案尚須由主管機關審核,預計於2025上半年完成交易。Uber決定大幅增加在台灣的投資,是對台灣對國際公司和投資者的持續長期吸引力投出的具體信任票。一旦完成,這筆交易將成為台灣有史以來,除了半導體產業之外最大的國際收購之一。Uber Eats吞了台灣foodpanda,也有不少質疑聲浪,像是之前因為2家搶市占率,會推出優惠,合併後就沒競爭,變成獨家,那價格會不會調漲?手續費變貴?另外,foodpanda的14萬名外送員又該何去何從?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結合申請,不過由於此案是兩大外送平台的合併,應會達到需要申報的市占率,未來公平會將從四大原則審核,包括市場集中度、結合後併購方訂價能力、合併案協同效果(如聯合行為)及市場效益等方面審慎審查,在避免限制競爭下審慎處理。

日期:2024-05-15

科技

農電共生新典範》八成電力來自太陽能、年產百噸蔬果自給自足 日本直擊 荒地翻身永續農場

光電滅農爭議,在台灣延燒十年,種田與種電的二分法,引爆搶地大戰。但實際上,「農電共生」的想像可以很多元。今年三月初,《今周刊》前進「太陽能大國」日本,探訪位於千葉的「KURKKU FIELDS」農場:他們主打有機循環農業,更藉光電自給自足,靠著永續理念,讓農電共榮,與在地共好。台灣能否借鏡,開創新的發展型態?停滯不前的農電政策,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日期: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