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用藥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用藥共有1156項結果
政治社會

我有病?我沒病?撕不掉的污名化標籤比疾病更可怕

世界衛生組織揭露, 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及愛滋病是影響全球數十億人口最嚴重的三大疾病,生理疾病能靠藥物緩解,而心中烙印的傷又該如何療癒?#MeToo 掀起社會大眾的思辨風潮,藉由被害人勇敢說出過往傷痛,讓同樣也因擔憂外界異樣眼光,或被貼上污名化標籤的憂鬱症與愛滋病友,可以有病識感、不再躲藏逃避。儘管不同疾病間存在各自的挑戰與難題,但唯有正視與面對的勇氣,才能促使大眾放下偏見與有色眼光,共同建構更溫暖包容的社會。

日期:2024-01-11

政治社會

若開戰台灣防空洞在哪?快查「你家附近避難處」 軍事專家:戰爭中想活下來「7要素5條件」不能忘

兩岸情勢緊張,倘若不幸爆發戰爭,台灣現在還有防空洞嗎?人口擁擠的直轄市還躲得了嗎?前空軍軍官、軍事評論家邱世卿曾在「戰爭生存手冊中」透露,萬一爆發戰爭,想要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存機率,有7點事項一定要注意。

日期:2024-01-09

健康

政府帶頭投資健康 扭轉「缺藥、缺人、缺投資」 全民與醫護從困境邁向健康永續

台灣向來引以為傲的醫療環境,在超高齡化社會與新藥科技銜接國際不足夾擊,挑戰迫在眉睫,產業也面臨「缺藥、缺人、缺投資」嚴峻衝擊。本次「健康投資 接軌國際」論壇,集結超過19個來自產、官、學與病友等各方代表,齊聚一堂為國家醫療政策提出建言,讓健康投資能真正落地。

日期:2024-01-08

國際總經

馬斯克被指控「經常吸毒」,本人回應《華爾街日報》貼圖回嗆:3年來被抽檢從來沒問題

今周刊編按:美國《華爾街日報》於周六(1/6)報導,Tesla和 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被指「經常吸毒」讓人憂慮,馬斯克的律師發表聲明予以否定。馬斯克隨後也在周日(1/7)在自家X平台發文,表示自己在2018年接受羅根(Joe Rogan)訪問時,吸了一口(大麻菸)後,就應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要求,進行為期3年的隨機藥物測試,「甚至沒有驗出任何微量酒精或藥物反應」。

日期:2024-01-08

健康

醫美新趨勢!夯微創打造零修復期無限電波,打造『自然美』 醫美新趨勢!

現代科技的進步讓人能夠透過3C產品(電腦、手機、平板等)更便捷地操作生活中的大小事。但也因為使用時可能需要低頭,長時間的這種姿勢對頸部、下巴的肌肉和膠原蛋白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肌膚緊緻度。

日期:2024-01-05

健康

體力變差、性慾降 適合補充睪固酮嗎? 40歲後男性更年期迎戰守則

男性更年期的不適症狀不像女性明顯,但也會造成骨質疏鬆、肥胖及影響三高控制!該如何延緩男性荷爾蒙衰退,自在度過更年期?

日期:2024-01-03

科技

乾眼症新藥試驗未過關 將重啟三期? 股價腰斬 拆解全福生技解盲失利下一步

二○二三年底,發展逐步穩健的台灣生技業,卻迎來意外消息:全福生技新藥三期數據未達標。新藥解盲失利,驚動全福股價崩跌,在此情況下,公司要如何反轉困境?

日期:2023-12-27

健康

五成亞洲病患有狼瘡腎炎 泡泡尿、血尿是徵兆 「百變怪」紅斑性狼瘡 病因不明需共處

港星周海媚近期爆因紅斑性狼瘡病逝。對於什麼是紅斑性狼瘡?外界似乎仍一知半解。事實上,紅斑性狼瘡診斷極其複雜,風濕免疫科權威醫師一次說分明。

日期:2023-12-27

傳產

乾眼症新藥解盲失敗,這檔生技股開盤4分鐘熔斷、股價崩跌6成…4個月前才募資30億,下一步怎麼走?

全福生技(6885)週四(12/21)宣布乾眼症新藥BRM421在美國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未達標,周五(12/22)賣壓大舉湧出、開盤價73元,4分鐘即觸發熔斷機制停止交易,股價崩跌6成、最低下探28.8元。全福表示,乾眼症新藥BRM421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主要療效指標未達統計學顯著差異,後續會訂定開發策略,待研究完整數據後會繼續進行細部分析討論。全福才在8月募資完成,除了提前完成且實際認購超過原訂目標2倍之多,金額高達30億元,現在解盲失敗、股價崩跌,投資人恐怕也很想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日期:2023-12-22

政治社會

選前22天,國台辦突宣布台灣石斑魚可輸中國!點名國民黨這大咖是放行關鍵:一家人的事好商量解決

中國在2022年6月13日以多次從台灣石斑魚檢出禁用藥物、檢出土黴素超標為由,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中國,時隔18個月、選前倒數22天之際,由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宣布自12月22日起,恢復台灣石斑魚可以輸出中國。聲明中特別強調因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蘇清泉積極指導「島內業者」進行整改,帶領島內業者來中國參訪,因此決定放行,並稱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就是一家人,一家人的事情就好商量、好解決:「我們願意與島內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繼續為恢復台灣農漁產品輸入中國提供説明」。

日期: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