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腹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腹瀉共有455項結果
健康

他吃完羊肉爐隔天竟「叫不醒」、有人喝完人蔘雞湯「一張嘴就吐血」...醫提醒:冬天進補1類人不適合

隨著天氣轉涼,冬天的腳步也近了,許多民眾喜歡相約去吃羊肉爐或是薑母鴨進補,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醫師也提醒,本身肝有問題的人更要特別注意。一名罹患酒精性肝炎的60多歲男性,冬天常和朋友相約吃羊肉爐,沒想到某天肝昏迷暈倒家中,緊急送醫才發現攝取過量高蛋白;還有一名47歲男性本身有肝硬化,居然在喝完雞湯後吐血,送醫後判斷是靜脈瘤出血。

日期:2022-11-08

健康

2年來首宗本土霍亂病例!她吃「這兩樣東西」有5症狀…什麼是霍亂?傳染途徑?一文看如何預防

疾病管制署今(3)日公布我國今(2022)年首例本土霍亂確定病例,為40多歲本國籍女性,於10月18日開始腹瀉,10月22日因持續頭暈、噁心、嘔吐、解水樣便及上腹部疼痛就醫並收治住院。因糞便培養出疑似菌株,於10月28日通報,並於11月2日檢驗確認感染產毒性霍亂弧菌(血清型O1-Ogawa),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

日期:2022-11-03

全台防疫報導

接種高端也能去日本了!今起開放補打其他廠牌疫苗 接種條件、間隔天數、申請證明一次看

全台灣100萬名打高端疫苗的人,之後到日本旅遊,不必再多花3500元進行PCR檢驗就能夠入境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今(10/19)日起提供已接種高端疫苗有出國需求的民眾,可補打我國核准專案輸入之COVID-19疫苗。指揮中心表示,依照廠牌不同,天數規範也有些微差異,接種高端疫苗以外廠牌之第1-2劑視為基礎劑,需與前一劑間隔4週(28天)以上;高端疫苗以外廠牌之第3劑視為追加劑,需與前一劑間隔至少12週(84天)。

日期:2022-10-19

生活消費

BF.7傳染力更強!醫示警國門開放「一定進來台灣」…口罩政策何時鬆綁?王必勝曝時間點

近期不只歐美各國,中國也檢驗出Omicron亞型變異株BF.7案例,有防疫專家指出,BF.7不僅傳染力更強、蔓延速度也更快,很有可能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示警BF.7恐成為下一波全球新冠疫情主流病毒。台灣今(10/13)日起國門開放解封,外界因此擔憂會出現越來越多BF.7案例。對此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表示隨著國門開放,「BF.7一定會進來台灣」,但主要多為輕症,所以不用過於擔心,只要重症和死亡率沒升高,醫療量能就還能負荷。大家都想問,既然國門開放了,民眾何時能不用再戴口罩?王必勝指出,目前口罩政策還不會鬆綁,最快11月以後才有機會調整。

日期:2022-10-13

健康

6歲童發燒3天,流感、新冠全中...「免疫負債」呼吸道病毒恐反撲?王必勝:口罩沒戴好更嚴重

衛福部正式宣布,10/13起將放寬入境人員免居家檢疫,改採0+7天的自主防疫。在疫情肆虐和政令宣導下,台灣民眾都已習慣戴口罩和帶酒精出門,這也讓國內流感疫情沒有盛行。此現象卻讓醫師擔憂,冬天恐出現「免疫負債(Immunity debt)」危機,形成新冠肺炎、流感,以及其他病毒多重流行狀況。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提出示警,一旦流感病毒爆發,恐提高感染機會,甚至引發兒童、老人及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出現重症危機。對於醫師擔憂冬天9成機率呼吸道疾病將大流行一事,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9/30)日回應,呼吸道疾病與口罩有無戴好有關,因此國內口罩解封的時程會晚一點,「因為口罩若沒有嚴謹戴,呼吸道疾病就可能會比較嚴重。」

日期:2022-09-30

健康

煮排骨湯常加1食材,夫妻「以為高溫就沒事」竟臉色發黃罹肝癌…醫:觀念錯最可怕

吃進身體內的東西一定要謹慎小心,以免「病從口入」!一對夫妻因工作勞累,經常燉煮排骨湯來補身體,不料卻因加了不適當的食材,導致越補越慘,開始出現臉色變差、腹瀉、噁心等症狀後,就醫才檢查出雙雙罹患了肝癌,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有哪些地雷一定要特別注意?

日期:2022-09-28

生活消費

糖尿病患者當心!新藥恐致急性胰臟炎 食藥署點名「2款降血糖藥」須留意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台灣近年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隨著新藥發展,目前糖尿病的部分新藥有不易出現低血糖,還有保護心血管的效果。但是食藥署今(9/21)日公告,有接獲因服用糖尿病新藥而導致急性胰臟炎的案例,提醒民眾切勿輕忽用藥風險。

日期:2022-09-21

健康

余苑綺病逝/曾哽咽「為何是我罹癌」…不只便秘會腸癌,她忽略1症狀!台大醫:一般人都搞錯了

39歲藝人余苑綺8年前被診斷出直腸癌,經治療後又多次復發,目前情況不樂觀,事實上多年前余苑綺曾透露自己的排便習慣改變,本以為是經期前後「拉肚子」,沒想到後來診斷出癌症。台大大腸直腸科主治醫師黃約翰表示,一般人以為便秘恐導致大腸癌,其實突然腹瀉,且時間逾2周,更要擔心,因為癌症初期腸道只有小部分堵塞,這時只有水便可通過,所以腹瀉反而要緊張。

日期:2022-08-21

健康

早期不易發現 致死率逾七成 可怕腸中風 比大腸癌還難救

編按:資深藝人余天、李亞萍的女兒余苑綺(已改名為余泳澐)罹患直腸癌3期,今(8/18)日傳出病情不佳,余天接獲醫院通知後,趕緊前往台北榮總醫院探望女兒。面對媒體訪問,余天眼神哀戚凝重、一度難以言語,表示女兒現在意識不清,一度痛苦的用手向他比劃讓她走,讓余天情緒崩潰痛哭「我怎麼捨得!我怎麼可能讓她走,我說不可以!怎麼可以這麼殘忍。」而其實不只大腸癌,國人也須留意「腸中風」所隱藏的危險,因為腸中風的致命危險程度相當高,治療起來也比大腸癌更棘手。或許大家都對「中風」兩個字不陌生,腦中風、心中風(心肌梗塞),都是每逢冬季就經常聽到的「要命中風」,但是醫師提出警告,未來台灣腸中風的發生率恐越來越高。大腸癌治療權威王輝明就曾指出,大腸癌相對容易治療,但罹患腸中風的話,可說是「代誌大條了」、「很難救…」,若出現肚子痛和血便2症狀請盡速就醫!(原文刊載於2016/06/02 更新時間為2022/8/18)

日期:2022-08-18

健康

怕浪費也不能這樣!水果發霉「切掉腐壞部分」再吃?毒理專家點名2種食物超危險,恐引發肝癌

夏季來臨,許多民眾都會買水果來吃,不過有些人擔心浪費食物,水果放到發霉或爛掉,選擇把壞掉的部位切掉繼續食用。對此,毒理專家招名威在臉書發文表示,當然要丟掉,特別是老人、幼童和孕婦等弱勢族群,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不要吃腐爛或發霉的食物」是健康飲食的基本原則。

日期: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