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華爾街日報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華爾街日報共有721項結果
國際總經

iPhone15發表前蘋果急挫、台積電ADR跌2.4%…台股破5日線、台積電回測半年線,再來怎麼走?

今周刊編按:在美債殖利率續攀下,美股道瓊周三 (9/6 ) 再收跌近 200 點,標普 500 指數跌破 4500 點,以科技股為重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重挫逾 1%,連3個交易日收黑,台股ADR 全收黑,其中台積電 ADR下跌 2.47%。台股周四(9/7)開跌,跌逾90點最低來到16647.96點,失守5日線,台積電(2330)維持在平盤之下、小跌約5元,股價回測半年線支撐545元。分析師表示,外資恐將持續匯出台股,而盤面又缺乏領漲族群,因此權值股首當其衝,再來要觀察台股月線是否能有撐、台積電半年線這波是否會真跌破。

日期:2023-09-07

生活消費

iPhone 15要來了!「這機型」傳大漲價,好貴該不該買?3原因建議換...傳蘋果妥協改「Type-C」

蘋果(Apple)秋季發表會將在9月13日正式登場,iPhone 15系列新機也即將同時發布。外媒報導漲價傳聞不斷,猜測iPhone 15 Pro系列將會大漲100~200美元(約台幣3,190~6,380元)。也許你還在猶豫該不該換最新的iPhone 15,《華爾街日報》整理出4種「不該升級」的情況,以及3種「應該升級」的情況,可提供廣大果粉參考。

日期:2023-09-05

科技

特斯拉降價後股價暴跌逾5%!馬斯克一句「賠錢賣也能賺」...陸行之揭3迷思:電動車手機化成隱憂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推出新版Model 3,同時宣布降價,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資訊,後輪驅動的Model 3煥新版售價為25.99萬元人民幣起(約115.62萬元新台幣),長續航煥新版為29.59萬元人民幣起(約131.64萬元新台幣),預計今年Q4開始交付。台灣特斯拉隨後也跟進降價, Model S降價18萬、Model X降32萬。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說可以殺到沒利潤以後靠軟體賺錢,然而,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電動車手機化」是他作為一位電動車愛好者及Tesla的股東的擔憂,更點出3大迷思。

日期:2023-09-02

政治社會

2024總統參選人政見一次看/「四腳督」賽局成形!9大領域政策,賴侯柯郭怎麼說

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局勢成型,這場總統級的賽局中,參與者有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以及獨立參選的郭台銘,每位參選人在各領域議題,都有其理念與政見,也有不同的解讀或主張。鑑於台灣的特殊地理、政治與歷史情勢特殊,以及總統主要職權在於外交、國防面,因此每屆總統大選中,對於中國有關的兩岸、統獨議題,以及與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相關的外交議題立場,都是選民高度重視的主題。對選民來說,總統參選人能否端出產業經貿牛肉,以及是否有因應2050淨零排放趨勢的能源政策藍圖或願景,還有高房價現實下,參選人的居住政策等,都受高度關注。

《今周刊》以外交兩岸、國防、產經、能源、居住政策、交通、文化教育、司法改革、社會福利9大領域製作表格,並彙整中各參選人政見或政策,供讀者比較參考。

日期:2023-08-31

政治社會

今周刊顧問林宏文專文導讀野島剛《中國的執念》:這是一本寫給台港的情書

這是一本寫給台港的情書很感謝今周刊出版社與野島剛先生的邀請,為這本新書《中國的執念》寫推薦序。接到這個邀約,我一口就答應,因為我知道野島多年來在中國、台灣及香港都累積豐富的留學、生活及採訪經驗,對三地的政治、文化與社會議題,涉獵很廣也很深,他一定可以言之有物,寫出超乎大家預期的內容與觀點。

日期:2023-08-29

國際總經

Subway買主找到了!經營逾半世紀的潛艇堡連鎖店為何要賣 收購價破3千億,大咖買家背景曝光

知名連鎖潛艇堡專賣店Subway,2023年初宣布出售所有權消息,並聘請摩根大通(J.P. Morgan)作為諮詢顧問、探討出售事宜,引起併購市場關注。雖然當時Subway並未給出詳細的出售時間,也未保證最後是否一定會出售,但如今據華爾街日報報導,Subway 8/24正式宣布找到買主了,並以96億美元(約新台幣3064.7億元)的價格賣出所有權。

日期:2023-08-26

政治社會

提出「四大支柱」後 再拋「五大信賴產業」 賴清德:因應地緣政治變化,經濟產業實力也是關鍵

副總統暨民進黨籍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周五(8/25)針對內政的經濟議題表示,為因應地緣政治變化,台灣必須要提升整體國家實力,除國防、國安實力外,經濟產業實力也是關鍵。他強調,因此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過程中,台灣必須要掌握時機,大膽地、持續地壯大台灣科技和經濟,發展 「五大信賴產業」。此次所提「五大信賴產業」,包括半導體產業、人工智慧產業、軍工產業、安控產業以及通訊產業。賴清德先前就兩岸與國防外交議題,拋出「四大支柱」政見,為「強化國防威懾力」、「提升經濟安全」、「與全球民主國家建立伙伴關係」,以及有「穩定且具有原則的兩岸領導力」。

日期:2023-08-25

聰明理財

超級貨幣是什麼?第一本看見巴菲特價值的長銷經典

「誰是華倫・巴菲特?」巴菲特買進《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公司股份時,裡頭的人這麼問。這些人下訂了50本《超級貨幣》。我在華爾街的朋友圈中嘗試推動買進《華盛頓郵報》的點子。他們無法理解。「大型報社已死,」他們說。「卡車上不了街、勞工問題嚴重,大家都看電視新聞。」而且不管怎麼看,它都不是下一支全錄。

日期:2023-08-25

國際總經

為何15秒短影音讓人上癮、甚至出現「抖音腦」?關鍵出在這機制!一文看懂有多嚴重

擁有逾10億活躍用戶的TikTok(國際版抖音)充斥許多有趣生動的短影音,讓人忍不住一看再看,不少人開始滑起短影音便停不下來,足見其讓人上癮的魔力,TikTok也成為Z世代最受歡迎的社交軟體。2022年《公視主題之夜SHOW》更以TikTok為主題,播出澳洲公視紀錄片「TikTok:世界上最夯的APP」(TikTok:The World’s Most Popular APP),探討在短影音時代下,帶來的成癮威脅與資安危機。有專家直接點名TikTok如何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大腦,最新研究表明TikTok恐怕會改變未成年人的「注意力長度(Attention span)」,年輕世代沉迷於短影音,導致產生像是吸毒般的「成癮」行為,甚至因此難以專注在無法即時提供滿足感的活動,這樣的現象又被稱作「抖音腦」(TikTok brain)。(儘管「TikTok」和「抖音」都隸屬於同一家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但官方多次強調,TikTok和抖音是2個截然不同的平台,在中國境內的用戶只能使用抖音,TikTok則是針對國際用戶推出;兩者唯一共通點就是都有中國背景。)

日期:2023-08-22

國際總經

中國40年繁榮已結束!3因素纏身習近平無計可施...華爾街日報:實施財政刺激政策能力有限

今周刊編按:中國40年來透過大規模投資及基礎建設推動經濟增長,使他們走出貧困,成為出口實力席捲全球的全球巨人。不過現在,卻是到處出現經濟困境跡象,包括房地產泡沫破裂,全球對中國產品需求下降等等,讓中國從貧困走向大國地位的經濟模式,似乎已經破裂,華爾街日報更點出:中國40年的繁榮已經結束。

日期: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