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資源循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資源循環共有91項結果
政治社會

傑出環保實踐者獲頒環境保護專業獎章 共創環境永續世代

「環境保護專業獎章」相當於我國環保界諾貝爾獎,獎章的歷史悠久,最初是為了鼓勵各界在環保推動的努力而於85年創立,每屆的評審過程需要經過初選、複選、訪談及決選階段層層嚴格篩選,每位獲獎人均為推動環境保護成就卓越代表。

日期:2021-11-18

科技

康舒擴大環境永續影響力 榮獲國家企業環保銀獎及TCSA獎項

面對全球淨零碳的挑戰,能源創新領頭羊康舒科技發展綠色能源、綠色循環、節能減碳,近日榮獲「第三屆國家企業環保銀級獎」、第十四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永續綜合績效類 - 台灣TOP 50」及「永續報告書類 - 電子資訊製造業 白金獎」等殊榮。2020年起至今康舒更將環境永續議題中最重要的水資源主題,納入社會參與行動,共同守護珍貴的淡水河海生態,擴大康舒在環境永續的影響力。2020年起康舒更將環境永續議題中最重要的水資源主題,納入社會參與行動,共同守護珍貴的淡水河海生態,擴大康舒在環境永續的影響力。

日期:2021-11-16

焦點新聞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宜蘭縣奪優等獎! 林姿妙將10噸汙泥變再生燃料

2021《今周刊》永續城市大調查,由宜蘭縣獲得「永續城市優等獎」,環境力分數相對突出。宜蘭縣長林姿妙今(27)日出席頒獎典禮,強調會繼續做好環境,拼出宜蘭好生活!

日期:2021-10-27

政治社會

宜蘭縣》有機廢棄物再利用 十噸汙泥變身再生燃料

宜蘭縣是非六都縣市中,第一個提出SDGs自願檢視報告的城市,宜蘭縣長林姿妙接受《今周刊》書面專訪表示:「期望透過SDGs的國際語言,讓宜蘭與全球攜手邁向永續成長的夥伴關係。」

日期:2021-10-27

政治社會

綠色冀泉攜手南和旅遊首推全台森度旅行 ESG加種樹支持,以樹養球10月劍湖山首發

「你今天種樹了嗎?」雖然因為新冠疫情重創旅行社業績,以實踐ESG永續投資策略的綠色冀泉社企攜手南和旅遊,從疫情溯因環境變異中找到新使命也創建新商機,不需要減利或非營利,以種樹解決氣候暖化問題。ESG是由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三字組成,同時著重環保、社會倡議及企業運營,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勝於競爭。南和旅遊第二代經營者翁琳育、綠色冀泉社企陳宇華創辦人,在同為傳產接班、轉型創新70年金龍神紙行方顯松董事長及國立台東大學育成中心楊春桂經理的見證下,簽立「森度旅行」(森Do旅行,付諸行動種樹趣)合作協議,支持綠色冀泉社企以樹養「球」計畫—護育地球及幼兒足球發展。

日期:2021-10-04

政治社會

台灣大未來論壇》站在5G肩上 新科技將改變世界 對環境更友善 ESG已是全球企業重任

5G引領AR、VR、電動車等新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只是,新科技伴隨著用電、排碳增加,讓節能減碳融入企業DNA,已成刻不容緩的議題。

日期:2021-08-25

焦點新聞

台灣大未來》用電大戶條款上路、歐盟推碳邊境稅...中鋼、日月光靠這關鍵布局決勝

針對碳中和議題,中鋼早就未雨綢繆,封測龍頭日月光多年前也著手研究,但當用電大戶條款上路、2026年歐盟將實施碳邊境稅,國內企業在節能減碳及ESG趨勢上,都準備好了嗎?

日期:2021-08-18

國際總經

廢棄物成為搶手貨 中國減碳再祭新招!搶賺「碳商機」 把握這3個投資方向

中國的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規畫已經很明確了,近段時間又提出了「循環經濟」的發展規畫。如果說改變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是從生產源頭上解決碳排放的問題,那麼發展循環經濟則是從工業生產過程中解決碳排放的問題。

日期:2021-07-20

科技

2050年走向淨零家園

溫室效應對環境衝擊日益劇烈,為減緩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變遷,國際企業科技龍頭紛紛加入RE100倡議,各國政府也宣布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在全球產業鏈扮演重要地位的臺灣,要如何因應淨零碳排挑戰呢?

日期:2021-06-16

政治社會

環保署「多元減碳創契機」

一隻瘦成皮包骨的北極熊,拖著弱不禁風身軀,翻找廢棄油桶中的垃圾果腹,《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所拍攝的畫面,震驚世人,也凸顯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議題迫在眉梢。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台灣在落實溫室氣體減量上捨我其誰,唯有透過產官學界攜手落實,才能提早達成第二階段10%減碳目標。

日期: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