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輪椅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輪椅共有403項結果
情感關係

先生輕生、愛女罹罕見癌症...她每天睡3小時出貨烘焙:救命錢都在這,我不做她會死!

「我覺得自己的命運很坎坷,每一次好不容易走過逆境,正要平順時,又遇到波折。」Wei甜老闆黃靖惟向來是個很樂天的人,有時卻不免傷感自己的命運過於顛簸。不過,在向朋友抱怨完後,她又歡喜的迎接更美好的明天。黃靖惟自從先生過世後,和女兒柯佳妤相依為命,但她卻在21歲那年罹患罕見的皮膚淋巴癌,化療期間,女兒數次走過鬼門關,那段歲月黃靖惟過著猶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如今女兒病情得以控制,她含淚笑道:「現在的我很幸福!」(原文刊載於2022/1/24,更新時間為2023/2/6)

日期:2023-02-06

政治社會

星雲大師97歲圓寂/長年醫療支出堅持自費:不能佔用社會資源…「回到心念的地方走得很安詳」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週日下午離世,享耆壽97歲。星雲大師中風後身體走下坡,頻繁進出高雄長庚醫院洗腎,他農曆年前便住進加護病房,入院約3周,病情掌握都在預期中。核心弟子已有心理準備,經與醫療團隊討論,週日下午3點多搭私家車離開長庚醫院,傍晚5點左右在佛光山上圓寂,親近大師人士說「大師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地方,走得很安詳」。

日期:2023-02-06

政治社會

星雲大師17年前肋骨斷2天急出院、腦中風還忙著開示!陳肇隆貼身觀察:大師和王永慶有共通點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圓寂,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是星雲大師醫療團隊召集人,他說,擔任醫療團召集人是此生榮幸,近身與大師相處多年,佩服他「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心。大師曾說「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心,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要與病為友」,一席話充滿智慧。

日期:2023-02-06

教育

司機斜槓成照服員,「最懂計程車司機的教授」幫升級…疫情接逾4000位確診者:沒一位司機染疫

「疫情後,人類生活的樣貌改變了,儘管已經解封,生活看似回到正常,其實並沒有。所以,我們超前佈署5年後會發生的移動、居家照服、偏鄉等服務需求。」在逢甲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的侯勝宗被稱為「最懂計程車司機的教授」,在疫情時他做了一項創新,讓計程車司機升級,成為照服員。這項計劃不只照顧偏鄉老人,2020年新冠疫情嚴峻,全台3級警戒時,這群熱血司機更投入確診者接送服務,同時和新北市政府合作,總計接送4300多位確診者,讓他們安心返家,針對這次活動取名「微光計畫」。侯勝宗驕傲道:「在那一場戰役裡,我們沒有一位司機染疫。」他成立的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獲選為第25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回饋社會公益活動的受贈單位之一。

日期:2023-02-06

政治社會

佛光山星雲法師97歲圓寂「訃聞列三不」...曾說「出家人不怕死」坦然生死,留給世人「100句生活語錄」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週日(2/5)下午離世,享耆壽97歲。佛光山週一(2/6)在官網發布訃聞表示,星雲法師昨天於莊嚴念佛聲中,安詳捨報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13日上午9時,將在佛光山雲居樓舉行圓寂頌讚典禮。佛光山官網上訃聞表示,開山星雲大師圓寂,四眾弟子謹遵祖規一切從簡,不設治喪委員會,不個別發訃聞,不做繫念佛事,並懇辭香奠、花圈、花籃、花車。擇於2月13日(農暦正月23日)星期一上午9時,於佛光山雲居樓舉行圓寂讚頌典禮。根據人間福報報導,2023年2月6日清晨5時,天未破曉之際,佛光山總本山千名僧信二眾長跪於大雄寶殿內,聆聽宗長心保和尚沉痛宣布: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化世圓滿,於2月5日下午5時,於莊嚴念佛聲中,圓寂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享耆壽97歲。面對如此佛教一代大師人天眼滅,般若舟沉,大眾痛失依怙,同聲祈願大師能乘願再來。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建設佛光淨土,開山56年來,於全球創建300餘所寺院、台美澳菲等地創辦5所大學、佛光會員數百萬人,利益無數人。他一生寫照,誠如他自撰之詩偈:「心懷度眾慈悲願, 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 平安幸福照五洲。」(原文刊載於2023/2/5,更新時間為2023/2/6)

日期:2023-02-06

國際總經

駕駛座沒螢幕、車窗都是我的展示牆...「電動車+AI」將成車市2大科技趨勢

根據《財訊》報導,2023年預期將是經濟衰退的1年,但歷史上,這也會是創新加速推進的時代。最近舉行的CES大展顯示,電動車和AI的發展,將會把科技帶向全新境界。

日期:2023-01-28

科技

機器人取代看護 為長照終極方案迎來曙光? 二○二三年最值得關注的照顧機器人

在二○二三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上,照顧機器人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之一。但是日新月異、非常吸睛的照顧機器人,距離取代「推輪椅的外籍看護」,還有很長的距離,原因是⋯⋯。

日期:2023-01-17

科技

若水國際 成功培訓近四百位AI標註師 跨過二十九次失敗 身障大軍挺進科技業

鈺樺是一個需要輪椅代步的身障者,大學畢業後,她想找份文書工作,但她每次去面試,不是被拒於門外,不然就是發現應試的公司沒有無障礙空間,她連從辦公桌移動到廁所都沒辦法,根本無法讓她工作。在台灣,像鈺樺一樣的身障者,就業率不到常人的一半,即便參與職業訓練,等待期還比一般人長至少五倍。

日期:2023-01-17

傳產

從避孕藥賣到便祕藥...「中美製藥」產品宛如縮小版台灣發展史 姊弟接手翻轉老招牌,下一步曝光

根據《財訊》報導,1936年成立的中美製藥,是台灣最老字號的本土藥廠,一路見證產業發展;如今第4代姊弟檔正式接班,勇於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也計畫朝IPO邁進。

日期: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