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適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適任共有229項結果
政治社會

新制上路一年「零」成案 司改會狠批制度失效 三高牆讓評鑑失衡 汰換不適任法官成空談

《法官法》修正後,開放人民直接請求評鑑,汰換不適任的法官與檢察官,但新制上路滿一年,民眾請求評鑑成案數卻掛零,制度遭批向司法人員傾斜,現任委員建議恢復「多軌制」以降低濫訴亂象。

日期:2021-09-22

政治社會

台積電董事平均每人年領5千萬!一張表看上市公司董監酬勞,為何台灣公司治理讓外資傻眼?

進步神速、幾乎可謂亞洲地區的模範生……,這是近年國內企業及投資人在談及台灣「公司治理」的共同印象;但,在多數走在「治理趨勢」最前列的外資法人眼中,台灣的公司治理,其實還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甚至存在不少令人搖頭與稱奇的亂象。本刊從1份報告出發,彙整各家外資意見,帶領投資人走一趟台灣公司治理的「未竟之路」。

日期:2021-09-15

政治社會

應該熱血的四個字

《今周刊》長期關注公司治理議題,但老實說,每次製作這類專題,編輯團隊在思考標題時,都得天人交戰一番:「公司治理這4個字要不要寫進標題?」「當然要,這是整套題目的主角啊!」「但是,讀者一看到這4個字,會不會就提不起興趣?」

日期:2021-09-15

生活消費

內幕》五倍券風暴平息,蘇貞昌穩坐閣揆寶座 是誰操弄鄭文燦組閣傳聞?

雖然民進黨部分派系已經虎視眈眈,希望閣揆蘇貞昌下台;但在蔡英文總統力挺下,蘇貞昌不動如山。為何在此時,又會有換人組閣的傳聞呢?

日期:2021-09-14

政治社會

紓困擬補助8千元,比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還少...崇越董座直言:抗疫2.0政策要有新思維

疫情稍見降溫,但對內需服務產業的衝擊效應正快速擴散。內需服務業多數是中小微型商家,體質不如中大型企業堅實,災情更為慘重。

日期:2021-09-08

政治社會

高校應戰>人力、新課種考驗5萬教師 校方、政府怎有效助攻?

根據研究,高中要落實一○八課綱,仰賴校長行政能力與校內專業學習社群,否則難以提供學生可探索潛能的環境。為此,教育部必須減輕教師負擔,增加與大學端合作,才能讓高中老師全心全力設計出新穎的課程,帶領學生進行生涯規畫。

日期:2021-09-01

傳產

大同總座專訪〉要創新 不要木頭員工;搞定華映才可能發股利 組精兵、午餐特訓!何春盛大同轉骨任務

歷經慘烈的經營權惡鬥,大同的重生之路似乎崎嶇難行,身為「老大同人」的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決定承擔,他做了什麼來改變大同?

日期:2021-08-04

職場

WFH兩個月,老闆驚覺「其實不需要請這麼多人」!想解僱員工前一定要注意10件事

疫情警戒終於降級了。很多公司結束居家工作模式,回到辦公室上班。經過這一波分流辦公及居家上班,很多老闆發現其實不需要那麼多員工,企業也能正常營運,於是要求人資主管列出績效落後的員工,準備裁員,以節省用人成本,甚至辦公室也退租部分面積,準備迎接疫情時期隨時出現的營運風險。

日期:2021-07-28

職場

企業雇用員工,不能只看專業能力,注重這點​​也很重要

主管們在徵人時該注意些什麼?他們應該只看專業能力、分數,或只看外表?如果他們只憑可以存到電腦裡的東西來選擇員工的話,這些主管就是把重點放錯了。如果主管也能重視「這件事」,將有很大幫助。

日期:2021-06-17

金融

勞動基金弊案》3投信共罰1350萬 部門主管遭解任、暫停簽全委契約

勞動基金炒股案,3投信遭金管會開罰。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22日宣布,復華投信、群益投信及統一投信在2020年接受勞動基金全權委託,買進遠百股票,未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及忠實義務,3家公司各被開罰450萬元,各被解任一位部門主管,涉案投資經理人被停業3個月到1年,及三位研究員被停業1~2個月。

日期: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