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我的創業心得報告 P.20

我的創業心得報告 P.20

2004-07-29 18:00

在平面及電子媒體相繼報導後,或許是可以完整說明我的創業心得的時候了。

首先,我不否認,在二○○○年我成立的月涵投顧及Mr. Taiwan.com的創業之舉是失敗了。不過也不盡然毫無成就,因為網路公司能存活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尤其這段期間,有不少具財團背景的網路公司早早就收攤打包,更顯得Mr. Taiwan.com的韌性。

在我創業之初,便一直碰到很多困難;這些困難不全都是外在的,我自己要負絕大部分的責任。如當初我認為,網際網路能讓小規模的公司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客戶,以與大公司相抗衡。

以證券業來說,國際的大型法人客戶並不多,美國上得了檯面的法人約有三千家,全球頂多一萬三千家左右,不過分散在各地,要一一接觸的機會並不高。

而台灣股市仍以散戶市場為主,人數雖多,但是卻很分散,所以採取傳統模式也不好經營。因此從這些角度看,藉由網際網路作為溝通聯繫的工具,是相當理想的作法。

儘管當時的網路環境似乎仍不完備,但是看到微軟或麥當勞一旦占據領先地位,不管第二名是誰,都追趕得很辛苦。我的想法也是如此,相信藉由網路作為證券投資顧問的媒介,應是滿理想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

但是實際遇到的問題是,雖然公司具有市場的領先地位,但是先進入者的成本也很高,因為沒有前例可循;同時相關機器設備及軟體系統也都不成熟,得一一克服才能運作,根本就是成本高、效率低的差事。

如果這套模式成功了,報酬當然很可觀,但風險也不低。不幸的是,我們開始作網站時就投入太多的成本,自此便成為沉重的負擔。

另一個狀況是,中等規模的公司最難生存。如果一個人作投資顧問,一支電話、一台電腦就可以開張營業,不用大投資,也沒有太多的負擔,一人吃飽全公司就有獲利;但是一人顧問能提供的服務有限,所以永遠只能作小規模的業務。

如果想作得稍具規模、又有成長性可言的中等公司,一來需要管理很多事,不光是產品、研發、業務,甚至會計、法務都得涉獵,對我而言,這些都是災難。

尤其法務方面最讓我印象深刻。小公司很容易被大公司欺負,我們就碰到這種狀況,可是請律師的費用又很高,我們也不可能長期跟大公司打法律戰,到最後只有認栽,不跟這些公司往來。

作生意一部分要靠運氣,一部分要靠時機(timing);在過去這四年中,正好碰上一九二九年以來,全球股票市場七十年來最嚴重、跌幅最深、時間最久的空頭市場,到現在為止,似乎還沒完全結束。

在波動頻繁的資本市場中,多數業者在多頭市場拚命賺大錢,然後盡可能在空頭市場少虧為贏;但是我創業以來就沒賺過錢,可以說運氣不好,也可以說是公司成立的時機不對。但以當時環境來看,好像是個不錯的投入時點,雖然股市有過熱的現象,但是網路則方興未艾。當然以事後諸葛分析,當時實在不必急著投入網路事業。

其實有不少朋友聽到我要創業,便紛紛警告我,台灣的投顧事業很難生存,除非十分投機,而投機的風險恐怕不是我能承受的。

不過我的想法則是,我們有能力爭取國外的業務,不是只能在台灣的散戶市場裡攪和。而在台灣,我們可以銷售較低價的產品,產品線更可以跨越股票,擴及其他金融商品,幫客戶規畫資產配置,包括投資型保單等;所以評估起來,成功的機會還滿大的。

在國外,投資型保單的市場相當大,尤其在歐洲地區。一般保險賣的是固定費率、固定收益等風險較低的商品,投資型保單的風險則較高;業者發現,以傳統保險公司來銷售投資型保單的成績不理想,還是要由專業團隊來銷售。而這也是我當初的規畫及想法。

回到現實面,小公司的資金不足,很難投資或發展新種商品;我們也作了很多這方面的初步研發,後來卻作不下去了;因為不知道要投入多久?市場在哪裡?雖然我們有網站的經驗,但同時也擁有網站的負擔。

我於一九八四年進入金融產業時,在波士頓銀行任職;當時美國電子產業的重心不在矽谷,而在波士頓。入行時不巧遇上電子產業的第一次不景氣,情況與最近類似,先是有一批創投業者捧著大筆資金到處找案子,刺激很多創業家成立新公司;一旦景氣反轉,新設公司便一一垮台。

還記得當時我的老闆告訴我,銀行還是會繼續這類的放款業務,雖然吃了很多呆帳,也花了很多成本處理;但是老闆說的一句話最令我記憶深刻:「未來找客戶作投資或放款,最好找一些有過失敗經驗的老闆;失敗是一項很寶貴的經驗,是外頭永遠都學不到的經驗。」

入行後雖然從事產業、證券分析工作,但是幹分析師也只能看公司的表面,很難從老闆的角度體會作決策時的心態。所以走過這一遭,我起碼得到這方面的實戰經驗。

至於現在我的想法如何?首先,我不覺得現在有特別好的機會,如先前的達康狂熱,或是大環境出現不平衡的失調現象(disequilibrium),如中國崛起之初的機會。其次,正如前頭說的,要嘛幹個體戶,當個一人顧問營生;不然就與大公司合作,比較有效率,也比較有機會擴張業務。

我希望不但能像以前一樣,與投資人保持接觸,也希望能提供企業法人如何接觸資本市場的管道及策略。

台灣資本市場從十年前的交易市場,逐漸轉變為募資市場,同時不但開放給外資,也逐步走向國際。未來將有兩個基本改變,一是台灣將從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機構)的新興市場升級至已開發國家市場,在這樣的轉變下,大公司比小公司吃香。因為投資已開發國家市場的基金,不會投資小公司,只會研究國際級的大公司。

對台灣的上市公司來說,如何在新環境中,吸引國際資金的青睞,是中小型公司將面對的全新挑戰;目前已有部分中型公司意識到這點,自己跑到國外與投資者接觸。同時,台灣股市需要有更多更大型的公司,因此合併案將快速增多。

另外,投資台灣與投資中國的商業架構將出現重整,雙方直接往來會更開放,因而海外控股公司也將進行整合;未來投資中國的數量會逐漸減緩,部分公司會重新思考投資東南亞的好處;主要是因為中國投資過度集中,企業必須進行避險。再者中國與東南亞也有組成共同市場的趨勢,台商也有先行卡位的必要。

另外,中國經濟自開放到紅火耗時十五年時間,而歐元真正整合才不過五年;未來十年,歐洲經濟表現的機會應該很大才對。

我認為台商都須針對這些可能的變化預作準備,金融產業還有很多機會等著開發。所以,我不會離開這個行業,更不會離開台灣。

延伸閱讀

敦陽科、中華食...他48歲靠「配速持股法」月領10萬提早退休,7檔存股名單曝光:最高獲利124%

2024-04-12

退休只存到600萬,如何月領4萬被動收入?00878、00929...工程師47歲提早退休:能長期穩定領息2大投資組合

2024-04-22

AI類股瘋漲…竟與1960沸騰年代高度相似?雷浩斯:多少股神浪淘盡,為何巴菲特屹立不搖

2023-09-08

00939搶進的全套牢!爆77.3萬張量「蜜月沒了」?施昇輝:不懂ETF的人早點離開夜市吧

2024-03-20

價值投資入門「三不」法則

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