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年,隨著中美貿易戰趨向緩和與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持續寬鬆,全球經濟有望首度扭轉過去7個季度的下降頹勢,開始走向復甦之路。場景拉回台灣,今年以來,受惠台商資金回流與轉單效應,台灣經濟表現睽違多年後再度傲視亞洲四小龍。然而,這樣的成長動能是否能持續到明年?
台灣,總被認為充滿紛擾、對立的土地上,竟有約3/4的人以身為國家為榮,這無疑是個令人振奮的發現。但更令人驚喜的是,愈年輕的台灣人,對自己的身分愈感到驕傲。 這些人、這些事,或許你過去沒有注意,但他們在每個領域都已悄悄地獲得世界肯定,這是軟硬兼具的台灣真實力。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人民投下未來一票的重要時刻。 各方總統候選人將如何搶下這重要的一席?
科技部在成立後的60年間,與國際接軌並透過前瞻性的思維,推動學術研究、人才培育以及技術研發等發展,支持國內的經濟、產業起飛,領導台灣邁向科技島的現代化願景。 在全球科技領袖論壇舉辦之際,今周刊專訪各界科技權威領袖,分享對於科研發展的願景與趨勢。
2005年新竹縣優良茶比賽中,由峨眉鄉茶農徐耀良的東方美人茶獲得唯一的特等獎,旋即以1斤101萬元被標下,創下史無前例的紀錄。亦揭開全球最貴新茶競賽興盛扉頁的開端……
期許透過為在地創造共榮共生,國發會與今周刊攜手舉辦地方創生「打造故鄉執行長」數位專輯,從以人為本出發,思考如何讓科技創新改變在地,同時鼓勵企業投資,以行動為地方創生挹注能量。
臺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為了維持競爭優勢,政府與企業一致希望透過區域經濟整合,創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邁入第三年的「新南向政策」已在產業創新、醫療服務、人才交流、公共工程、農業發展等領域有所斬獲,成功與東協、南亞、紐澳等十八國建立緊密經貿夥伴關係。
目前全球超過七成的人口都集中於都市之中。作為一個發展進步的國家,台灣的城市該如何擠身先進都市之列?透過與城市首長對話:一位首長、一座城市、一組想像,讓我們了解創新城市的願景與實踐!
台灣每年性侵通報量平均落在15,000件,換算後相當於每35分鐘就有一起性侵通報;但後續進入司法、被起訴的案件,一年卻不到2,000件,僅剩通報量的七分之一。
2005年日本進入「超高齡社會」後,2009年達到人口高峰,隨即每年開始以數十萬人的速度減少,部分偏鄉甚至面臨滅村危機。少子化、人口外流、地方產業消失……日益導向衰落的惡性循環。回看台灣,也有同樣迫切之苦。
出刊日期 : 2019-12-11
做好15件小事 你也可以變有錢 價值投資》最強分析師楊應超把財報當雜誌翻,抓到黑馬股 波段操作》巧記「全民運動」嗅趨勢,鄭廳宜從小公僕變億元教授 長線布局》45歲才學存股,靠聊天找標的,年領200萬股息 獨家調查》3大研究習慣、3大避險動作,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字母公司CEO、谷歌CEO 皮查伊 谷歌創辦人正式退居幕後 印裔「窮小子」完全掌舵時代來臨 9千億美元科技帝國「轉大人」 要先搞定三大麻煩 揪海董、練台生搶賺法拍財 乖乖新東家起底 本期為雙封面》大安溪畔的長照奇蹟 讓重症長輩安心回家
出刊日期 : 2019-12-04
出刊日期 : 2019-12-06
出刊日期 : 2019-11-27
出刊日期 : 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