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世界疫後奮起變革之際,《今周刊》以「ESG 永續台灣」做為起點與號召,與第三方調查機構「畢肯市場研究」合作,以聯合國發布的十七項SDGs永續目標做為基礎,針對各縣市統計指標、民意調查兩部分進行評分,綜合評比出6都與15縣市的永續發展成績。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女性董總的柔性領導,不僅讓企業多了一分韌性,也讓員工多了一分安心,更是企業推動ESG,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台灣在先天條件下,難以留住雨水,過去水管漏水率超過20%。《今周刊》調查近年北水、台水攜手年省下1.27座石門水庫,加上省水器材年省1500萬噸水。而台積電、友達製程用水回收率超過92%,101、遠百每日更可省下50噸水。另,專訪...
今年,是台灣國際能見度最高的一年,也是民眾很有感的時候。除了防疫成果之外,2020年,台灣還有許多「進步事件」,這些事件背後都是過去聚集眾人努力,一點一滴前進,成為今日大家可以共享的成果...
今周刊調查顯示,87%專家認為2021年台股有機會直奔萬七。經濟三趨勢將呈現美元弱勢、新台幣強勢,全球央行寬鬆政策基調不變、中國穩健復甦。科技類股則扮演投資主流,房市熱度持續升溫。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但5G產業發展,並未放慢腳步,甚至還出現加速跡象,對有意布局5G概念股的投資人來說,如何釐清市場資訊,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已成首要課題。
出刊日期 : 2022-05-11
2022兩岸三地1000大 產業結構緊貼政策的一年,經濟學者卻對前景搖頭 強拉》江西小城電池廠成世界鋰礦王、比亞迪銷量超越特斯拉 重擊》平台經濟市值崩潰,互聯網龍頭被迫「脫虛向實」 下一步》連任之後,他的嚴控之手就會放鬆? 知名「被離職」分析師:中國樓、債泡沫將破,香港陷兩年衰退期 台灣新亮點:首入榜就躋身500強,元太「電子紙夢」17年心路 股市巨震衝擊解析 火線報告> 美國銀行:美股熊市已到,觸底得等第3季 台股教戰> 張錫、郭恭克…,動盪格局下的關鍵思考 中研院院士郭沛恩:對抗疫情高峰 台灣有獨門武器 把60歲老員工變主戰力 羽絨大廠光隆數位轉型記
出刊日期 : 2022-05-04
出刊日期 : 2022-04-15
出刊日期 : 2022-03-28
出刊日期 : 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