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美國網路公司多樣化 台灣網路公司集中化 P.16

美國網路公司多樣化 台灣網路公司集中化 P.16

這趟回美國休假,果然在除夕當天讓我碰上了道瓊指數創下一一五六八點的新高紀錄,那斯達克指數也隨後在一月三日創下四一九二點的新高。二○○○年開紅盤後,道瓊先行拉回,那斯達克也在第二天出現回檔。雖然還不能論斷美國股市就此向多頭告別,但是這兩天回檔的幅度也夠大的;現在的情況讓我看了很怕。

尤其過完年後,美國的市場利率漲了不少,以三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為例,直逼六.六%,顯然在安然度過 Y2K 後,資金已有趨緊的味道。 此外,道瓊跌了一%,美元對日圓也貶了一%。最重要的,美國的貿易赤字跳升至占GDP三%的水準;上一次看到三%的時候是在一九八七年,當年三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也從年初的七%多漲到當年十月的九%多;在貿易逆差大幅增加下,美元開始長期貶值。

現在美國最強的地方是在服務業,如網路、電信方面;但是服務業很難外銷出口。就像外商在台灣設立投顧公司的成本很高,雖然台灣是美國的子公司,但是還是得雇用本地的員工、租本地的辦公室,母公司的服務能移轉的部分很有限。

網路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繁榮,很多人因為網路賺了大錢而增加消費,或是拿部的錢去投資,但是還是沒有把這些錢投在出口的產業上;這樣下去,美國貿易赤字愈來愈高,美元會跌;美元下跌,利率會升;而如果利率升得不夠快,美元會跌得更凶。所以我希望FED的格林斯潘可以盡快把利率調高到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水準,替目前過熱的氣氛降降溫。

美國人現在大買那斯達克股票根本沒有風險的觀念,特別是那些上網路買股票的人都沒有經歷過大跌的經驗;而且幾乎所有華爾街的專家都說今年的股市會很好,大家就更放心地進場了。反倒是台灣人過去受過教訓,不敢瘋狂買股票;美國人則是從來沒有享受過股票狂飆的甜頭,才會一頭栽了進去。

當然以全球經濟來看,今年的表現應該會很好才對;只是我擔心美國的經濟成太快,股票熱度太高,一旦股票下來,會回頭拖垮美國的經濟。有人提倡現在美國走的是「新經濟」,但是如果新經濟真有這麼好,FED調升幾碼利率應該也不用怕才對;就怕股市不能接受。

一般而言,新興事業的毛利率至少在三○~四○%,根本不必在乎利率變動個一、二碼。

談到全球經濟,亞洲今年的成長幅度不會比去年大,因為前年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所以基期比較低,但是還是不錯的。歐洲不會太強,只是還好而已;主要是歐元市場有結構性的問題;十一個歐元成員國本來是為了打破疆界才成立歐元區,但是各國私下仍不願完全把門打開。像英國揚言要收購德國的通訊公司,德國政府立刻表示反對,顯示骨子裡仍存在國土界線,這對歐元及歐股都有負面的影響。而這種心態恐怕也是歐元成立以來一路呈現弱勢的主要原因。

前面提到網路,可以這麼說,今年的變化絕對是在網路,但是我還看不出來會發生在哪裡。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網路會改變過去經濟的模式。比如說過去消費者買東西與交易是結合在一起的;在服飾店看到一件滿意的褲子,通常就在這家店進行交易;但是網路改變了這樣的關係,消費者可能在網路上尋找自己滿意的品,再決定利用何種管道進行交易,可能是直接在網路訂購,也可能到住家附近的商店購買。當消費行為的選擇與交易分開以後,交易的權力由賣方轉移到買方手上,對消費者當然更加有利。

其次,網路會促使媒體與商業結合,以往這兩者是分開的,廠商透過媒體刊登產品廣告;消費者在電視看到某一樣產品,再到店家購買。但是現在廠商會自行透過網站來宣傳自己的產品,而消費者直接在網路上就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使得媒體與商業兩者聯結在一起。這就是網路的威力。

在經濟模式改變的過程中,對誰最有利?我想贏的是消費者和中小型廠商;輸的是傳統店面的商店及媒體,因為廠商不再需要透過媒體刊登廣告了。

台灣常常可以看到商店開不了多久就收起來了,我估計大約有一半的商店會面臨這樣的下場。在美國,只要開店做生意的,就一定會有停車位;而台灣因為地價貴,停車位特別會不足,這樣一來,遠道的客人就不太可能前來消費;而開店的人承受著高昂的房租,卻只能做區域型或順道而來的顧客的生意。

生意做不大,成本降不下來,東西賣得一定比較貴,如果貴到一定程度,顧客不肯上門,最後自然做不下去,只能收起來。所以我一直覺得在台灣開店做生意的人很可憐,租金高、客人少、東西貴,可是他們都以為店一開張就能賺錢,才會一個接一個跳下來做。

過去我們曾經提過,台灣與亞洲其他國家的共同問題是成長太快,使得基礎建設來不及跟上經濟的發展。基礎結構沒有做好,就會造成停車位不足或是部分地段租金高得離譜的現象。

而這個情況也限制了台灣經濟成長很難突破六%的上限,因為台灣的GDP主要靠外銷,但是這麼多年下來,外銷的比重已經接近飽和,再要有成長的動力,應該要轉由內需市場來帶動;可是公共建設的不足,又限制了內需市場更進一步的成長。所幸網路很可能會突破這樣的困境,所以我認為網路對台灣的影響很可能會比對美國的影響來得大。

日本的情況也是如此;以前我在紐約時看到日本人瘋狂採購的情況,也是內需市場被忽略的結果。由於日本政府政策性地扶植大型企業,日本財政部甚至護著壽險公司、證券公司來欺騙消費者;而日本汽車行銷全球,賣的價錢幾乎要比製造成本還低,靠的則是國內貴出許多的售價來彌補;日本是典型的內銷貼補外銷的範例。

一旦網路普及以後,日本人也可以直接購買外國的商品,當國內市場銷售欠佳,不再有能力貼補外銷後,或許日本產品的外銷價格會調到比較合理的水準,這樣會讓日本的外貿出超減少,內銷市場會更受到重視,而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也會緩和下來。再者,一旦日本增加內需,對台灣也有好處。


不論怎麼看,消費者都是贏家。

但是輸家是媒體,特別是高昂的電視廣告;而少了廣告費收入,也許可以逼得電視公司增加更好的內容,再藉以增加收入。當然電視節目也可以從網路點選,就是所謂的隨選視訊;而廣告也會轉到網路上頭。這樣的環境對有線電視業者衝擊特別大。

未來網路會朝內容和商務兩極化發展;內容也包括電視節目和電影,商務則提供商品交易。當然也會有業者兼顧兩者,如金融業除了提供金融資訊和分析外,也會有交易行為,股票、保險、基金等。只要能結合這兩者,就會有機會。

網路公司的特色是要砸很多錢,在美國成立一家比較有競爭力的網路公司,差不多要投入一百萬美元的資金,找一批人才設計、架設網站,買好的設備,蒐尋擎要快要好,再加上大約九個月的測試時間;設備很貴,設計人才大家都搶要,所以也很貴。網路的好在於多一個人也不會增加成本,網路的不好則在於架設的成本太高。

至於電子商務的市場到底有多大?美國預估三年後的電子商務金額可以達到一千億美元,看起來好像很多,但是美國去年的GDP是五兆多美元,三年後還會成長,因此電子商務所占的比重其實很有限,才○.○二%而已。美國都如此了,台灣就更不必說了。

我想台灣的網路公司會呈現集中化的經營形態,就是前幾大的網路公司什麼都會有,不像美國的網路公司比較多樣化的發展,當然從美國線上、雅虎等公司也看到合併的趨勢。

成立網路公司的難度愈來愈高,有了新點子要成立網路公司,必須要找資金、找人設計網站,再與其他網站聯網。 美國有一種公司, 我們稱之為「 incubat」,是孵小雞的保溫箱;這種公司專門提供辦公室、資金、網路架設人才,以及相關的聯網,以及協助成立網路公司的經驗;因此只要有想法,不必九個月的測試,不必一百萬美元,網路成功的機會大為增加;而這種公司就像保溫箱一樣大大提高了網路公司的存活率; 網路創業者則讓 incubator 認股票,分享成功的網站果實。

說穿了,incubator 和創投不太容易區分,其間的差別可能在於創投投資的產業範圍較廣,而 incubator 則專注於網路公司。

延伸閱讀

00878、00940、00919...高股息ETF換股要擔心?準除息股更危險!想跟著投信吃豆腐「這7檔有肉」

2024-05-12

00878漲到22元還能買?39K存股哥6%策略存股,累積700萬資產:30元還是便宜價

2024-05-10

44K小廚師存股500張00878,年領百萬股息!「若砍掉重練」只要70萬本金,5年內就可達成

2024-05-08

00878配息0.51元就要除息,法人跳車8萬張沒差,照奪ETF人氣王!大二生每月躺領1.5萬,存幾張最好?

2024-05-08

00878、0056、00919...她自組月月配領20萬股息,提早退休3年後:3個理由不能「一輩子只存股高股息」

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