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二千年投資市場新趨勢 P.98

二千年投資市場新趨勢 P.98

趨勢一:今年會不會出現五百元或千元高價股?

問:民國七十七、八年國內股市展開主升段行情,當時有八檔個股股價漲達千以上,包括國泰人壽一九七五元,三商銀的一一二○元,開發一○七五元,北企一一八○元,台火一四二○元,及華園飯店的一○七五元,這些千元高價股如今隨著資產股及金融股股價不再當令,股價已跌到令人不敢置信的低價。假如,九九年是初升段行情,二千年是一次主升段行情,那麼今年會不會再有十年前那種八檔股票股價超過千元的盛況?如果有的話,哪些個股會雀屏中選?

答:七十六年到七十九年的多頭行情,指數由六三六點漲到一二六八二,足足大漲二○倍,在資產膨脹的年代,金融股與資產股成為市場寵兒,造成八檔金融股與資產股漲上千元的盛況,即使是七十九年股市崩盤之際,十大市值公司也由國壽、中銀、三商銀、北企、中華開發七家金融機構囊括十大市值的前七名。到了八十年代,代工股王華碩漲到八九○元天價,廣達在八十八年也漲過八五○元,這十年當中沒有任何一檔個股漲抵千元以上,這是因為隨著股價大漲,公司進行大配股,使每股獲利與股價遭到稀釋,廣達與華碩都是股本達百億元後而逐漸喪失狂漲的活力。

假如今年是一次主升段行情,可能會有很多個股創下驚人漲幅。以八十八年初升段行情的漲幅來看,集中市場的精業漲幅逾四倍居首,而OTC則由華新科技以漲七倍以上掄元,漲三倍以上的個股則有威盛、明電、環電、精碟、中環、楊鐵、倚天、思源、天揚等。這些個股普遍具備小股本、高成長的特性。今年的主升段行情高成長、高配股仍是激盪股價進一步大漲的必要元素。不過今年股市有了幾個過去沒有的動力。一是網際網路的革命使傳統本益比束縛股價的限制解除,使股市投機力道增強。其次是美國那斯達克旋風席捲全世界,假如今年有台灣的網路公司到那斯達克掛牌,尤其是上市或上櫃轉投資的子公司,順利在那斯達克掛牌,以中華網成功的範例,很可能使國內網路股身價看漲,今年最有可能挑戰五○○元或千元股價的高價股,很可能是從有子公司到那斯達克掛牌的公司中產生。目前可能的候選人有擁有奇摩站的友立資訊與精業,或是旗下網際威信,與宏碁聯網可能到那斯達克掛牌的宏科。

另一個指標則是從八十八年初升段的走勢來看,經過一段大漲,股價站在二○元以上,經過市場種種考驗確立的個股,在集中市場至少有威盛、精業、華碩、廣達、鴻海,而在OTC則有智原、思源、兆赫、友立資訊,其他接近二○○元的股價則有宏科、仲琦。這些個股當中,最近以威盛最受矚目,威盛在八十八年封關日,以三四五元漲停板,正式超越華碩當上集中市場股王,由於威盛過去一年來積極購併公司,並且,挑戰英特爾雄心勃勃,今年英特爾可能出狠招,如果威盛能安度考驗,很可能一馬當先漲到五○○元以上。

不過還有一匹黑馬,元月四日開紅盤以每股一○○元上櫃的敦陽科技很可能是即將超越思源與智原的新股王,敦陽是昇陽工作站台灣最大的代理商,以網路整合崛起的敦陽並不只是硬體產品的銷售商, 而是提供系統整合與B2B的電子商務服務, 敦陽股本僅五.○八億元,八十八年EPS約在六元左右,很可能一上櫃就驚動市場。

另外,聯電集團的智原八十八年上櫃後創下四一一元天價,使聯電集團旗下IC設計公司備受矚目,目前智原仍站穩三五○元以上,未來潛力仍不可忽視,不過聯電家族還有一家以製造CD│RW 光碟機驅動IC為主的聯發科技,如果也在今年掛牌,則可望如同敦陽般受到市場矚目,聯發科技去年EPS可能逼近一○元,目前在未上市市場成交價約三五○元左右,一旦上櫃,或有可能挑戰五○○元高價。

軟體股的思源上櫃後創下三八五元高價,也令人津津樂道,未來偵錯軟體系統仍看好,思源股本小,仍然炙手可熱。未上市還有一家很好的軟體公司││鼎新電腦,鼎新是國內最大的ERP廠商,去年EPS約六元,一旦上櫃,必成市場追逐焦點。

民國七十七、八年資產股與金融股狂漲的年代,國壽本益比最高到達二六三倍,三商銀、開發、北企到達百倍以上,當時市場投機人氣太旺,市場投機熱氣把股價推升到高點,今年也許網路旋風會吹遍全台灣,未來的高價股一定從IC設計、軟體、網路三個族群誕生,雀屏中選的可能就是上述那些個股。

趨勢二:五十七家上市上櫃營建股,全部股價加起來不及威盛與華碩,營建股形同棄嬰怎麼辦?

問:去年一年,台灣股市由五四二二漲到八七一○,最後以八四四八收盤,全年漲幅三一.三二%,台灣股市市值也正式突破一○兆元大關,到達一一.七兆元。

市值在去年一年成長三九.四%,這其中單是電子股市值就達六.三五兆元,占全市場比重的五四.三%,單是去年電子股市值就成長一三六%,可是營建股上市上櫃家數增多,市值卻反向縮水四五%。現在有人戲稱賣一股營建股買不到一粒水餃,對辛苦一生的營建業者來說,情何以堪?假如今年股市有萬點行情,營建股還有明天?

答:根據財訊資訊室的統計,目前上市營建股有三十八家,上櫃營建股有十九家,不過這五十七家上市櫃營建股,去年前三季總計虧損了二六.五一億元,顯然整個產業都處在嚴重的虧損狀態,虧最多的如寶成建設前三季虧二四.三一億元,櫻花建設虧一六.三六億元,春池虧一○.三三億元都十分慘重,若非趙藤雄的大都市建設趕上上櫃列車,整體營建股虧損會更嚴重。從股價來看,營建股的低股價與電子股的高股價恰成強烈對比。

三十八家上市營建股,股價超過二○元以上的只有宏盛、中鼎與昌益建設三家,股價在票面以上的只有國建、全坤興業、冠德、德寶、大陸工程、宏璟、昱成春池、基泰、林三號及皇昌十一家,換句話說,還有二十四家營建股是長期沉淪在票面以下,最低價的寶祥只有一.九六元,三采只有一.九四元,啟阜只有二.一一元,換句話說,賣一股股票不到二元,真的是連一粒水餃都不夠買。民國七十七年的營建股股王國泰建設當年漲到一八三元,如今只剩下一○.四五元。有國泰人壽當後盾的國建,去年前三季稅前盈利只有二.一七億元,頂著一六七億元的大股本,獲利只是一點點,怪不得股價看到票面。

面對知識產業掛帥的年代,銷售或製造有形資產的營建與營造業面臨十年來空前挑戰,而營建股也幾乎淪為最不受投資大眾歡迎的族群,顯然資本市場籌資不易,營建公司搶搭上市或上櫃列車是不是正確抉擇?值得業者商榷。假如上市或上櫃之路未必對,目前股價跌落五元以下的營建股似乎可以向證券管理單位主動請宣布下市,因為長期以來的低股價只會一再挫傷經營者信心,而留在資本市場作用也不大,不如自我了斷,把公司穩健經營下去。而對於大股本的營建公司,若想繼續穩健生存下去,未來只有兩條路可走,其一是將盈餘改配現金,其次是考慮減資,將近十年來,不切實際的膨脹股本後遺症自我了斷一次,例如,國建股本已達一六七.五二億元,如果減資九成,使股本減為一六.七億元,國建每年還可維持不錯獲利,若不如此,只有使股價愈走愈低。

既然大環境不利,營建業者必須放慢腳步,一切都必須穩紮穩打,例如,不要有好高騖遠式的千戶人造鎮計畫,不如在都會區巷弄找塊二、三百坪或是三、四百坪的土地,針對事先找好的客群,蓋出符合市場需要的高品質住宅,如此積小利成大利,營建業仍有明天。若是想要在資本市場印股票換鈔票,顯然此路已不通。目前全部上市上櫃營建股市值加起來是二一八○億元,幾乎是華碩一家公司的一半,與日月光、華邦相當,以全部上市上櫃營建股加起來股本達二二五八.七七億元來看,平均營建股股價不到十元,顯然營建股連最起碼反映產業該有的經營價值都達不到。

不過優質營建股未來仍然會得到肯定,目前營建股股王由趙藤雄的大都市建設獲得,大都市去年前三季獲利一五.九五億元,去年全年EPS可達四元,目前本益比不到十倍。其次是宏泰集團的宏盛在大直有幾個大案,今年又有中廣大片土地推案,未來也受矚目。新竹的昌益建設妥善定位自己的利基市場,年年保有高獲利,也是十分難得。另外,馬玉山先生主持的冠德建設,十年來一直穩健維持二元以上獲利,冠德的房子在台北市口碑不差,未來發展也受肯定,力麗集團的力麒建設去年前三季獲利已達六.一二億元,也算是營建股的優等生,這些在逆境中能開拓出美好業績的營建股,未來仍然會得到市場肯定的。

趨勢三:總市值浮沉,誰才是台灣真正的股王?

問:我們經常以股價高低來論斷一家公司的價值,例如說華碩或廣達當股王,不過外國投資機構都習慣以市值多寡來衡量一個集團或企業的實力,例如,美國股王是微軟,其次是奇異,第三則是思科,最近諾基亞也當上歐洲股王,台灣上市上櫃公司,去年一年總市值浮沉,又呈現了什麼樣的風貌?

答:通常看股價只是一家公司得到了市場客觀的評價,一家高價股可能是因為這家公司高成長,例如,美國通訊股QUALCOMM因為CDMA手機技術授權,去年股價在封關日以六六九美元收盤,一年之中股價大漲二四.四九倍,而引起眾人驚嘆。不過用總市值的觀念則是觀察一家公司長期得到市場的認定與總評價。

台灣股市永遠的股王一直都是國泰人壽,在八十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股市封關的時候,國泰人壽仍以四三五九億元市值居整體上市公司市值之冠,可是在八十八年這一年,國壽市值逆向減少一六.五%,而台積電市值卻成長一九八.四%,結果台積電以八一.二八兆元市值成為榜首。而五合一的聯電則以七四三四億元市值居次,華碩則以三七九四億元市值超越國壽居第三,二十年來始終盤踞上市公司市值榜首的國泰人壽退居第四,國壽市值從四三五九億元縮水為三六三九億元,假如按照目前的情況下去,國壽很有可能連第四都保不住,因為第五的南亞與第六的宏碁都來勢洶洶。

南亞今年可能因為南亞科技開始賺大錢,如果南亞科技今年能創造百億元獲利,那麼南亞今年EPS就有達四~五元的潛力,南亞股價若漲到百元以上,南亞市值就會超過四千億元,追過華碩都有可能,而宏碁目前市值雖然只有二九一五億元,但是因為宏碁在網路軟體布局深廣,再加上原本燙手山芋德碁與台積電合併已成定局,假如每六股德碁換成一股台積電,宏電一下子擁有一二.九萬張台積電,這下子又炙手可熱,宏碁股價又將更上一層樓,市值超越國壽恐怕不是件難事。因此,公元二千年南亞、宏電應是前十大市值公司的黑馬。

至於前十大後五名的廣達、鴻海、開發、 華邦也不是省油的燈,廣達除了進軍TFTLCD外,也宣示進軍手機代工市場,鴻海則在準系統領域稱王,華邦如果因為世大被聯電合併,手上有二.八三億元股世大積體電路也將炙手可熱,今年股價不愁沒有發揮的題材。十一名以後的公司則有日月光、台塑、中鋼、大同、中環、旺宏、一銀、台化、華銀、仁寶,除了三商銀外,台塑集團包辦了兩名,中鋼今年有世大一.七二億元股的題材,再加上英特連三○%,今年會比較有號召力,而十一大市值的日月光,經過去年積極購併大行動,今年封裝業景氣繼續看好,再加上購併環隆電器,帳上獲利至少五○億元,有了聯電、台積電領軍攻示範,日月光今年股價將不寂寞。旺宏今年則是FLASH漲價之下的大贏家,旺宏創下一二八二億元市值,吳敏求是大功臣,而遠紡居市值第十二大,市值達○六二億元,較八十七年的第二十七名,單是一年來市值由六四六億元躍升至二○六二億元,足足成長二.一九倍,對一家傳統產業股來說是空前成就,遠紡轉投資遠傳可說立下一個大功。

市值列在二○名以後的還有幾家具潛力的公司,包括中信銀、茂矽及明電,中信銀是金融股中最具電子商務及網路概念的公司,股價逐漸受到重視,而茂矽則因茂德市值已達一九九五億元,再加上DRAM今年狀況極佳,茂矽股價今年會有很好的發揮空間,至於明電更是在九九年寫下最傳奇的一頁,明碁原本主攻監視器,到去年底市值才不過是一八九億元,沒想到一年下來,先是有達碁,再來又有手機代工效應發酵,市值一年之內增加三倍,達到一一五四億元,原本市值排名一百名後,一下子向前躋身二十三名,李焜耀為明碁立下汗馬戰功。

從總市值興衰來看,國壽角色逐漸淡出,未來將由兩大晶圓代工霸主領銜演出,聯電與台積電的戰爭是二千年國內產業界大事,繼曹興誠領銜五合一大合併之,張忠謀終於在九九年除夕當天出手,宣布台積電合併德碁,下一步,曹興誠是否合併世大,值得拭目以待。兩大霸主之爭,使台灣晶圓代工霸業愈來愈強,台積電也成為新一代股王。

而對於投資人來說,除了看市值興衰有趣外,其實市值前五○大的公司也是外資投資國內股市個股參考的「明牌」,外資買超張數也幾乎按照這個權值比重排列下來。今年外資對台股影響力勢必加重,大家其實只要盯緊市值前二○名或三○名的個股,投資錦囊已盡在其中。(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專訪導演>橫掃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入圍金馬十項大獎 黃信堯《大佛普拉斯》 鏡頭下的荒謬人生

2017-10-09

兩大巨星梁朝偉、彭于晏首度同框!馬爹利全新微電影「人生是場飛翔」演繹飛越巔峰,完美詮釋「頂級干邑系列」大膽創新的無畏精神!

2024-01-23

從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到3本書被寶萊塢拍成電影!老謝飯店偶遇印度拉茶大師:72歲仍樂在工作

2024-03-18

台北電影節亮點人物》從逃脫教養院的叛逆小子, 到闖蕩國際的攝影大師 「光影詩人」李屏賓 漂泊中領略人生百味

2017-05-25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