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二千年投資大趨勢 P.84

二千年投資大趨勢 P.84

針對二千年投資大趨勢,本專欄上周首先提出三項趨勢,本周繼續上周進度,針對購併、行動電話、LCD 三大趨勢做討論。

趨勢四:購併考驗實力,看誰捷足先登。

問:近幾年全世界購併風潮風起雲湧,不論是通訊產業或金融合併都出現歷史空前合併大案,可是,台灣的大型購併案從去年起,只有電子業的聯電五合一及台積電購併德碁與世大,證券業的合併則有元大與京華,銀行業的合併則有台銀、土銀與中信銀,未來這個合併大趨勢,會對資本市場造成何種衝擊?

答:合併是全球不可擋的一個大趨勢,在台灣雖然大家都知道合併是一個潮流,可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很多的企業都在尋求合併與整合的問題遭遇莫大的困難。例如,銀行的合併是一個必要且必然的大趨勢,可是眾所矚目的世華、交銀、中銀合併案,卻因為大家不願淪為消滅公司,每一家銀行都抗拒合併,最後財政部為了完成去年台灣一定會有銀行合併案的承諾,只得尋找財政部可以完全掌控的台銀、土銀與中信局進行合併,不過這三家都是國營行局,且都是未市的金融機構,對資本市場完全沒有任何影響力,銀行是台灣產業結構中最弱勢的一個族群,如今從合併案的一波三折,完全可以看出銀行沒有競爭力。

結果民營金融機構的合併案,反而由元大與京華捷足先登,由元大總裁馬志玲與京華主席沈慶京連手主導的合併案在去年十二月完成,合併後的元大京華證券成為超大型的綜合券商,下一步除了鞏固證券業務之外,很有可能蛻變成為投資銀行,為將來的券商合併或民營銀行的合併案立下示範作用。

不過回顧去年至今,最有效率的整合與購併,就從台灣最有競爭力的電子業,尤其是具備國際一流競爭力的晶圓代工產業誕生。由曹興誠主導的聯電五合一計畫,正式在二千年元月完成合併動作,合併完成後的新聯電資本額九○三億元,為全台灣最大股本的上市公司,聯電率先完成整合動作,股價由六○元跳升到一一九.五元,這個合併使聯電股價大漲一倍,而聯電也因為完成整合,財務透明度大增,外資近一年來加碼聯電,如今買超聯電總張數超過九七萬張,而聯電市值也正式超越一兆元,聯電為合併整合立下最完美示範。

有了聯電大動作激勵,國內市值最大的台積電也在九九年底宣示完成德碁購併,而在元月也進一步完成世大的購併,如依調整後的換股約定,五股德碁換成一股台積電,二股世大換一股台積電,今年元月四日完成合併動作的台積電股本將躍升為一○八五億元,一舉超越聯電,而且,台積電八吋晶圓投產片數將達三四○~三五○萬片之間,大大拉大領先聯電(二四○萬片)的差距。更值得一提的是,假如晶圓代工盛況持續,台積電在二千年即可創下超過五百億元,甚至是六百億元以上的獲利,十足地成為一家國際級大企業,因為英特爾八吋晶圓投產片數是四○○萬片,台積電完成購併大動作,已逼近英特爾的產能。

更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完成對德碁與世大的合併,對資本市場將帶來空前的衝擊,其一是原本虧損累累,一直是宏電揮不去陰影的德碁,開始不再成為拖油瓶的角色,而且完成五股德碁換一股台積電之後,德碁股本二四二億元,宏電持有六.三億股,搖身一變持有一.二六億股台積電,這個部分市值已達二二五億元,對宏電助益不小,其他如持有七.六七%,總股數達一.八五六億元的開發也因此受惠,而其他持有德碁的如一.九二%的明碁有四千萬股,宏科有一.二八,股數是二八○八.九萬股,其他還有宏測的一.六%,光華投資的二.九五%,交銀的一.八六%,紛紛搖身一變擁有台積電的股票。

而換股比率最優惠的世大積體電路,被視為是這一波購併風潮最大贏家。台積宣布購併世大之後,元月八日華邦、華新、開發、太欣都漲停板,顯示世大的威力非同小可。用兩股世大換一股台積電,對世大股東來說是空前大利多,在這種情況下,持有一三.二四%,總股數達二.八二億股的華邦,一下子擁有一.四一億股台積電,威力遠超過宏電,而主導世大合併的中華開發因為持有世大一一.五二%總股數達二.五四六億股,折算成台積電市值高達二二七.八億元,中華開發投資世大三年,獲利超過一七○億元,這個投資堪稱是罕見的大豐收,其他受惠的股東有:中鋼持有七.四%世大,股數達一.七二億股,OTC 的太欣持有三.五九%,股數達七八五○九六萬股,裕隆轉投資的新揚持有三.二九%,張數也有七萬五千多張,其他還有精業持有世大一萬五千張,嘉裕超過一萬張,所有世大股東都成為這一輪台積電購併世大的大贏家。

完成購併大動作之後,台積電、聯電都更進一步鞏固了霸主地位,這一連串的企業整合大動作,在二千年勢必成為企業重組新主流,也是資本市場促發股價調整的一項新酵素。

趨勢五:無線通訊威力大增,行動電話已成為傳統產業再生的救命仙丹。

問:從大哥大執照開放迄今,台灣手機使用量已超過一千萬個門號,除了中華電信號稱有三八○萬個門號外,台灣大哥大也宣稱擁有超過三百萬個門號,繼去年台灣大哥大創下九○億元獲利後,今年台灣大哥大進一步宣示二千年將完成獲利一五○億元的目標。八十六年國內大哥大執照開放六家,如今和信合併東榮,民營行動電話業者有五家,這五家大哥大業者究竟對台灣資本市場產生了什麼影響?

答:八十六年大哥大執照開放,至今僅兩年多光景,可是大家已逐漸看出無線通訊的威力,在行動電話開放之前,台灣只有一四○萬個門號,如今已超過一千萬個門號,八十七年行動電話初創的一年,只有台灣大哥大創下四一.三四億元的獲利,其餘五家民營行動電話業者都出現虧損,可是去年全部五家業者都出現利狀態,其中台灣大哥大獲利達九○億元,遠傳也逼近三○億元,其餘三家獲利數億元不等。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投資大哥大行業是快速回收的產業,這對陷入營運瓶頸的傳統產業來說有如一帖救命仙丹,結果有沒有投資行動電話就成了傳統產業升級與否的指標。例如,當年取得全區的太電與遠紡就成了大贏家,而去年合併東榮完成全區布局的和信辜家實力也大增。以台灣大哥大為例,當年因為太電很早投資基地台, 再加上擁有 CT2 的基礎,使得台灣大哥大領先其他民營大哥大業者,當年跟著孫道存一起投資的如宏電、明碁、長榮、大陸工程、國巨、富邦等企業,有如搶到一部印鈔機,例如去年太電賣掉一四萬張台灣大哥大股票,創造了五十九億元的處分利益,宏電、明碁、國巨、大陸工程都以處分台灣大哥大股票來創造業外獲利潤飾帳面。未來大哥大的經營者,股價也將水長船高。

目前台灣大哥大的股東如太電仍有一六%,由於台灣大哥大目前市價超過九○元,太電身價依然看漲,其他有台灣大哥大的如宏電仍持有八六四二萬股,大陸工程也有七二二一萬股,華新購自太電,也有五千萬股,富邦產險也有五四一六七張,其他如明碁、國巨也有相當比率的台灣大哥大持股,這個團隊在台灣大哥大大捷,又進一步合組台灣固網公司,進軍固網。

獲利雖然比不上台灣大哥大,但是未來經營遠景普獲各方評價第一的遠傳,目前資本額一○七億元,上半年獲利一二.四九億元,全年獲利有挑戰三○億元的機會,目前遠傳最大股東是遠紡持有一○○%的遠鼎投資公司持有六.四六億股,遠紡因為是遠傳最大股東,去年來股價大漲二.一九億元,遠紡大漲又使持有三.三%遠傳及二五%遠紡的亞泥股價炙手可熱,遠傳其他股東還有精業、中華開發及交銀。去年遠傳首度釋股,引起市場高度矚目,後來大股東惜售,徐旭東並喊出非七○元以上不賣的宣示,使得遠傳股價在市場上一股難求,最近遠傳推出國內首家結合無線通訊與國際網際網路服務的網站,遠傳的 EETNET 於去年十二月十六日七點十一分開始營運,遠傳宣示將以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精神,提供消費者全方位的整合服務,在無線上網的動作,遠傳捷足先登,未來發展潛力備受矚目。

完成合併東榮後,和信成為第三家全區行動電話業者,六月十八日和信將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追認合併相關事宜,和信並宣示去年有二百萬個門號,獲利一○億元的目標可達成,去年和信取得東榮八一.八八%的股權躍升為全區業者,接著又與諾基亞、 朗訊合作擴建網路工程, 最近又與諾基亞簽訂二.五億美元的GSM1800 網路系統擴充合約,同時宣示全台第一套 GPRS 先導系統已在現有網路中建構完成。最具關鍵的是和信完成現金增資,每股三○元,由原股東按照二二.五%的比率認購,資本額已達一五○億元。

和信電訊成為第三大全區業者,未上市行情也跳升到六○元,對於持有二二%總數逾三十三萬張的台泥助益最大,而台泥也因為持有九%和信超媒體股權而使股價推升了一倍,未來前景仍看漲,其他持有和信電訊的大股東包括中橡持有五.三%,國泰人壽有四.六六%,台揚一.四%,東元有二.三三%,中國人壽也持有七○八五七張,都成了促成股價調漲的利器。

剩下的兩家分區執照,一是南區的泛亞與中區的東信,泛亞原本隸屬台塑集團,後來台塑集團全數移轉,最大的接手者是國產實業的林家,目前國產與中興保全是泛亞最大股東,另外,參與的股東包括華新與三商行,目前林嘉政的國洋投資有一五.三二%,中興保全的中保投資有一九.五五%,華新的金澄投資也有六.一一%股權,三商行則有一.八六%,泛亞資本額三二.七五億元,去年前三季獲利約四億元,有漸入佳境之狀。

以中區為大本營的東信是東元旗下的轉投資公司,大股東包括東元持有三八%,中鋼持有二○%,中鋼旗下中盈投資持有五%,東元的東信也有五%,換句話說東元是東信的主導大股東,中鋼則是參與的大股東,東信八十六年虧損一.七八億元,八十七年虧損二.八一億元,去年預估獲利二.二八億元,因為市場腹地最小,實力與全區業者仍有若干差距。

不過整體而言,取得大哥大執照的代表業者,例如台灣大哥大的太電,遠傳的遠紡,和信的台泥,東信的東元及泛亞的中興保全,將逐漸搖身變為大哥大概念股,股價更上一層樓的空間也隨之加大。

趨勢六:STNLCD 與 TFTLCD 熱度上升,為股市添加新動量。

問:去年一年,國內一共有六家廠商不約而同投入大尺寸薄膜液晶顯示器(TFTLCD )市場的行列,除了中華映管由 CRT 轉入 TFTLCD 外,達碁向日本 IBM取得技術授權,瀚宇彩晶、聯友光電、廣輝相繼向日商購買技術授權,去年達碁、華映開始量產, 瀚宇彩晶也在去年十二月有一千片的產能開出,TFTLCD 產業是否能繼晶圓代工 DRAM 成為台灣的主流產業?

答:由於筆記型電腦及大哥大手機的需求不斷擴大, 不論是 TFTLCD 或是 STNLCD (超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都呈現供不應求之勢。根據 DISPLAY SEARCH估計,全球 TFTLCD 產值,九九年成長六二%,預估二千年還可以再成長四九%,目前南韓三星仍維持全球最大供應商地位,占有率達二一.四%,而 LG 與荷蘭飛利浦的合資廠則居世界第二,占有率達一九.五%,南韓前兩廠占全球四成供應量,而日商 DTI、日立、夏普則分居三、四、五名。去年筆記型電腦廠商受困於 TFTLCD 的缺貨,使得產能大受影響,今年台灣六大廠全都加入行列,供需吃緊的情況可望紓解,這其中則以最先量產的華映與達碁最受矚目。

達碁率先公布一九九九年全年稅後純益高達六億元,打破了投產第一年必定虧損的魔咒,去年達碁全年營收三十八億元,稅後純益六億元,比預期好很多。而華映從去年五月量產,良率一開始即達六成,目前在六成到七成之間,華映以一四.一吋及十五吋面板為主,去年十二月及今年元月月產都在七萬片左右,九九年面板月營收約在五五至六○億元間。而達碁去年十二月則有八萬片產能,目前正在增加第二期的生產線,而瀚宇彩晶也在去年十二月正式投產,那麼從華映、達碁到奇晶光電及瀚宇彩晶都已進入投產階段,後續的聯友光電可能在今年中加入,廣輝仍在建廠階段,預料今年下半年也可加入行列。

國內 TFTLCD 新產能逐漸開出,這六家未上市 LCD 廠商股價也跟著水長船高,目前由明碁轉投資的達碁股價已漲抵九○元以上,明碁持有達碁四五%股權,已成為最大的贏家,預估今年明碁可從達碁轉入二○億元收益,全年獲利可達五四.八二億元,EPS 將高達六.一七元,二千年達碁進入收成年,而明碁則可能是豐收的一年。其次是華映今年將上櫃,華映去年把獲利目標由四六.五億元調升為六七.六九億元,EPS 達一.九一元,目前未上市盤價已漲上五○元,大同本身持有華映四二.五七%股權,而轉投資的中華電子又持有華映三二.六%股權,今年預估承銷利益可達六○億元,大同今年的 EPS 至少可達三元,大同股價在四二元上下外資大舉加碼買進,潛力不可忽視。

而華新旗下的瀚宇彩晶,在十二月投產後,股價一口氣漲達四○元以上,瀚宇彩晶去年兩度增資,股本已達二○八億元,這其中華邦持股三○%,華新持有二五%,華新宣布投入 TFTLCD 一年多,股價已漲了三倍,華新及華邦當然又成最大贏家,而聯電全力主導的聯友光電,目前聯電持股已達五.一億股,聯友光電去年資本額原來只有三八億元,為跨入大尺寸 LCD,增資到一○○億元,去年底再增資到一三○億元,聯電持有四○.七%是最大股東,其次是交銀的六.二二%,中華開發有一.七二%,光華投資也有一.六三%,另中央投資也有二%,股東陣容十分堅強,其他的廣輝仍在建廠階段,而奇晶光電由奇美的許文龍主導,目前在未上市市場一股難求。

除了大尺寸 LCD 外,今年中小尺寸 LCD 也炙手可熱,全力固守中小尺寸的六大科技,去年全力整頓業務,終於揮別長期虧損的陰影,以每股十七元完成增資預估二千年營業額可達六四億元,是九九年的三.五倍,今年六月還將敲定二廠的建廠方案。元大去年營業額只有十四億元,今年向上拉升到六四億元,以增資後股本三十五億元計,EPS 可達四元,大股東永豐餘成了大贏家。

而 STNLCD 在大哥大手機面板需求殷切之下,九八年全台灣 STNLCD 生產線只三條,到了去年擴增為十七條,今年則到達二十八條,總產值將突破一五○億元,包括勝華、碧悠、光聯科技、南亞、凌巨等都預計在二千年擴增生產線,其中包括四條彩色 STNLCD 生產線,以去年十二月的情況來看,碧悠與勝華營收都超過四億元,今年碧悠停止玻璃管生產線,全力投入素玻璃生產,再加上 3COM 的PDA 面板,碧悠擁有超過五成占有率,再加上手機有 ALCATEL、SAGEM 等訂單持續增加,今年 EPS 有挑戰二元的實力,光聯科技度過去年虧損,今年 EPS 也有挑戰一.五元的機會,股價具有轉機性,另外 LCD 需求大增,日前最搶手的是面板驅動 IC,全面缺貨狀態,其他零配件如凸版彩色濾光片及 ITO 液晶導電玻璃都呈現搶手狀態,國內廠商正摩拳擦掌準備進入這個領域。例如劍度已計畫引進 OSTI 彩色濾光片廠在湖口成立二條濾光片廠,投資金額達六○億元,股東包括東元、萬海航運、永記漆廠等。 LCD 零組件可能是今年 LCD 熱潮下,台灣廠商另一個新商機。(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統一發票1-2月期中獎清冊!花30元買APP就中千萬元…他付60元停車費「財神爺抱緊處理」

2024-04-02

換金融股上陣撐盤,開發金、中再保、統一證…這檔爆10萬天量!哪些金控股殖利率能上5%?

2024-03-11

統一(1216)股票可以買嗎?連00878都大買8萬多張!達人幫你算2024年配息「進場便宜價是●●元」

2024-01-08

統一超(2912)、全家(5903)...超商雙雄福袋跳樓大拍賣,為何反而是存股族入手的好時機?

2024-03-04

統一、統一中控營收創新高!羅智先:中國市場基本生存線「必須做到5年500億人民幣」

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