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周克律變身網路孩子王 P.94

周克律變身網路孩子王 P.94

一九九九年,國內的網路產業就像火山爆發般,不但以一噴沖天的態勢和氣勢快速成長,也成為資金與人才的大吸石,更讓「 什麼都不多,就是錢多!」 高居業內流行語排行榜的第一名。

儘管網路業的資金取得容易,但全高國際去年在十月、十二月接連辦了兩次現金增資,資本額從新台幣六千萬元一下躍增到一億四千萬元,受到創投與法人如此的青睞,使得全高國際還是成為業內好奇與關注的新焦點。

事實上,全高國際並非網路新生,早在三年多前,周克律就敏察到乏人問津的兒童網站,有著絕大的市場與絕佳的前景,因而決定自行創業,在九六年四月以中石化、國眾電腦及她個人投注的資金為後盾,以「 網路小博士」 的品牌形象做先鋒,全高國際開起了台灣第一個以中小學生為對象的網路教學網站。

過去一個多月來,周克律一方面不斷對有心支持的投資者說抱歉,另一方面也更確認她從媒體記者跳進網路圈創業的決定正確。


最早投入網路業的記者

在完成兩次增資後,周克律即將宣布全高國際在二千年的兩大計畫,一是宣布整合兒童網路事業群的入口網站( www.3mao.kids.com )正式成立, 旗下將有教育、知識、娛樂、消費四個行為分站,而其中的消費分站將從事 EC 的業務。「 這將是全球第一個成立兒童網路事業群的公司!」 周克律胸有大計地說。第二個計畫則是要向中國大陸市場進軍,而設於上海的第一家分公司就將在第一季開張。

其實,嚴格來說,周克律並不屬於最近這一波媒體人「 變」 網路人的代表,而她也不像多數進入網路業的記者有跑過相關路線的經驗,但由於投入最早、適應最好、觀察最深,對記者轉戰網路業的體悟也最多。

七年多前, 周克律本在工商時報主跑國營事業, 但與當時同報系的陳浩(現TVBS 新聞部協理)結婚而離開記者的行業, 在家一面待產,一面也做做股票。而在兩個女兒陸續出生後,周克律開始做專職媽媽。

「 大女兒酷愛閱讀和新知,為了她只有上網找資料!」 周克律笑說,事實上,就在為女兒尋找資訊和教材的同時,周克律也在網際網路上嗅到機會,那就是發展親子電子媒體、教材內容的商品化和親子購物中心的多角未來。

而劍及履及的周克律同時也從女兒身上觀察出兒童網站的需求和挑戰,「 經營童網站和成人網站不同,不能只以文字取勝。小朋友不需要高科技,只要有創意、介面容易,讓他們感覺新鮮、有參與感,就會持續不斷上網。」 周克律及當時只有二十多名員工的全高,沒多久就突破快速傳遞圖檔和聲音的技術障礙。

積極參與擴大內需方案 全心切入學校

不過,正因為兒童網站的領域乏人耕耘,因而沒有前例可循,也沒有前輩可請教,「 全高幾乎是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在錯誤中學習。還好有法人股東和員工的認同。」 未提還有自己的堅持的周克律說。

到了九八年時,周克律發現時機已到,於是先砍掉與兒童學習不相干的部分,針對「 擴大內需方案」 ,全心切入學校。在督促技術部門先後研發出網路信差兔、網路小奇兵等網路版教學軟體之餘,周克律還自掏腰包幫學校添置設備,並參與國中小全面上網計畫,與校園建立良好互動。

而在打入校園後,全高便朝向兒童網站的內容製作、搜尋引擎、網路教學系統、遠距教學機制、瀏覽器,甚至是活動企畫與執行的多服務平台而努力,以建立其在華文兒童資訊網站上的領導地位。因而,九八年獲選為「 十大兒童優質網站」 是全高國際邁向目標的第一步,九九年底兩次增資成功是第二步。而今年是否在電子商務與中國大陸市場邁出成功第三步,周克律認為是全高國際發展至今最重要的關鍵。

不過,全高雖已成功地辦完兩次增資,但周克律仍維持既定的經營方式,最近就有一位新加入的投資者對周克律說:「 何以全高在有一千萬元時和現在有一億元時沒什麼兩樣?」 對周克律來說,過去三年因有效的成本控制、開放的協調溝、和諧的勞資互動,全高才能成長至今天的規模,她深信這樣的模式也能讓全高發展得更好。

在全高國際的發展關鍵年,回顧過去,周克律先是發自肺腑地說:「 真的很辛苦!」 而光從公司辦公桌上的檯燈每天從一大早亮到深夜,就知有多忙累。不過,周克律接著又強調,若個性中沒有一點樂觀、這產業沒有一點前景、同事們沒有一點凝聚力,公司可能早早就出局了。

而能在網路產業還很渾沌的初期就決定創業,又能度過前半年的考驗(編按:網路產業有一經驗法則,即一家網路公司能否發展,只要半年就見分曉),除了周克律的個性之外,先前的記者歷練確實有些助益。


轉業容易 適應不易

周克律認為,從事新聞工作之後,往往會對記者培養出兩大特殊專業能力,就是判斷力強、抗壓性高。基本上,網際網路也是一種媒體,所以具有這兩大特殊專業能力的記者轉進網路業,就比較占有優勢。

不過,周克律也指出,在網路公司發展要能做大方向的策略規畫、要建立可行的商業規模,還要建立有邏輯思考的內容架構,但由於記者,尤其是報社記者,往往是一天做一天的事,一旦轉進作業模式截然不同的網路產業,很快就容易出現適應不良的問題。

「 所以,工作態度的轉變就很重要了。」 周克律接著舉例說,以前當記者時,與公司各部門的主管,甚或是老闆因是採訪者與受訪者的關係,往往是以平起平的形式互動。可是,在成為公司的一員後,至少要依循既定的階層管理制度、企業文化行事,尤其在做跨部門的合作時,需要非常強的溝通和協調能力,而這往往也是記者最需要調整的部分。

為了在發展與變化快速的網路產業保持身心的最佳狀態,周克律硬是在排得滿滿的工作表中,每天抽出一小時閱讀,每星期抽出半小時打籃球。周克律神清氣爽地表示,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就像這三年來,全高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化和方向,而在這個過程,周克律也找到適合她、同時也適合這個網路產業的管理風格。

到底要不要進入網路業?其實不管轉戰的行業是不是在網際網路,應該要先問自己到底要什麼,是高報酬,是新的生涯規畫,還是個人興趣的移轉?其次要評估的是,自己的個性和能力是不是跟得上這個產業的成長?「 在這一行,只有熱情、能力與毅力,才能做得好,也做得久!」 周克律說。

延伸閱讀

直接回嗆黃仁勳!英特爾CEO季辛格:摩爾定律活得好好的…大讚台積電的努力:IT就是Intel跟Taiwan

2024-06-04

台積電9成產能在台灣…兩岸起衝突怎辦?魏哲家:全部搬出去是不可能的「先進製程一定從台灣開始」

2024-06-04

輝達在台設第2個超級電腦中心!黃仁勳:台積電人才無與倫比「就像好朋友一樣,不用講太多就都懂」

2024-06-04

世界先進、恩智浦合資建12吋晶圓廠!斥資2500億落腳新加坡,技轉來自台積電、未來擬建第2座

2024-06-05

不只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全球第一大主權基金加碼這兩檔金融股!它搶當第一金第3大股東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