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稅制要在簡單與合理中取得平衡 P.16

稅制要在簡單與合理中取得平衡 P.16

大約在九、十年前,我在英國拜訪客戶的時候,英國的客戶問我「台灣有沒有人?」因為當時台灣股市十分熱絡,連國外都知道,所以他們認為台灣人應該都很有錢才對。記得當時我的回答是,台灣有窮人,台灣的窮人叫做外國人。為什麼呢?因為當時外國人還不能買賣台股,當台灣人都因為股票大漲而成為有錢人時,身在台灣的外國人自然成了相對的窮人了。

會談到這個,是因為前一陣子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陳水扁提到了恢復課徵證所稅,引來外界的一番討論。

證所稅到底好不好?理論上來說,政府課任何稅都不是好事;眼前台灣有證交,如果要恢復課徵證所稅,就應該廢除證交稅才算合理。國外的證所稅率都有一定的百分比,一般不超過綜合所得稅的稅率;假如我們以三○%的稅率計算,以做一些假設看看,到底是維持目前的證交稅對投資人較好,還是廢證交稅改課證所稅划算?

長期來看,一個地區的股票平均年漲幅約略與當地的GDP成長率相當;以台灣為例,過去十年股市的平均年漲幅為七.七%,若以八%計,乘上三○%的稅率,那麼平均只要繳二.四%的稅。二.四%差不多只及目前證交稅千分之三的八倍;也就是說,一年買賣股票超過八次,所繳的稅就比證所稅來得多。更何況交稅是不論盈虧都得繳,而證所稅則是有賺才繳,還可以盈虧互抵。所以對多數投資人來說,證所稅其實還比較有利。

至於大家反對的聲音這麼大,恐怕政治上的考慮多過實際執行的問題。比如證交稅是由證券商直接代扣,每一筆都跑不掉,而證所稅則由投資人自行申報,對政府的課稅成本增加不少。再者,要記錄每一筆進出損益,再相互扣抵,對多數人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此外也有不少人不願意讓政府了解自己財富的真實狀況。還有就是人頭戶問題,證交稅每筆扣掉就沒事了,而證所稅則要每個人頭都計算損益,人頭與人頭之間的盈虧也沒辦法扣抵。所以我認為最反對課徵證所稅的人,一個是股市大戶,一個是政府。

過去我在美國報稅時,最頭痛的就是證券交易所得的部分,哪一筆賺,哪一筆賠,賺賠各是多少……,現在想起來就恐怖。我在台灣碰到反對證所稅的最大理由也就是課徵不易,認定有困難;但是以台灣證券市場電腦化的程度,我相信證券商有能力為客戶計算出一年下來的交易盈虧;如果政府承認由證券商代客戶核算出證交易所得的明細,再根據這份資料作為申報證所稅的基礎,真的要開徵證所稅不是辦不到。

談到稅制,台灣的稅制看起來比較偏向有錢人,像證交稅是就源課繳,不論賺賠都跑不掉;理論上,散戶做股票賠錢的機率要比有錢的大戶來得高,但是稅卻沒少繳;而大戶賺錢的比例高,賺的錢也多得多,可是稅率卻和小散戶一樣。此外,營業稅也是由消費者負擔;而所得稅則是領薪水的人付得多,做生意的人付得少。

再從產業面來看,現在台灣最賺錢的行業是電子產業,而享受最多稅負優惠的行業也是電子業;這樣形成幾個現象,首先是電子公司因為有獎投優惠,所以所稅繳得少;如果電子公司的老闆再透過創投持有公司的股權,則又再享受一次稅負上的優待;再來是電子公司的員工待遇雖高,不過股票多過現金,所以就現金部分繳的稅也比較少,而認股配股部分則可以比照獎投優惠稅率辦理。

最賺錢的產業,賺最多錢的人,繳的卻是最少的稅,而這只是整個稅制不合理的一小部分。所以要談稅法,就要從整體的公平性談起,不能因為證所稅的問題複雜就避而不談。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最大關鍵,就在於貧富差距不大;怎麼說呢?像菲律賓、印尼等貧富差距大的國家,全國八○%、九○%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二%人的手上,這些人雖然富可敵國,但是他們能買多少車子?能買多少電腦?錢用不完,只好存在銀行裡,資金不夠流通,經濟怎麼動得起來?再不然就去投資更具壟斷性的行業,財富就更集中,貧富差距更大,整體經濟就更沒有活力。

當然,自由經濟的真諦是讓有辦法、速度快、肯努力的人賺到錢,但是我們也要防止部分人因為有錢而利用這項優勢賺更多的錢,進而阻礙了其他沒錢卻有辦法、肯努力的人的賺錢機會。

在美國, 因為有的稅負是各州政府的州稅,如營業稅( sales tax )由州政府徵收,在過去就有不少人會開車到營業稅率較低的隔壁州去大採購,使得稅率高的州很難收到原本應該收的營業稅。 到了現在,網際網路上的電子商務( EC)日漸普及,營業稅就更難收了。因為 EC 的銷售地區幾乎無遠弗屆,只要把網站設在免稅或稅率較低的州, 各州政府根本課不到營業稅; 所以目前在美國的EC 還不需繳稅。有鑑於此,美國政府也開始在考慮進行改革稅法。

EC 不但挑戰既有的稅制,也直接衝擊商店。 開設店面因為租金高,賣的數量有限,成本降不下來,商品的售價就比較貴;但是 EC 發達後,甚至在國外訂貨、支付運費,可能都還比國內購買某些高價商品划算。如果 EC 的量大,搞不好連運費都由網路公司自行吸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台北頂好的店面租金很貴,可是各個店家前的騎樓都被人擺設地攤,地攤的東西便宜又好,也不必繳稅;當賺錢的人不必繳稅,原本有繳稅的人勢必得繳更多的稅才能應付未來政府的開銷,所以可以想見,頂好店家的生意會愈來愈難做。

我這樣講並非批評台灣的稅制不好,只是要強調經濟環境隨時在改變,政府或民眾也要隨時調整觀念和做法,尤其是不要利用稅制來影響產業經濟的發展,而是要讓市場趨勢自然成形。

由於稅法牽涉極廣,近年來許多國家致力稅制簡單化;像雷根主政時便大幅減稅,於是造成美國財政的超級赤字。稅制簡單化的出發點在於,一、由於課稅本身也有成本,民眾要花時間計算,政府也要找人稽核,這些成本都不低;二、稅制簡單化可以減少逃漏稅的誘因;三、可以平息民怨,當大家的稅率都差不多時,便比較不會計較。

不久前荷蘭曾經計畫簡化稅制,大概的構想是把個人的總財產以每年增值八%估算,再從增值的八%中課二~三%不等的稅率做為繳稅的金額。不過如果荷蘭政府真的實行這套稅法,恐怕會逼使民眾的財富移轉國外,所以並不可行;荷蘭政府也了解這樣的問題,所以該案便作罷不提。不過從這裡可以知道,稅制簡單化已經是一個全球的趨勢。這部分台灣的證交稅就做得不錯,買賣股票時扣繳,就源課稅,課稅的成本非常低,但是不是符合公平原則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簡單化一定無法做到合理化,重要的是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出最適合的平衡點。

提到證所稅,就想到不久前我曾提過對台灣開放農地買賣的看法,我當然贊成讓市場的回歸市場,但是有不少人反對這又將造成農地落入財團手中,暴利由少特定人獨享的不公平現象。我想台灣只要做好土地交易所得稅的課徵,就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差不多十年前,王建煊在財政部長任內為了推動土所稅,因為遭到強大的反對勢力而下台。不過台灣房地產低迷多時,現在重新推動土所稅,或許會因為大多數人在土地交易根本是虧錢的情況下而課不到稅,所以也不會反對開徵土所稅,因此阻力應該是最小的。

過去就不提了,如果從現在開始,土地交易一律按實際成交額申報,若干年後,出售的價格若高於買進的成本,照一定比率課土地交易所得稅,若是虧錢,則在定的年度內可以扣抵。如果做得到這點,還需要擔心財團炒作或壟斷土地嗎?再看看台灣幾個以土地多聞名的財團,最近紛紛傳出財務危機,這時候推動土所稅,相信他們也沒有力氣反對,搞不好歡迎都來不及,因為或許還可以享有扣抵或減免的配套措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發揮稅制公平正義的最佳機會。

延伸閱讀

「一人帶一道菜…在星空下的草地聊天」澳洲新人幸福減碳 婚顧業者:辦一場符合理念的永續婚禮正夯!

2023-10-12

廣告帆布變時尚包!職籃也上門合作... 他念完碩士還沒找到職涯目標,創辦「研舊所」覓得志趣

2023-06-29

嘉義不只有雞肉飯、阿里山日出... 翻轉舊監獄、荒廢地,這群人找到留下來的理由

2024-03-14

不要再丟了!展示櫃、貓跳台...這公司把裝晶圓片盒子100%循環再利用,讓封測大廠日月光主動找上門

2023-05-12

「身高153cm,做燈光要爬高,讓我擁有不同視角」她從波蘭到客家...打造「零廢棄」永續劇場

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