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台灣卷商面臨的挑戰 P.18

台灣卷商面臨的挑戰 P.18

最近證券商合併的消息很多,一般人都認為合併是大勢所趨,好像不併就沒有機會一樣。這不禁讓我想到剛到台灣的時候,正好碰上證券商開放的初期,當時每一個有頭有臉的財團,好像不開一家證券商就跟不上時代一樣;兩相對照,讓人覺得滿有意思的。

十多年前,台灣的專業證券商只有十四家,另外再加上十四家銀行兼營的經紀商;在政策開放券商設立後,正逢股市大好,大家都進來分一杯羹,多數人也都賺到錢,於是又吸引更多本來沒有打算開券商的人進來;最多的時候,台灣的證券商多達三、四百家,這個數字比當時的統一超商家數還多,也比當時股票掛牌的家數還多。

由於行情正熱,新券商又積極開發原本沒做股票的新客戶,所以在初期大家都賺錢;不過當時的成交量是被新成立的券商創造出來的,無法長久持續下去,一旦行情反轉,競爭趨於激烈,賠錢的券商就開始增加了。

券商好時大賺、壞時大賠,波動性非常大,不過這在全世界都一樣。台灣券商比較特別的是,賺賠幾乎都來自營商。一般公認,英美的證券商最有競爭力,但他們的制度和台灣不同,尤其是自營的部分,差異更大。台灣的自營商只能買賣股票賺差價,等於是在賭市場行情好壞;英美券商的自營業務範圍較廣,如果券商經紀部門接到來自法人客戶的巨額交易,為了不對市場造成衝擊,券商可以考慮以自營部的庫存股票拿出來轉給客戶;此外,還可以在市場上採對沖交易,以避免損失或增加收益。而即使如此,美國的自營商仍在縮減規模,因為賭市場的風險實在太大了,而作生意不能光靠賭,還要有固定的收入才可以。

就證券商本身來說,自營部門長期收益的波動性過大,會把券商的整體本益比往下拉,對證券股的股價也沒有幫助。雖然這兩年券商積極發行認購權證,它的現股部位來自自營部的庫存持股,但是在國外,權證的現股庫存與發行都是由衍生性金融商品部門負責,與自營商沾不上邊。

至於經紀商,手續費已經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愈收愈少,現在又多了一個網路下單,讓這種情況更加惡化。在成交量擴增的時候,還可以靠量的增加補手續費率的下降,一旦成交量萎縮時,手續費更高不起來,這時又該怎麼辦?美國已經出現了手續費是零的券商,也有好幾家的手續費降到每筆七美元,低價已經成為趨勢,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也是「中間人」的宿命。

其實券商若能調整經營形態,抓對方向,還是可以面對未來的挑戰,拿目前來看,承銷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台灣的證券商捲入這場不可避免的金融環境大變革中,但是整個金融法規卻仍舊繁瑣僵化,自營與經紀的資源不能互通、證券投顧也不能互補,代客操作等新的業務又遲遲不開放,長久下去,券商做不大、投顧會死掉。

至於美國的券商又是如何因應這場變革呢?在面對網路的挑戰下,各大券商不是購併,就是自己成立資產管理公司,未來很有可能大型券商不再收股票交易或基金買賣的手續費,而改收資產管理費用;投資人在資產管理公司開戶,存入一定的資金,業者一年只收一個固定比率的管理費,期間不論投資人從事證券、基金、債券等等的交易,都不必再付手續費;這種將整體金融服務統合在一起的業務叫做 WRAP,一年的管理費大概在三%左右。

前兩期我們提過美林以前推出一個 CMA 的業務後,規模迅速擴張, 台灣的華信銀行也推出類似的 MMA,而 WRAP 則是以 CMA 的概念為基礎,再加以延伸。

從 CMA 到 WRAP,整個情勢的演變對消費者愈來愈有利,投資人不必再考慮手續費的成本,可以盡情地充分交易。過去證券經紀商鼓勵客戶多多進出,推薦的標的通常是近期最熱門的股票,但是冷靜一點的人都知道,當股票熱到最高點的時候進場,買到最高價的機會非常高,風險相當大;這點經紀商也了解,但是為了業績還是會積極鼓勵客戶交易。但是在 WRAP 的環境下,券商的收入來自客戶資產管理費,客戶的資產愈多,券商收的管理費愈高,因此券商會考慮由鼓勵客戶頻繁交易,轉而積極增加客戶的資產,於是會給客戶最好的服務、最好的資訊,就怕客戶的資產縮水。

比如說股票行情太熱了,券商便會建議客戶暫時轉往保守型的理財工具,如債券或貨幣基金等。券商除了希望客戶的資產增加,也希望自己的營運成本能夠降下, 所以也不會鼓勵客戶交易的次數太多。 過去當 e*Trade、Charles Schwa崛起時,傳統券商的股價被壓得抬不起頭來,並沒有隨著指數成長; 如果 WRAP推得動的話,這樣的模式一定會愈來愈受歡迎,也會讓傳統的券商有機會與網路券商放手一搏。

台灣證券商的問題在於過度依賴經紀和自營業務,在本身經營受限和法令不夠開放條件下,不但沒有能力向外拓展業務範圍,即使固守台灣市場,未來在面對國外券商引進新的運作模式、廣泛的服務和經驗,台灣券商在台灣的市占率也將逐漸萎縮。再者,當國內券商的傳統部門愈來愈不賺錢時,將更沒有子彈打新的戰爭,沒有本錢增加設備、人才及訓練的投資。

所謂的外資 QFII 為什麼比較喜歡向外資券商下單(其實我很反對「外資」這個名詞,應該叫做「國際資金」;同樣的,我們也不應該稱「外國券商」,而要叫「國際券商」)?並不是國際券商推薦的股票比較會漲,而是他們的研究報告比台灣券商要好;而這些國際券商的研究報告會比較好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手續費較高,券商有了較好的收入,便可以養較好的研究人員、營業人員;據我了解, QFII 也願意給台灣券商同樣高的手續費,只要券商能夠提供同樣品質的服務。

這些國際券商光靠 QFII 在台灣的下單量或許仍無法賺錢,但是他們可以藉由國際級的客戶在其他地區的業績來彌補;如提供客戶東北亞、東南亞的整體服務,即使在台灣的業務不賺錢,也可以從客戶在日本、新加坡等地下單的收入補回來。國際券商把國外研發出來的服務、報告帶進台灣,台灣的券商不但走不出去,未來甚至連在自己的地盤都可能吃虧。

其實台灣的金融業者並非沒有能力,而是金融相關法令的規定太嚴苛,以致業者無法研發出更好的產品。看壽險公司就知道,每家推的都是簡單型產品,差不多都有長期利潤保障,可是這幾年台灣利率走低,前幾年推出保障利潤較高的壽險現在就開始賠錢了。雖然我一向贊成由市場機能做決定對消費者是最好的,但是一個國家的壽險公司體質如果太弱,對整個社會並不是好事,因為牽涉到廣大保險人的權益;如果能讓壽險公司賺取合理的利潤,保險人的權益才能獲得真正的保障。

國外的壽險公司與資產管理公司連結在一起的趨勢愈來愈明顯,這樣一來,壽險公司就不用養基金經理人,可以把資金交由資產管理公司運用,同時壽險業務員也可以銷售基金;兩者業務結合在一起,壽險不再只能推出固定利率的產品。這種經營模式在台灣當然不會獲准,可是要想想,一旦加入WTO之後,這些產品還是會透過國外業者引進台灣,現在不做準備,到時候台灣業者如何與國外業者競爭?

我們當然願意相信政府的規定和限制是為了保護本國人民,但是最終仍要考慮整體產業的發展;如果產業不健康的話,人民將會承擔惡果。目前的規定是過去環境下制定出來的,但是環境在變,政策若不調整,業者的經營策略也無法改進。政府裡要有人了解產業,不過實際上不太可能,因為產業一直在變,業界的人又不願進入政府部門,於是使得政府和產業脫節的情況日益嚴重。

時代在變,業者要跟得上時代,政府也一樣;政府部門最大的問題是,以為業者都是壞人,如果不管緊一點,業者立刻就會搞鬼。政府應該拋棄這種心態,和業者一起想辦法增加台灣的競爭力,不要讓「開放」成為外國業者吃掉台灣市場的代名詞。

延伸閱讀

我罹患了失智症!95歲失智權威醫師告白:曾治療上千患者...患病後我才真正了解,失智症是什麼

2024-03-18

「年紀大了不要占位子」游錫堃宣布退休:不爭取不分區立委 談九合一「民進黨不夠謙卑才敗選」

2023-03-23

吳怡農拋震撼彈!「我不會投入這場選舉」,不選2024立委、不爭取不分區 下一步動向曝光

2023-03-18

瑞莎將列不分區立委名單?「這身分」被民進黨相中!她親回應談未來方向

2023-11-06

想發財,別當公務員!一個辭職軍公教的告白:無論你讀什麼科系,進公家單位毀專業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