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開放一半不如不開放 P.14

開放一半不如不開放 P.14

最近美國加州地區缺電缺得相當嚴重,電力雖不足,但電力公司卻瀕臨破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加州的電力市場是開放民間經營的,可是州政府又為了想討好百姓,所以把電價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電力公司不得任意調漲;這麼一來,造成州內的電力公司因為報酬率無法提升,所以不願意繼續擴建發電設備。

如果我們把加州視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其所面臨的許多問題與台灣很相似;例如經濟成長太快,公共建設受到政府效率不彰的影響,跟不上經濟發展的腳步,開放了一部分,但是又不敢充分放手,等於只有一半的自由化而已。公用事業,如電力要自由化,又不希望電價波動太大,限制了電力公司投資擴廠的意願;等到經濟快速成長,電力需求大增,可是本身的電力不足,電力公司還得向外州買電。


過去一年來,油價大漲,發電成本大增,但是電價受到州政府的控制,成本上揚,卻無法轉嫁,所以發電愈多、虧得愈多,終於導致電力公司財務不支,兩家最大的電力公司都宣布破產。

公用事業獲利穩定,雖然沒有暴利,但也不至於搞成這種局面,所以電力公司當然要怪罪州政府;可是州政府,尤其是州長,則是責怪外州的電力公司趁火打劫、大敲竹槓。有人把加州州長和馬來西亞總理馬哈地相提並論,兩個人都是自己做不好,卻老是怪別人。

不只電力公司,最近加州的經濟狀況也不是很理想;可是房地產的市價仍舊高得離譜,矽谷的情況更嚴重。銀行的呆帳也開始增加,不過與台灣不同,美國銀行的主要呆帳項目在通訊、電信產業方面,原因是過度投資;至於房地產部分的呆帳比重並不高。

過去二十年來, 台灣的 Brain Drain ︵腦力流失︶主要是流向加州,電子公司、 IC 設計、 光纖公司, 華人的影響力都很大; 像美國最大的光纖公司 JDSUniphase,以及 VA Linux,都是台灣人創辦的。 矽谷以 IC 半導體聞名,科技業界常將 IC 解釋為 India 及 Chinese,全球擁有最多聰明腦袋的民族。

所以我們可以試著想像一下,將加州和台灣的經濟整合起來會是怎樣的結果。至少我立刻想到的妙招是,台灣方面續建核四,朝野的爭議便可以落幕;等到核四蓋好後整廠輸出賣給加州,執政黨既可以達到非核家園的理想,加州的電力不足現象也可以得到紓解,一舉解決兩個地區的頭痛問題。不過以上純屬創意,切莫當真。

加州和台灣的處境有些相似,而整個美國的經濟又和日本有部分類似;十年前日本經濟衰退時,問題出在過度投資,包括房地產及產業;如今美國亦然,只不過過度投資最嚴重的部分則在通訊及電信上頭。但是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反應的速度,日本經濟結構以財團為主幹,美國則是個別公司,近五、六年間,不少小公司快速成長為大企業;日本在幾年之前還維持終身雇用制,而美國企業只要一看苗頭不對,裁員的速度也是快得驚人,像最近就有克萊斯勒要裁掉二萬六千人、亞馬遜書店裁一千六百人。

個別公司的運作比較透明,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察覺出來;日本的財團則太複雜,有問題不易發現,就算發現了也不容易解決。加上日本的民主制度有缺陷,自民黨執政了那麼久,又幹得那麼差,可是卻還是一直在執政;日本人民不願意或沒辦法把自民黨換掉,長久下來,便養成執政黨不管做得好壞都無所謂,反正就是一直做下去就對了,沒有競爭及監督的壓力。

正因為如此,當日本經濟衰退了五、六年之後,政府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採取降息手段,希望能振興景氣,但是為時已晚。 相對於美國,FOMC 動作之明快,一月初等不及召開例行性會議便率先降息,月底又再降一次。而日本政府在前幾年竟然還增加消費稅,顯然執政黨與民間經濟的脈動嚴重脫節。

日本政府加稅,以國家預算推動經濟成長,可是借了一大堆錢、編了大筆預算,卻看不到絲毫成效;因為經濟不是一次花下大錢就可以成長的,而是民眾要不斷地花錢消費,才能慢慢往前推。經濟成長不可能由政府每年編列的預算當作唯一的來源。

曾經有分析師指出,日本多年來累積的巨額財政赤字中,高達三分之一的比率是用來支撐股價,也就是護盤;護了十年下來的結果,不但財政病灶叢生,經濟也沒有起色,股市的表現更不像話。近日日本股市無視於國際股市的上漲,也不在乎日圓匯價的轉強,仍舊持續往下探底,顯然日本經濟的病還有得拖。

在台灣,核四的問題已經與經濟發展不太扯得上關係了,蓋或不蓋,電力短缺的問題大概不如外界想像得嚴重,因為經濟成長的速度比預期中慢,而且產業有外移的趨勢,都使得電力需求不如預期。最大的問題反而可能是來自輸電系統方面。

台灣的民營電廠與加州一樣,雖然表面上是開放了,由民間蓋廠發電,但是電力的價格卻得聽台電的,而台電又是民營電廠最大的競爭者,於是便形成管理者兼競爭者,結果台灣的電力自由化與加州沒有兩樣,只是開放一半而已,這樣下去一定會有負面的效應產生。因為大家以為電力市場已經開放了,所以一定會有人蓋電廠,不會缺電;可是因為管制太多,投資收益又不好,結果民間空有執照卻不願意繼續擴充電力設施,缺電的危機便隨時可能爆發。

此外與加州同樣的問題│「 NIMBY ︵ Not in My Back Yard. ︶」, 每個人都不希望缺電,也都知道蓋電廠是必要之惡,只要別蓋在我家後院就好了,這點加州與台灣的情況極端相似。同時雙方也都得撥款補助地方,台灣叫做地方回饋金,其實就是花錢買當地的汙染權。我認為這種錢一定要給,因為電廠所在地的生活環境一定會受到影響,房地產的價格也一定會下跌;給回饋金的意義就在於減少地方的損失。

如果我們回歸到市場機制的話,電力若是不夠用,電價便會上漲,電力公司賺的錢多了,就會積極擴充發電量,也願意給地方民眾適度的回饋金,蓋電廠的阻力也會減小。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區域內的工廠會外移或倒閉,等到電力供需達到新的平衡點後,經濟品質就會提升。因為在電力匱乏階段,智慧密集的產業因為低耗能,又不需要大量的土地,所以會逐步取代電力需求大的產業;這些耗電量大、土地需求大的產業,台灣是絕對無法與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競爭的。

至於大型產業外移後,台灣的經濟會不會走向空洞化?這得看台灣能不能在大中華經濟圈中扮演「總公司」的角色,生產基地在大陸,業務、金融、管理及設計留在台灣。這樣的規畫,關鍵在於人與錢的流通性;如果企業在大陸賺的錢可以流回台灣,這種公司的股票還是值錢,外資仍會想持有;如果這樣的公司多了,相信外資會更願意買台灣的股票,而不會想去直接投資制度、法令與秩序都不成熟的中國股市。另外,積極開發大陸生產基地,也是紓解台灣電力不足的可行之道。

看看那些在紐約股市掛牌的公司,其生產工廠可以是在德州、加州,或是亞洲;紐約是金融中心而不是生產基地,但是有哪個地區能取代紐約呢?

延伸閱讀

「40歲前投資績效慘不忍睹」他學到3個理財教訓,45歲提早退休:當包租公太累,養房不如領股息

2023-07-11

他45歲提早退休勸「年輕人要儘早買房」,16年後改口:買不起房不要買,養不起小孩不要生

2022-04-29

退休金1千萬差點不夠用?他45歲提早退休,16年後真心話:到底要準備多少錢

2022-05-04

領死薪水省吃儉用,很難財務自由!他45歲提早退休,18年後寫給上班族5個忠告:退休規劃把握2原則

2024-01-31

別再做發財夢!他45歲提早退休,16年後得出6個教訓:別花太多時間理財,反容易賠掉老本

20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