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從飯島愛自傳談柏拉圖式教育改革白皮書 P.128

從飯島愛自傳談柏拉圖式教育改革白皮書 P.128

在二千年的飯島愛自傳《柏拉圖式性愛》風潮中,我們不能避免地從偷窺的角度去解讀,於是提及 AV 中的「借位」處理,乃至 AV 女郎新鮮度銳降的專業運作邏輯,自然都有一定程度把這個色情工業加以「解魅化」的正面作用。只不過我想說,如果要深入了解色情工業不同部門的真實運作面貌,其實日本出版界中滿是相關的專業用書,由《色情書編輯入門》到《風俗行業實錄》之類的作品可謂比比皆是,《柏拉圖式性愛》在這重意義上,不過是一小巫見大巫的作品而已。

我反而認為《柏拉圖式性愛》,是一深刻有力的教育改革參考讀本,因為其中正好赤裸裸道出日本這個「學歷化社會」,如何重鑄了每個人的身分定位,也因此帶來了多少的社會問題。

「教育媽媽」的身不由己

相信任何讀者都會對飯島愛描述的母親形象有所感觸,「這都是為妳好」、「我的教育方針沒有錯」、「妳的努力不夠」之類的話,相信大家都有耳熟能詳的「親切感」。事實上,雖然飯島愛沒有明言,但她筆下的母親其實已失去了個人的身分特徵,而淪為「教育媽媽」( Kyoiku Mama )的一分子罷了。

「教育媽媽」於初現時,其實已包含正反兩重的涵義:正方面指對母親成功照顧子女,在日本學校制度的競賽中脫穎而出的肯定;反方面乃指她們成為僵化教育制度的幫凶,對子女做出二十四小時不分晝夜的疲勞轟炸。所以也有人把「教育媽媽」另名為「媽媽恐龍」( Mamagon ),即 mother dragon 之意,來加以嘲諷批評。

儘管有人認為這種教育化的競爭, 源自日本社會對公開考試的沉重壓力( LoisPeak ), 不過近年已有不少人加以修正,且認為當代日本的小孩早已喪失了童年( Norman Field )。

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的《准許的及被禁止的欲望──母親、漫畫及審查於日本》中,作者 Anne Allison 以個人的親身體驗指出,在日本養育的小孩自幼稚園開始,已須承受沉重的壓力,且要遵守一大串的守則規條。而且母親絕不能置身於外,作者提到自己生活於日本的日子裡,體會到每位母親都要被迫成為「教育媽媽」,一開學已有一本媽媽手冊隨身。

同性相拒的壓力

她們被校方訓示,保持子女一絲不苟的整潔形象,到積極參與校方舉辦的各式家教活動,乃至要完成不少親手自製的作業以示愛心,甚至連暑假期間也有一大堆規條要堅守而不可放鬆。換言之,「她們被理所當然地文化性建構為──為家庭和子女,可以犧牲自我的管家型『母親』」。當然,關於何謂母親的一套意識形態,亦令教育理念以及學校制度中所奉行的手段相扣互通起來。

所以飯島愛的媽媽表示,「我的教育方針沒有錯」,其實恰好犯了大錯,因為那不是「她」的教育方針,而是整個日本社會的教育制度化設計流程,需要放回日本後工業人力勞工市場中,去反省其中政治及經濟的互動關係,才得以建構出真正的身分。

當然在飯島愛與母親交往的例子中,由於是同性相拒,同樣也使關係更形緊張。事實上,在日本社會中有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母子的關係一向較母女來得密切,而且不時親密到出現「母子亂倫」的乖常現象。

其中一流行的解讀為因為日本少男的升學壓力很大,同時青春期中又往往受性欲困擾而不能專心向學,於是部分母親為求平撫兒子的生理需要,便以自己的身體來滿足兒子的需求,由此建立出一種雙方共同享受的親暱關係。而結果往往為兒子重拾正軌,努力面對及應付公開考試等。

這種情況自然非所有人均能接受及理解,但顯然於飯島愛和母親的關係中,連一丁點的依存關係也被掏空,因而更把死胡同的困局激化出來。如果在上述提及的「母子亂倫」例子中,母親能夠以性作為手段來撫平及克服兒子的青春反叛不安,則飯島愛顯然同樣以性作為終極反叛(「你真的那麼喜歡做愛嗎?」實在可圈可點!)的手段,來畫清界線以求重建新生。

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所以其實在書中引錄的母親筆記,正道出母女雙方均成為教育制度的犧牲品。「從現在開始,那孩子將要決定自己的未來,自己決定重要的人生方向。就算是墮落的人生也是她自己選的……我迫切地需要精神上和肉體上的解放,要被送進少年感化院,或是從初中休學,還是畢業後馬上工作,都將由妳一個人來決定,責任也將由自己來承擔。」

本來是理所當然、自然不過的自主抉擇,在僵化的教育制度下卻被逼成充滿痛苦的選擇歷程,而且製造出種種對立和矛盾來。飯島愛的例子表面上是一個不良少女的自決歷程,甚至引來女性主義者的自我詮釋解放進路(關於更多的 AV 女優自白心態,可參考永澤光雄的《 AV 女優》,文春文庫出版,是一本有血有淚兼且有趣的相關讀本),但其實一切皆源自教育風氣的制約,致令母女彼此陷於不相聞問的長期困局之中。

事實上, 近年也有論者指出母女關係已經有逐漸改善的傾向, 小笠原(Ogasawara )在《女白領及上班族》中指出,近年不少母親傾向喜歡女孩多於男孩,因為女兒將來會成為父母的情感支柱,反而兒子則只會順應妻子的指揮,而日益和父母疏遠。

無論她的觀察有多少的真確性,大抵背後仍離不開源自教育制度中的一套功能化概念──因為女兒將來會關心我,所以我愛生女兒,仍然對上、下兩代的關係於事無補。在這種情形下,若連親子間的關係也相互計較,那又怎會有一條新的出路可見呢?

延伸閱讀

看到小強千萬別打!拿拖鞋伺候它會發生什麼事?環保署親曝「治標又治本」1招:爬過馬上死翹翹

2024-05-19

星巴克買一送一「限時2天」,這次有3款星冰樂,12品項一次看…為何被說「不再是財富象徵」?

2024-05-21

她點花壽司驚見「蛞蝓」在爬!食安問題又一樁?業者致歉、北市衛生局稽查揪2缺失,限期改善

2024-05-19

經四年轉骨、不懼紅色供應鏈! 信昌電搭「華科大平台」 布局5G基地台、電動車

2022-06-14

一週天氣/要下雨了...梅雨「滯留鋒」下週二報到 雷雨掃全台要到「這天」才趨緩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