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從A到B到H再到T股 P.106

從A到B到H再到T股 P.106

今年春節長假過後,中國證監會突然一改往日全力做多的態度,因為中科創業股票炒作引起軒然大波,中共總理朱鎔基下令全力整頓內線交易及惡性炒作,一時之間,市場風聲鶴唳。

去年漲幅高居世界之冠的深滬股市出現大幅回檔景象,其中上海A股從二二五五點跌至二○○一點;深圳A股則從七○五.九七點跌至六○七.一四點。A股市場禁不起風吹草動,股價跌幅不輕。而B股也遭波及,上海B股指數從九○點向下修正到七八點,深圳B股則從一三九點跌回一二四點。這場抓內線、整頓股市的震撼交易,將不少信心脆弱的浮額全都震出場外。

不過詭譎的氣氛出現在三月十九日,當天上海B股大漲了二點多,深圳B股也上漲,可是到了十一點半,上午盤突然宣布停止交易,說有重大消息將宣布,到了傍晚時分,中國證監會發出新聞版指出,深滬B股將開放給持有外幣的中國人民自由買賣。

這個突如其來的B股大利多果然令市場震撼。為了使後續交易機制更順暢,中國證監會宣布B股市場暫停交易一周,其後又順延,一直到二月二十八日才恢復交易。從二月二十八日到三月六日,B股恢復交易五個交易日,深圳B股連續拉出五支停板,上海B股則在三月五日出現大量,六日漲停板全面打開,到中午為止,成交金額達九七億美元,上海B股市場創下有史以來超級巨量,想買上海B股的投資人幾乎充分成交。

B股天天漲停板 彷彿台灣的七十年代

從宣布開放持有外幣的中國人民自由買賣B股開始,投資大陸股票頓時成了台北媒體熱門新聞,一些券商派駐大陸的人員成了媒體熱門邀訪的對象,眼看著B股天天漲停板,時光隧道彷彿又重回民國七十年代台北股市的景象。為了擔心搶匯掀起新的風潮,造成人民幣匯價波動,中共當局還宣布准予買賣B股者以三月十九日銀行存有外幣為對象,新進資金必須等到六月才可進場交易。

不過搶買B股的氣勢已難抵擋。大陸B股市場從一九九二年才正式誕生,但九年光景,開戶人數只有四十萬戶,這次宣布大陸股民可以買賣B股,一周之間,每天B股開戶人數都暴增十五萬戶。而B股市場在台灣成了媒體熱門新聞,報載由台灣匯向中港等地準備搶買B股的資金,可能超過二百億元。

面對B股狂熱景象,財經官員頻頻心戰喊話說,大陸股市本益比高不可攀,小心追高會套牢,財政部長顏慶章則表示B股不會對台股造成吸金效果。也有分析師表示,套牢十年的陳年B股可能趁機釋出。而令人感到意外的,則是陸委會在三月四日突然透過媒體表示買賣B股是犯法的行為,一旦查獲可處一百萬至五百萬元的罰鍰。

交易所則宣示將針對聲稱到B股市場掛牌的公司進行查核。而先前交易所官員更揚言要針對赴大陸投資的台商企業進行查帳。顯然B股大漲造成的大陸投資熱已引起官員們的高度不安。連剛發布為政務委員的中研院經濟所所長胡勝正都表示,戒急用忍的制度不宜取消。

中國證監會宣布開放B股市場,准許內地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匯開設帳號,名正言順地買賣B股。其實B股市場從九二年開市以來,原本只供境外投資者買賣,交易冷清,尤其是九八年外資撤離,B股交易更是清淡。

因此,中國證券業人士早就呼籲開放B股「認錢不認人」的交易,也就是說,不分境內境外居民,只要擁有外匯就可以買賣B股。只是中共當局對於外匯市場調控一直沒有把握,任何涉及外匯風險的市場都不敢貿然開放,內地人民只能透過人頭迂迴進入B股市場,去年B股與A股合併呼聲四起,內地人轉進B股,造成B股漲幅首度超越A股,形成B股的另一個「地下市場」。而這股地下資金也使冷清的B股市場頓趨活絡。

發行B股是中國證券發展史大事

從九○年代以來,國際投資者可以在香港買賣中國國企股,由於外資對香港監管制度、交易規則及外匯進出均深具信心,反觀B股交易不活絡,外資紛紛轉向購買香港的國企股與紅籌股,而B股反成一潭死水。如今開放B股市場給內地人民自由買賣,一來可使原本地下資金轉為地上化,在此之前流入B股市場的資金,其實已經有不少是內地居民的外匯。

二來B股市場交易活絡後可擴大外資更積極地參與。三是活絡B股市場,可使在A股上不了市的台資企業樂意到B股市場掛牌。有人認為開放B股是A股與B股合併的前兆,其實中共當局意在搞活B股市場。

向境外投資者發行B股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共建國走向共產主義,廢棄了國民黨時代的資本主義,一直到一九九○年十二月上海B股才開市,到了一九九一年四月深圳市場開幕,B股市場則遲至一九九二年才正式誕生,第一檔上市的B股「上海真空」在九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正式掛牌。大陸發展證券業務初期,一切未上軌道,人民幣又不能自由兌換,於是以B股形式吸引外資進入大陸初生的股市,是唯一可兼顧國家企業、金融監理部門與投資者權益的權宜辦法。

B股問世一年多後,中國再推出國企H股在香港掛牌,大受外資追捧,原本天之驕子的B股一沉不起。九八年上海B股在外資拋售中一度跌至二一點。由於大陸證券市場發展必須與人民幣的開放同步進行,人民幣資本帳未開放,大陸的證券市場仍將維持「多股並存,互不相通」的局面,未來合併之路仍漫長。也就是說A、B股市場就是兩種股票、兩種形式,兩個流通市場相互之間互相封閉、隔絕,B股是為了防止內地外匯在交易中外流。至於國企H股則可說是完全境外企業,與母公司體制截然不同。

一股三制影響股東權益

不過長期來說,「一股三制」讓同一股票在外流通變得複雜,既影響股東權益分配的公平性,也使中國股市要壯大繁榮面臨阻力,長期而言,人民幣終將自由兌換,各種名目的股票必須合併,股市才有希望走上正軌。以B股市場來說,中國發展B股市場,到今年為止,仍然在B股市場的外國投資銀行只剩下新加坡發展銀行。去年中國B股市場有六家新股上市,新加坡證券即獨力承擔了四家公司的包銷業務,剩下的兩家則由中國境內的證券公司承擔。

因此,隨著中國經濟繁榮與發展,准許內地人士買賣B股是發展的自然趨勢。因為B股市場已逐漸成為國內投資者的市場,外資與外國投資銀行已先後撤離,甚至B股投資者中,只剩下三○%是外國投資者,去年B股成交總金額的市占率,外國證券公司全部被踢出前十名的榜外。如今准許內地人買賣B股,將使A股與B股之間的價差縮小。

去年中國證監會聘請前香港證監會主席梁定邦為顧問,放話說A股將與B股合併,這個喊話使去年B股市場漸趨活絡,以B股停止交易前的行情為例,在深圳A、B股皆掛牌的公司,例如深萬科B股是四‧七三港元,A股則是一四‧七九港元,A股是B股的二‧九五倍。

這樣的情況不僅在深圳如此,上海A、B股市場亦然。例如上海真空電子B股是○‧五二三美元,A股是一二‧八五元人民幣,A股是B股的二‧九九倍。可見不論是深圳市場或上海市場,A股的價格普遍是B股的三至五倍。如今開放內地人士自由買賣,B股與A股價差將縮小,自然使A股資金流入B股。

目前握有三七九○萬美元B股的所羅門美邦公司就表示,他們不會輕易拋售B股,長期來看B股上漲目標應為起漲價格的三倍。儘管B股與A股合併仍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但長期而言,隨著人民幣可能自由兌換,B股與A股終將「併軌」。B股與A股長期將走向合併,H股也將面臨相同的問題。

目前在港掛牌的國企H股,有十八家在A股掛牌,H股與A股的價差比B股還要嚴重。例如價差最大的是南京熊貓,H股是二.三五港元,A股是一七.○九元人民幣,昆明機床H股是○.八一港元,A股卻是一三.六八元人民幣。H股與A股價差往往達到十幾倍比B股與A股的價差還要大。

推高A股 搞活B股 鞏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

去年中國證監會開始釋出B股將與A股合併的風聲,一年後B股開放內地持有外匯的居民自由買賣。未來從B股釋出的資金是否以國企H股為押注對象值得注意。國企H股在九七年一度大漲到一千八百點左右,九八年卻重挫到三百多點,當時朱鎔基為了挽救國企,曾放話說整頓國企三年有成,今年將是第三年,朱鎔基必須繳出成績單。

為了拉抬H股股價,中國證監會史無前例地突然准許將近十家已發行A股的公司增發A股,例如廣州製藥獲准增發七千八百萬股A股,該公司在元月間以五二.一三倍的本益比增發A股,居然獲得八十六倍的超額認購,廣州製藥一舉募得七千八百萬元人民幣,幾乎是廣州製藥H股市值一.九六億港元的三分之一。

除了價差比B股還大之外,目前國企股有四十八家公司,都是大陸數一數二的大型國企,能夠在香港掛牌的公司,體質比B股還優秀。另一方面,香港是中國籌資的主要地盤。從去年起,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石油、中國石油化工,再到今年二月二十八日在香港掛牌成功的中國海洋石油,中國去年順利在海外市場成功募集二百多億美元資金。

今年從中國海洋石油再到超重量級的中國電信及中國銀行陸續要到香港及美國掛牌,維持國企榮景更是當務之急。既然有龐大的價差空間,又有B股留下的示範案例,再加上中國有熱烈籌資需求,繼九九年A股,二○○○至二○○一年的B股之後,香港國企股可能是下一波中國股市的新焦點。

中國證監單位推高A股,全力搞活B股,另一個作用則是利用市值拉升,鞏固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上海A股上市公司五四三家,市值約二.五兆元人民幣,深圳A股有四八九家上市公司,市值約一.九兆元人民幣,兩地A股市場本益比約在六十倍左右,至於上海B股有五十六家上市企業。

市值約四○億美元,約三三○億元人民幣,深圳B股有五十八家上市企業,市值約二三○億元人民幣,深滬B股市場本益比約二十倍,這次可望調升至三十倍。深滬兩地A、B股到去年底止,市值約四.八兆元人民幣,上市公司加起來達一○八八家,以目前深滬兩市值加總約六千多億美元,已順利超越台灣與香港,使上海成為大中華圈的金融中心,下一步中國股市可望挑戰日本股市,成為亞洲最大資本市場。

誰是燦坤第二?

儘管目前中國股市本益比居高不下,不過中國經濟成長,再加上潛在資金的購買力,使全球都不敢低估這個高本益比的市場。根據匯豐銀行在第三十一期的《亞洲經濟瞭望》中,報導了一個中國的民調資料,一家市場調查公司在去年十二月於中國二十二個大城市中向一萬人調查他們的消費模式,發現中國人傳統買電視、冰箱、洗衣機及儲蓄的消費模式,已經改為買車、買屋、買股及教育進修。

九九年這類新消費與傳統消費是一.七七倍,到去年已增為二.一三倍,更可怕的是有七成以上的人認為家庭收入會增加。目前中國金融機構的儲蓄總額是七百億美元,但據估計藏在床底下的私房錢可能超過七千億元人民幣,這次B股強而有力的買盤,即可看出中國人民雄厚的儲蓄能力。

假如未來一年,從A股到B股再到國企H股能夠在雄厚買氣下推升,那麼下一個有希望的族群很可能是台灣在中國大陸投資有成的中國概念股,我們姑且稱之為「 T 股」。 從這次燦坤受助於閩燦坤B股之賜,股價從二一.一元飆升到五三元,可以看出將來B股活絡後,台資企業可能在B股市場大規模掛牌,過去台面下的企業逐漸翻身,台股欲小不易。

相較於A股、B股、H股,台商企業或是台股可能是本益比最低、卻是最有成長力的市場,將台股置身於兩岸三地的市場,將顯得「物美價廉」。屆時繼B股、H股大漲之後,另一個效應很可能是在中國大陸布局有成的公司股價大幅翻揚,燦坤已立下一個新典範,誰是燦坤第二,應該是台股另一個思索的焦點。

延伸閱讀

民眾黨召開財劃法公聽會 22縣市代表全數出席

2020-10-29

《財劃法》修法延宕影響台灣競爭力

2011-05-26

台灣擁龐大稅收,或可考慮直接寄支票給大家…謝金河:跟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會丟掉政權

2022-12-23

「苗栗欠民進黨一個人情」...徐耀昌嘆國民黨冷漠,選前突拋地方財政議題…謝金河:給社會檢視8年變化

2024-01-11

財劃法不能解決的問題

201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