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美國泡沫是亞洲的翻版 P.20

美國泡沫是亞洲的翻版 P.20

過去這一周,美國股市出現了恐慌性的下跌,賣壓蜂擁而出,道瓊跌破萬點大關,那斯達克二千點失守,讓年初以為美國景氣已經落底的人再度傻了眼。其實說穿了,美國現在的情況和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差不多,一樣是錢太多所造成的後遺症,而且多數的錢是來自國外。

也許很多人沒注意到,美國境內的外資非常多,光是來自日本的資金就占了美國公債市場的四分之一,而歐洲資金也多投資在美國的科技股上。市場上大量的資金又多數投資在.COM 公司或通訊公司上頭,.COM 公司需要大量的伺服器等網路設備,所以這兩者的連動關係十分密切,好時一起好,不好的時候很難單獨倖免。

九七年以前,東南亞的資金多來自國外,主要投資在房地產上,韓國的主要投資則在傳統產業及半導體公司,而且企業借的錢也不少;當然美國企業舉債的金額更為可觀,去年發行的公司債中,有三五%是由通訊、電信公司所發的。雖然各地的主要投資標的不盡相同,但是過度投資、過度舉債的情形卻無二致,一旦外來資金無以為繼,整個產業就垮下來了。

還記得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初,一大堆外國分析師異口同聲地指責,亞洲政府死不承認經濟及金融體系的嚴重性,遲遲不願面對問題;如今看來,美國的投資者好像也犯了同樣的毛病。當那斯達克在今年一月二日跌到二千二百點出現反彈,多數人都認為底部已經到了;看來他們大概沒讀過歷史,不然就是太過健忘,亞洲金融危機當時,股票也是跌到當年的十二月,接著在九八年一月出現大幅反彈;三年後的美國也有相同的表現。

但是亞洲市場在九八年二月又開始往下掉,美國目前的情況也是如此。至於會跌到哪裡?大部分的亞洲股市要到當年九月才真正觸底,其中泰國股市比一月的低點又多跌了四○%,其他國家的股市也差不多比一月的低點又少了一、二○%。美國股市會不會也走同樣的模式,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從中找出一些樂觀的理由,比如美國或亞洲國家的經濟都因為成長太快,需金孔急,拚命投資設備、補充庫存;一旦成長稍有停頓,便沒有人敢再投資,資金一失血,企業缺錢,只好殺庫存換現金;而殺庫存又使得產品售價下跌,導致公司調降獲利預期,新的投資案也停擺,整個經濟成長的速度便慢了下來,也有很多人遭到裁員的命運。

可是當庫存清掉了,新投資案也停了,員工人數也縮減了,企業的資金又漸漸多了起來; 再加上 Fed 降息助陣,造成資金快速累積,而此時股價又跌到低水準,於是便造成一波令人意外的大反彈行情。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反彈何時才會出現?而在大反彈之前,股票又不知要先跌到哪裡?

美國現在的情形與當年的亞洲近似,也跟十多年前的日本、台灣相似;所以從這裡我們得到兩個心得,第一是全世界的股票到最後都一樣,即漲多了就要拉回,漲得愈多,跌得愈兇;泡沫愈大,破起來更嚇人。第二個就是,不要隨便笑別人,因為沒多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正陷入等著被笑的處境。當然在股票回檔的過程中,最可憐的就是散戶了;即使是一般的專業分析師都不一定能掌握股票的趨勢和經濟循環的因果,散戶就更別說了。

九八年的亞洲股市一直跌到九月才觸底反彈,反彈幅度高達二、三倍;當然要漲那麼多, 也得先跌那麼慘才行,直到市場上所說的 weak-hand (弱手,指不是很有錢的投機客)認賠出場,浮動賣壓沒了,股票才漲得快。正常人到了這個階段一定會發誓這輩子不再碰股票了,行情反彈初期也確實堅持原則,行情繼續走,還是不理它;等到再漲,心理開始不舒服了,當股價很高的時候,決定進場,結果通常已經開始回檔了。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不正確的心態,但是沒辦法,誰教我們都是人呢?

打從十八世紀有股票這種東西開始,行情的波動就一直存在;從英國南海公司起,股市投機泡沫就從來沒有消逝過。在美國,多數人都還抱著樂觀的態度,一些分析報告的信心指數都還偏向正面; 不過根據 Bloomberg 的評估,那斯達克的本益比仍在五八倍左右,日經二二五的平均本益比在五三倍,而台股則在十八倍上下,這也難怪當那斯達克不振,日本也很虛弱之際,台股卻能相對抗跌的主因。

近日包括思科及英特爾等國際龍頭企業,都宣布裁員,這個訊息一部分代表了整個市場正在縮小,一旦市場萎縮,對誰都沒有好處;不過另一部分也透露出,國際大廠的生產成本太高,如果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或許還有獲利空間,甚至盈餘還能成長。

如果就這部分來看,台灣業者自然就有機會了;換句話說,當整個市場在萎縮之際,台灣的市占率或許正在悄悄上升。不過這得拿整個市場縮小的百分比,與台灣廠商市占率增加的大小,以及這項產業占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的比重做比較;如個人電腦產業台灣已經做到世界最大了,現在要抓住通訊產業的趨勢,在這個市場裡,台灣有多大的影響力,這些都得經過仔細地評估後,才能知道趨勢對台灣的影響。以目前來看,似乎仍是正面的情況居多,這也是台股至今表現不差的原因。

全球景氣不佳對韓國的衝擊比台灣來得大,與過去相比,其負債率雖然有改善,但是絕對金額仍相當可觀;而且產業的比重過於集中,企業的規模也很集中,一個大宇、一個現代,就讓整個韓國幾乎快掛掉了,對整體經濟的影響甚巨。還有,韓國不像台灣擁有一個可以開發的大陸市場,所以當美國市場不好,歐洲市場也好不到哪裡去,兩相逼壓,韓國就非常不好了。

從股市指數來看,過去韓國是台股滿好的指標,當漢城指數在六百點的時候,台股差不多也在六千點;韓股比台灣早一個小時開盤,台灣的投資人可以參考韓股的開盤情況,如果韓股漲十點,台股開盤就大概會漲一百點。不過現在韓股在五五○點以下,台股則在五八○○點左右,顯然台股與韓股指數的連動關係已經分開了,也與那斯達克的表現分離;台灣終於走出自己的路。

日本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經濟及產業的發展方向都由政府在主導,如今政府放棄主導者的角色與責任,可是企業卻沒有能力自立自強,於是經濟便失去了方向。以前日本的錢多多,投資也很多,碰上景氣不佳,光是設備投資的折舊費用就讓企業快要翻不了身。

九○年代初期,全球景氣陷入低迷,過多的設備投資,高昂的折舊,都是企業虧大錢的主因;在這種情況下,緊縮投資活動成了必然的作法。可是當景氣一旦好轉,由於日本企業無力投資新穎的設備,不論是半導體也好,傳統產業也好,設備老舊、生產成本也沒有競爭力,於是日本就失去了經濟領導地位。

美國政府大體上不太干預經濟的走向,所以一直沒什麼動作,這樣也很好;而且個別企業的反應也很快,動不動就裁個好幾千人,這也是日本公司做不到的事。在不景氣的時候有能力大幅降低成本,一旦景氣復甦,才有子彈掌握機會。

(谷月涵的電子信箱: mrtaiwan@ mrtaiwan.com.tw, MrTaiwan.Com 的網址:mrtaiwan.com.tw )

延伸閱讀

求償3億!億光控告特力屋等三公司LED產品專利侵權…特力屋提「一個關鍵」回應了

2022-11-07

蘋果兩款Apple Watch再度遭美禁售…法院駁回動議、專利戰遇挫敗,接下來該怎麼走?

2024-01-18

「重磅藥」 專利懸崖 —— 「大藥廠」策略因應

2023-05-17

竊密後還申請專利!大立光「內鬼工程師」帶槍投靠先進光,1招讓他們遭業界封殺

2023-06-27

LED晶片廠新世紀光電 狀告蘋果專利侵權、求償2.1億元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