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王令麟果然霸氣十足 P.52

王令麟果然霸氣十足 P.52

在力霸王家第二代中,如以新事業開創能力排名,一馬當先的絕對非王令麟莫屬。在房地產景氣繁榮時,他一手創立力霸建設與力霸房屋,在房地產市場中搞得有聲有色。

五年前,他大舉進軍有線電視市場,以「力霸友聯全線」的名號,從兩個自營頻道開始做起,短短三年間,迅速擴展版圖,如今已經建構成一個橫跨電視、報紙、廣播、網路的媒體王國「東森媒體科技集團」。

扮演集團再造火車頭角色

東森媒體科技集團去年總營收一百八十億元,今年的目標訂在二百億元,目前在力霸集團中扮演「賺錢工具」的吃重角色。除此之外,東森還要扛起更吃重的角色,即是要扮演「力霸集團再造」的火車頭,負責帶動王家事業往前衝。

外界看東森媒體集團的布局,總是被它旗下多達近百家的公司搞得「霧煞煞」。其實,東森媒體集團主要是由六大核心事業所組成:「東森媒體科技」負責旗下十六家有線電視系統台的經營,目前共掌握一百六十萬的收視戶。

「東森華榮傳播」則主打電視頻道的經營,目前共擁有七個自營頻道;「東森寬頻電信」,經營固網業務;「遠森網科」,負責網路媒體的控股;「東森國際網路」,專門經營寬頻上網業務;「東豐衛星網路」,則是經營衛星傳播業務,也負責進攻大陸及海外市場。

全球目前最具規模的時代華納集團,縱觀它上百年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其實它並不是一開始就規畫好腹案,下一步要如何走,而是像變形蟲一樣,隨著時代潮流的變化,不斷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進而創造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局面。

從老二一躍而為老大

時代華納的經驗,對王令麟相當具啟示意義,他認為時代華納與東森的發展模式頗為相似。一九九五年以前,力霸投資有線電視一直抱持著「老二哲學」的心態,只象徵性地投資一、兩家,而且持股比率都維持在個位數,根本就不具影響力;在頻道經營上也是如此。

當時,力霸投資有線電視的企圖雄心,與「老大哥」和信集團少東辜啟允相比,無論就氣勢或資金規模,都是天壤之別。辜啟允投資收購有線電視的資金,保守估計在上百億元,另外他還成立緯來電視網,日後還收購香港智才集團的「傳訊電視」。辜啟允集結和信集團龐大資金投入有線電視市場後,效果立即顯現,當時,和信辜家儼然已成為有線電視市場的龍頭老大。

辜啟允成就霸業最主要的王牌,是有「銀色教父」稱號的楊登魁,藉著他的鼎力相助,和信在全省收購第四台股權的行動得以無往不利。可是,一九九七年,楊登魁卻因為「職棒簽賭案」,而成為檢調單位鎖定的目標,因此被迫潛逃。

楊登魁事件對王令麟的有線電視事業,是一個重要關鍵,當時楊登魁旗下的事業馬上就被中信銀等銀行抽銀根,而王令麟則義無反顧地調了兩、三億元給他。王令麟的「及時雨」,讓楊登魁解了燃眉之急,感激之餘,楊登魁下令旗下掌控的「歡樂系列」有線電視系統,全部都聽王令麟的,而這些系統台也就成為王令麟發展有線電視王國最主要的籌碼。

策略合作加購併整合地方有線電視


王令麟擴張版圖的方法,是不斷地以「策略合作」及「購併」的方式,整合地方上的有線電視系統台。

全省目前共有六十六家有線電視系統,五百四十萬個收視戶,東森集團掌控其中的十六家,一百三十萬戶收視戶,市場占有率二四%,而和信集團也擁有十六個系統台,一百二十萬戶收視戶,市場占有率二二%。僅從市場占有角度看,東森與和信不相上下,但是如果從「市場價值」的角度看,東森占有明顯的市場優勢。

大台北地區是有線電視的「一級戰區」,東森在台北縣、市各擁有四家系統台,總計八家系統的收視戶數達七十萬戶,占其總收視戶數的一半以上;和信在台北市擁有五家系統、台北縣有三家,但是收視戶數遠不及東森。東森在大台北地區目前已形成明顯獨大的局面,其他競爭對手很難與它相抗衡,占據一個絕佳的戰略位置。

去年,東森媒體科技的營收有七十二.四四億元,比前年的四十四.八七億元,成長六一%,營業毛利八.四億元,比前年的四.九五億元,也成長了六九%。但是,由於股票跌價損失,稅後卻出現虧損三千一百三十萬元,每股淨損○.○三九元。

四合一整合媒體平台


有線電視系統台所形成的通路優勢,讓王令麟擁有可以揮灑自如的舞台。他以此為基礎,進軍節目頻道、網路、整合行銷,並且更進一步建構台灣第一個「多媒體整合傳播集團」。

一年多前,王令麟從全球統一集團手中買下民眾日報,去年在網路熱潮中,他又成立「東華網路新聞公司」,經營網路報「東森新聞報〈 ET Today 〉」,而今年七月一日,東森與全省七家中功率廣播電台所組成的策略聯盟「東森全省聯播網」也即將正式上線。

隨著這些動作,事實上,王令麟的「多媒體王國」已經接近完成階段。東森媒體王國的運作主軸是「整合媒體平台」。王令麟表示:「這個平台的核心觀念,就是資源整合、充分發揮效益」。

他說,東森集團共有一千多名員工,光是新聞部就用了七百多人,在沒有整合之前,一個新聞現場,東森新聞、ET Today、民眾日報及廣播電台,全都派出採訪人員。因此,光是東森集團旗下的媒體,就會出現至少四組人馬,王令麟說:「浪費了不少人事成本及採訪成本」。

基於成本效益考量,東森花了兩年時間,建構整合媒體平台,首先從政治、財經及國際新聞等三個領域切入,進行整合。經過整合後,記者所取得的新聞素材,全部彙整到平台,再由編輯平台的資深新聞人員,依各個媒體的需求,提供不同表現形式的新聞內容。

一體整合節省二○%採訪成本


東森華榮總經理張樹森表示:「打個比方,其實就是廚師與採買人員的觀念」,記者將菜採買回來,送到廚房︵編輯平台︶,再由廚師烹調成各種菜色。

事實上,類似的觀念也出現在象山傳播集團。去年十月,江道生的象山集團,買下辜啟允的中天頻道後,就積極想要將旗下的勁報、勁報周刊、廣播電台網路及電視等傳播事業全部整合成一個新聞編輯平台,這項任務就交由江道生的弟弟江永慶負責執行。

可是,整合的過程,卻出乎象山意料之外的困難,員工各種抗議情緒不斷出現,最後形成難以跨越的障礙,致使一向表現強勢的江道生及江永慶,也不得不低頭承認失敗,而於兩個月前當著員工的面宣布:「放棄整合,各媒體恢復獨立運作」。

整合媒體平台成為象山最大的痛,但是東森卻成功了。張樹森表示:「象山是由原本不同的單位進行整合,不同的企業文化,整合起來當然困難重重;但是東森卻是一體的,無論是電視或網路,都是處於同一個企業文化下,所以相較之下會比較順利」。

所有生產跟著行銷走

張樹森指出,這種情形與中時報系的「三合一」策略,將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中時晚報的財經組,整合為一個「財經新聞中心」,其實原則是一樣。不同的是,東森是跨媒體經營,而中時報系則僅限於平面媒體。

王令麟說:「媒體整合成功,成本有效控制,就是東森的競爭優勢」,目前這個平台的運作範圍,也擴及到新購併的民眾日報;民眾日報在南部市場的新聞採訪能量相當豐富,但是以其地方報紙的市場規模,卻難以負荷北部的財經及政治新聞的採訪成本,而在這方面,東森又是居於優勢。

因此,兩者「截長補短」,由東森提供北部的政治及財經要聞,而民眾則提供南台灣的地方新聞,如此就可以讓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而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王令麟說:「東森集團至少可以降低二○%的新聞人事成本」。

東森成功整合電視、網路、報紙及廣播等不同的媒體後,也形成整合行銷的優勢,王令麟說:「東森所有的生產都是跟著行銷走,新聞部只是其中負責生產的工廠」,在這樣的觀念下,東森所有的媒體都可以組合或拆解,針對不同的廠商,提供不同的行銷及廣告服務,「東森在廣告市場上更具有賣點」。

過去是○與一遊戲現在是產生新效益

去年東森華榮傳播年度營收三十四億五百六十萬元,比前年的二十六億二千萬元,成長七億八千一百四十五萬元,成長率二九.八%,營業淨利為二億四千六百四十四萬元,但由於攤提股票跌價損失,稅後淨利僅為八千四百四十六萬元。

王令麟認為,整合所發揮的效益在今年會逐漸顯現,因此今年的營業目標訂在三十八億四千萬元,較去年成長三億七千八百五十五萬元,預估稅前損益為三億一千三百四十七萬元,每股純益為○.七七元。王令麟也預估,從二○○二至二○○五年,東森華榮的每股純益可維持在一.五至二元之間。

「力霸東森集團未來的發展重心是,電信、網路、媒體、休閒及百貨等五大產業。」王令麟說:「過去的力霸集團,事實上是在玩一與○的遊戲。」力霸所經營的事業大多是生產事業,如買了土地,加工蓋成房子,賣給消費者後就歸零重新來過。但是,這五大發展重心則是永續經營,可以一直循環產生新的效益,王令麟說,力霸集團再造方向已經很清楚,但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延伸閱讀

520就職演說5300字全文/賴清德喊話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釋善意「可從重啟雙邊對等觀光做起」

2024-05-20

小股民卡位00929想搭520行情!每股配0.2元、年化配息率逾11%,這次能光速填息?

2024-05-20

520台股盤中急殺、金融類股穩住撐盤!之後上漲機率有多高?一表看懂歷屆的「後520行情」

2024-05-20

台股520後會怎樣?鴻海、廣達、華碩…盤點哪些個股續領風騷?航運股、金融股還能有表現

2024-05-19

520行情分析!雄獅(2731)、山富(2743)...觀光股大跳水,五福(2745)從漲8%變跌停,該逃命嗎?達人操作建議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