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六月一日B股與H股定生死 P.98

六月一日B股與H股定生死 P.98

今年二月十九日中共證監會宣布持有外幣的居民可以買賣B股,不過僅限於二月十九日前銀行有外幣存款者才可以買進B股,這個重大利多,使深滬B股市場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大多頭行情。

深圳B股在二月十九日當天收盤指數是一二七.七二點,如今一口氣大漲到四四五.八三點,漲幅高達二.四九倍,而上海B股在二月十九日收盤是八三.二點,如今狂漲到二三五.八六點,漲幅也達一.八三倍。在全球股市普遍受不景氣影響,一蹶不振之際,深滬B股狂飆,引來全球投資大眾矚目。


B股六一後還有行情嗎?

已經狂漲的B股市場,在六月一日所有持外幣的大陸人民可以自由買進後,是否還會出現另一段狂飆行情?目前有正反兩面看法。樂觀者認為,從六月一日起,中國將允許境內居民的所有外匯存款都可以用來投資B股,在此之前則只有存入帳戶的外幣存款才得以買賣B股。

以中國境內居民所持有的七五○億美元左右外幣存款,大約只要五%流進B股市場,以目前深圳B股市值只有七四九.五億港元,上海B股只有一○八.九億美元,深滬兩市B股市場市值不過是二百億美元左右,B股市場解禁將有更多熱錢可以推升B股。

保守的人則認為B股在全面開放之前已全面狂漲,以五月二十五日輕騎B股收盤價○.八九九美元,折算人民幣為七.四四元,而輕騎A股收盤價為六.四七元人民幣,顯然輕騎的B股價格已超過A股。

另一檔海南航空B股收盤價一.一一八美元,折算九.二五元人民幣,與A股收盤價八.九六元人民幣,顯然也是B股價格超越A股,目前在深滬B股掛牌的公司,大約有八成同時在A股掛牌,B股在開放大陸持有外幣居民買賣,原來是因為B股與A股之間存在十分龐大的價差。


上海B股本益比超過A股甚多

二月十九日之前,同時在大陸A、B股掛牌的公司,B股平均的價格大約只有A股的二○%,但是從二月十九日迄今,上海A股從二○○二點漲到最高的二三一○點,最大漲幅只有一五.三八%,而深圳A股從六○七點漲到六九九點,最大漲幅也只有一五.一五%,這與上海B股狂漲一.八三倍,深圳B股二.四九倍的大漲幅仍有很大差距。

B股大漲,A股小漲,已使B股與A股之間的價差愈縮愈小。到目前為上,已有二十六家B股與A股的價差縮小到五○%,例如深南玻B股與A股之間價差原本達四.三五倍,如今B股是A股的五二%,深華發原本價差達三.八倍,如今B股是A股的五六.四%,而海南航空與濟南輕騎B股價格超越A股,更是B股登峰造極的代表作。

再從整體市場看,目前上海A股平均本益比五八.四一倍,上海B股本益比達八七.五九倍,上海B股整體本益比已超過上海A股甚多,而股息殖利率A股為○.四六%,B股為○.五七%,已在伯仲之間。

而深圳A、B股之間,目前深圳A股市場整體本益比為七五.二六倍,深圳B股為四四.八二倍,深圳B股本益比略低於A股,因此,深圳B股這次漲幅明顯超過上海B股。而深圳B股股息殖利率為○.七九%,也明顯超過深圳A股的○.四六%。不論是個別或整體的角度,B股與A股之間的價差正逐步縮小,B股的優勢已縮小。


中國股民的購買力令人咋舌

因此,儘管六月一日中國將全面取消內地居民持外匯買B股的限制,不過利多似乎已先行反映,一方面B股與A股價差縮小,另一方面中國證監會正在討論讓B股、A股和香港的國企股上市公司增發B股的可行性,市場擔心浮額大增。

五月二十九日B股市場開始出現沉重的獲利回吐賣壓,上海B股指數大跌一二.七七二點。上海B股從二三四.九四點跌到二二一.一三九點,跌幅達五.四六%,深圳B股則從四四五.八三點跌到四○八.八五點,跌幅達五.九九%。六月一日中國證監會打開投資者入市的閥門,是不是造成B股另一波利多出盡後的大回檔,值得拭目以待。

二月十九日中國證監會宣布重大政策後,B股市場曾休市十餘天,三月上旬B股重新恢復買賣,一連多天,B股市場開盤不到一個小時即全面漲停板,儘管有限制銀行間有外幣存款帳戶始准買賣,但是中國股民湧現的龐大購買力的確令人咋舌。

結果三個月來,深圳B股本益比從二六.六九倍炒高到四四.八二倍,上海B股則從原來的二七.六倍炒高到八七.九五倍。即使不能合法買賣B股的資金已用盡各種方式悄悄買進B股。


H股在B股大漲後處境微妙

因此,雖然六月一日理論上應有新資金,但因為B股與A股價差已大大收窄,屆時有多少新資金入市,恐怕仍是一個問題,更何況B股大漲後已不再便宜。從長線來看,上海B股從九八年的二一點漲到二三八點,三年之間B股指數大漲十倍,這對於當年在B股苦守寒窯十年的人來說,已是相當豐厚的回報。

B股市場開市以來由於限制買賣,尤其是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加上國務院整頓國企,B股幾乎形同乏人問津,直到去年中國證監會請出前香港證監會主席梁定邦出任顧問,梁定邦頻頻放出B股與A股併軌的訊息,才使B股去年創下驚人漲幅,今年更是發光發熱。

目前中國兩岸市場差距已縮小,也就是B股與A股之間的套利空間已變小。但是在B股飽嘗甜頭的投資人,如今似乎又發現另一個套利新樂園,那就是與B股一樣的H股,都是中國企業上市的外資股,同樣稱作是人民幣特種股票。

H股和B股所不同的是,B股在中國境內的上海與深圳市場交易,分別以美元與港幣計價,而H股則是在香港上市,買賣以港元計價,本來這些外資股投資者都是中國大陸的境外人士,但是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已預先開放B股市場予持有外匯的居民買賣,而H股則在香港,如今在B股大漲後處境微妙。


中國大陸興起「中資炒股團」

儘管大陸當局限制居民不得買賣境外股票,但是香港外匯進出完全自由,市場不會對任何投資者身分有所限制,因此在大陸尚未正式公布持有外匯的中國公民可以買賣B股以前,市場初估已有七成以上的B股交易,是大陸人士透過境外第三者開立的帳戶進行的。

既有B股的前例,大陸人士要買賣H股只要循正當途徑在香港開戶,即可以自己名義買賣H股或者是國企紅籌股,大陸股民要買賣H股雖不合法,但投資管道卻十分暢通,再加上今年來股民在B股獲利豐碩,如今回頭看香港國企H股與紅籌股,簡直有如去年B股啟蒙初動之前的景象,豈不食指大動。

最近中國大陸各地興起「國內香港遊」熱潮,這可不是一般觀光旅遊團,而是「中資炒股團」。今年五月一日勞動節,中國大陸連休七天長假,專程來港的炒股團就多達四十團,人數達八百多人。

中資炒股團齊聚香江,使得港股出現今年來難得一見的壯觀漲勢。就以五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六日一周為例,香港恆生指數只小漲不到一%,藍籌股的匯豐控股上漲二.三%,和記黃埔小漲一.一七%,長江實業沒有漲跌,但是國企股漲幅第一的成都電纜大漲四○.三%,東方電機大漲三三%,東北輸變電漲二九.五%,廣船也大漲二三.九%。


國企股漲幅遠勝恆生指數

而紅籌股的珠江發展大漲二九.四%居首,航通漲了二七.三%,珠江船務也大漲二一.五%,航天科技上漲二○%,漲幅都比起藍籌股還大。

有了中資股源源不斷挹注新資金,今年來國企H股神龍活現,漲幅第一的東方電機今年漲幅超過四倍,其次是深圳中航今年來已大漲三.九五倍,然後是成都普天電纜漲了三.五三倍,重慶鋼鐵則大漲三.四三倍。

這些帶有「大西北概念股」的國企股,今年成了寵兒,其他漲幅超過兩倍的有北人印刷、昆明機床、東北輸變電、新華製藥、廣州製藥、洛陽玻璃、哈爾濱動力等。在紅籌股方面,漲幅超過兩倍的也有申銀萬國,超過一倍的有粵海啤酒、駿威汽車、中國光大國際、首長國際、東方鑫源等。

有了新資金挹注,香港「中」字號與「國」字號股票,成為市場追逐重心。今年以來,紅籌股指數一度跌到九八○點,如今漲到一三四七點,漲幅達三七.四%,而國企股從三四九.三五點起漲,漲到五五八.九七點,漲幅已超過六成,比起恆生指數出色很多。


今年是國企改造的驗收年

其實回頭看九七年整頓國企,紅籌股與國企股在九八年都創下不小跌幅。其中紅籌股在九七年狂漲漲到四二二一.五二點.卻狠狠跌到五五八.九點,跌幅高達八六.七八%,很多代表性的紅籌公司,如首長國際、光大集團、招商集團、中國海外股價幾乎都重挫九成以上。

至於國企股則更是慘烈,九七年國企股炒高到一七八三.一一點,卻狠狠跌至二二八.八九點,跌幅高達八七.二%。很多香港股民都在這場股災中遭到重創,如今對國企與紅籌股仍頗有戒心。

一九九八年朱鎔基發下重誓,揚言改造國企三年,不成功便成仁,今年正是國企驗收成績單的一年,為了讓國企股開一扇窗,今年很多國企股獲得增發A股,從廣州製藥、兗州煤業、深圳高速公路,如今連中石化都搶搭增發A股列車,使今年國企股逐漸恢復生機。

從整體來看,國企與紅籌股有一個整體比A股、B股更便宜的優勢,目前紅籌股平均本益比三○.一二倍,比起A、B股動輒七、八十倍本益比,顯然便宜很多,而紅籌股的股息殖利率達一.四九%,比起A、B股都高出一倍。


國企股具長線投資價值

至於國企H股則條件更優秀,儘管今年來國企股漲幅已達六成,但是國企整體本益比仍然只有九.四一倍,股息殖利率達四.六四%,這比香港定存利率二.二五%還划得來,國企股具有長線投資價值。

經過三年整頓,國企股普遍交出相當優秀成績,例如大型電力股華能國際二○○○年每股盈餘達○.四五元(人民幣以下同),北京大唐每股盈餘達○.二七元,山東國電每股盈餘達○.二五五元,本益比仍在十倍以下。

鋼鐵股的鞍鋼新軋鋼每股盈餘達○.一八八元,重慶鋼鐵達○.一九元,本益比都不及十倍,化工紡織股的中石油每股盈餘○.三二元,中石化每股盈餘○.二六元,儀徵化纖每股盈餘○.二一元,經緯紡織每股盈餘○.二五元,都是相當出色的成績。

而公路股如江蘇滬寧每股盈餘○.一四元,浙江滬杭甬每股盈餘○.一四六元,深圳高速公路○.一八元,都是難得一見的好成績。而製藥類股,同仁堂今年首季每股盈餘達○.四四元,更是令人驚嘆,廣州製藥去年每股盈餘○.一八五元,新華製藥每股盈餘○.一五九元,都創了歷年最佳成績。


中資炒股團看中H股水位偏低優勢

更值得一提的是國企H股有去年B股的優勢,以目前同時發行H股與A股的十九家國企來看,目前A股與H股之間的價差極大,價差最大的東北電A股是七.四五元人民幣,H股是一.○一港元,兩者相去七.三八倍。

而吉林化工A股與H股價差更達八.五三倍,價差超過六倍的則有天津渤海化工、東方電機,及廣東科龍,最小價差則是兗州煤業的三.三八倍。這麼大的價差正是二月十九日B股大漲前夕的景象。中資炒股團今年前仆後繼前進香港,完全是看中了H股水位偏低的優勢。

從去年開始,深滬A股狂漲拉高到相當高的股價水準,接著從去年開始,B股逐漸復活,今年狂漲,逐漸縮小股價差距。今年則是B股向A股看齊,而H股逐漸出現B股的炒作模式,逐漸從低本益比邁向高本益比。


台灣是下一個潛力市場

以目前國企股本益比仍不到十倍的景象來看,國企指數超越五百點大關,似乎是趨勢才正要開始,如能越過六三七點的頸線位置,今年國企指數挑戰千點大關可能性很高。至於紅籌股在一千八百點是一個大關卡。以國企股與紅籌股打下三年大底來看,今年應有一倍以上的漲幅。

那麼從A到B,再從B股到H股及紅籌股,等到國企股與紅籌股逐漸炒到高位,大約三至六個月之後,台灣股市將是兩岸三地相對最便宜的市場,尤其是台灣的中國概念股將極具優勢,屆時將出現H股與B股比價般的優勢,成為兩岸三地股民共同追逐的焦點。

目前台股雖看不到先機,但是台股已具備低價優勢,從去年大陸A、B股炒股模式,再看今年B股大漲,現在是國企H股與紅籌股蓄勢待發,台灣的投資人千萬不要對台幣貶值、股價下跌懷憂喪志,因為下一個最具潛力的市場很快輪到我們,時間大約在今年底,最慢在明年!

延伸閱讀

裕隆法說/2.5萬人預購,納智捷n7真正訂單數揭曉!中華車獲利新高,明年再引進轎車款MG

2023-11-17

引進MG太成功!中華車產能近滿載,全年銷量目標6.6萬台:不排除再引進多元品牌

2024-04-18

裕隆70週年!嚴陳莉蓮偕一雙兒女出席:這些年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敢忘公婆造車理念

2023-08-02

車市大爆發!LEXUS三大車系熱銷,MG、BMW助攻...和泰車、中華車,這車廠單月營收寫新高

2024-02-16

裕隆法說/納智捷n7賣贏特斯拉,第2波預訂時程曝光 第2輛國產電車MG4來了!中華車:定價會有「競爭力」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