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台灣經濟的四個天敵 P.102

台灣經濟的四個天敵 P.102

行政院主計處八月十七日公布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出現令人震撼的負二.三五%的負成長,這個大大出乎意料的超級差成績,不但全國國民都跌破眼鏡,就連主計處官員也為之傻眼。

因為主計處在五月底公布今年首季的經濟成長率只有一.○六%時,已特別強調全年景氣在第一季落底,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可達三.二六%,結果完全不是如此,第二季景氣沒有看到復甦的訊息,反而創下二十六年來最慘烈的負成長紀錄,這應該是民國六十四年第一季創下四.二六%負成長以來最差的成績單!


今年不景氣是世界性 只是台灣比較慘

民國六十四年台灣剛剛度過第一次能源危機,當時兩位數的物價上漲,油價大漲,使產業成本無力轉嫁,台灣經濟正好面臨轉型,又苦於找不到出路,而當時的政治強人蔣介石正走到人生晚年,民國六十三年第四季,經濟出現二.七九%的負成長,到了六十四年第一季,出現空前慘烈的四.二六%的負成長,四月間蔣介石逝世,台灣面臨相當沉重的經濟危機。那一年股市最慘烈的時候跌至一八○點。

這一次台灣再度面臨三十年來最慘烈的經濟負成長,罪魁禍首不再是油價暴漲引發的惡性通膨危機,那麼元凶是誰?有人說這都是阿扁無能所致,因為民進黨新手上路,弄不清楚經濟問題根源隨便亂出招,再加上廢核四引發的政治爭議,使舉國陷入政治惡鬥,這是唯政治論。也有人認為這是全球不景氣惹的禍,這是民進黨政府最中意聽的話,因為今年的不景氣是世界性的,台灣只是在全球經濟衰退中比較慘的一個。

不相信的話,我們看亞洲最強大的經濟大國日本,最新一期的國際貨幣基金( IMF )發表一份報告指出, 日本經濟今年將出現○.二%的負成長,這與國際貨幣基金先前預測的○.六%成長還差。國際貨幣基金認為日本可能再陷入一個經濟放緩、破產企業增加、銀行體系持續惡化的惡性循環,進而將打擊全球經濟。


大陸經濟的嚴厲考驗

再看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由於電子業景氣衰退,新加坡經濟第二季也陷入衰退。新加坡貿工部指出,新加坡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出現○.九%的負成長。今年新加坡原預估經濟成長率在三.五%至五.五%之間,如今已下修到○.五%至一.五%之間。由於全球經濟放緩,新加坡製造業第二季出現九.六%的負成長,其中電子業更出現三九%的衰退。

在中國大陸旁邊的香港,照說應可享受中國高經濟成長的地利,可是香港首季國內生產總值成長只有二.五%,比起中國的八.一%有相當大的差距,香港政府五月間將經濟成長的目標值由四%調降至三%,六月又從三%降為二.四%。不過八月間財政司長梁錫松已暗示港府,將進一步調低經濟成長預測。

八月十一日《經濟學人》( ECONOMIST )對香港經濟發出最悲觀的預測, 經濟成長率再從二.四%急降至○.七%,亞洲各國經濟連番下修,連中國大陸也逐漸感受到這個壓力,中國首季經濟成長達八.一%,但是第二季已回降到七.九%,進入下半年深滬 A、B 股皆暴跌,大陸面臨嚴厲的經濟考驗,恐怕現在才正要開始。


美國經濟向下沉淪 全球各國無力自拔

其實令亞洲各國經濟陷入困境的真正源頭在美國。從最近公布的各項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已成強弩之末,今年第二季美國經濟成長率只有○.二%,私人投資連續第四季下跌,第二季的衰退更達八.九%。七月間全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更是從六月的四四.七%,再下跌到四三.六%,七月失業率維持四.五%,但就業的職位少了四萬二千個,預料第三季經濟成長將出現○.三%的負成長。

美國還有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今年以來企業裁員已達數十萬人,失業人口可能陷入負資產的困境,儲蓄率一向不高的美國人面對收入減少、資產下跌的雙重夾擊,可能很快出現破產的危機,今年首季美國銀行的不良資產比率為一.二%,這是一九九五年第三季以來最高的紀錄,壞帳的數字連續五季上升,假如科技股股價無力回升,美國很可能陷入一九九○年日本資產泡沫相同的危機。美國經濟往下沉淪,全球經濟皆無力自拔。

大環境如此不濟,台灣又能如何?不過全球經濟持續下挫,南韓仍有四%成長,香港也有二%左右成長,新加坡是小幅度衰退,但是台灣今年第二季的經濟衰比起其他亞洲國家來得嚴重,即使是東南亞各國,也沒有台灣那麼慘。

如果再對照一九七○年代,台灣在一九七三、一九七五及一九七六年都出現兩位數經濟成長,八○年代上半期還可維持七%成長,即使是去年政局那麼動盪不安,台灣也有五.八六%的經濟成長,為什麼今年經濟如墜入萬丈深淵般,找不到底部支撐,問題何在?


困住台灣經濟的四個結構性問題

今年台灣經濟大衰退,堪稱是三十年來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的一次總爆發,要了解台灣的經濟問題,必須找出目前困住全台經濟的四個結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一九八○年代台灣累積的資產膨脹,到了九○年日本泡沫經濟,台灣跟著日本引爆,土地資產泡沫困住了台灣是第一個問題根源。

一九七三、七四年及一九七八、七九年,台灣爆發兩次能源危機,造成土地資產價格狂漲,到了八○年代,台灣因為出口暢旺,年年貿易大額順差,造成了台灣錢淹腳目,熱錢炒高了台灣的土地、房地產與股價。


開放大陸人士來台置產增加市場需求面

房股兩市像是吹起的氣球,從吹得大大到爆破,台灣靠土地致富的財團,一個個出現經營窘境,台灣的傳統產業找不到出路,股價大跌更加深企業經營危機,最後是銀行成了最大苦主。台灣本國銀行逾放達九千六百多億元,如果加計紓困等逾期放款及基層金融不良資產,銀行不良資產達一兆七千億元左右。

十年前膨脹起來的土地資產市值可達五十兆元台幣,台灣人一向迷信有土斯有,有錢的人不是囤積土地,就是擁有幾棟房子,十年下來,地價跌跌不休,房地產成交冷淡,借錢囤積土地的人簡直有如自殺行徑。當年有如吹氣球般的五十兆元市值,如今恐怕已跌去六、七成,陳由豪的東帝士集團、林謝罕見的宏國集團、張秀政的鴻禧集團、鄭周敏的亞世集團,全部都是資產縮水下的犧性者。

要想解決傳統產業的困境、營建業的危機、拔開銀行不良資產的引信,唯一的辦法就是改善資產持續下跌的軌道,講穿了是讓土地與房地產止住跌勢,要讓房地產不跌,只有從根本解決現存供需結構失衡的問題,但這談何容易。

從需求面著手,只有增加首次購屋貸款的優惠,或者是開放外國人在台灣置產,尤其是開放大陸人民三通,來台購置資產。另一個是經發會箭在弦上的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兩年。這幾年土地市價一路下挫,可是土地公告現值仍然每年往上調升,明明賣掉的土地是虧損,卻還得繳交龐大土地增值稅,這使得房屋交易愈來愈冷,於是從土增稅降稅乃成為解決問題的一個可行方案。


新經濟泡沬仍未復原

阿扁總統面對複雜萬端的經濟問題,第一個要面對的是資產縮水的問題,土地愈來愈不值錢,股價又跌到剩下零頭,不但企業營運壓力重重,市井小民生活也陷入困境,而銀行以土地、房地產、股票為押品,自然而然成為資產縮水陰影下最大的苦主。

土地資產泡沫令日本經濟受創十幾年,如今仍無力自拔,台灣當然步步走向困境。但是第二個問題是從去年三月美國網通股崩潰吹起的新經濟泡沫,美國科技股狂跌,跌勢蔓延了一年多,可是像網路、光纖、通訊及軟體大廠,很多公司股價從高檔回挫跌到剩下十分之一,迄今仍屢創新低。

美國光纖大廠第二季紛紛創下驚人虧損紀錄,包括手機大廠獲利拉警報,個人電腦大廠如戴爾、惠普、IBM 等獲利不如預期,手機與個人電腦需求減緩,已使台灣九○年代形成的代工產業面臨空前威脅。

台灣代工產業的苦日子才要開始

今年台灣外銷接單急遽衰退,是因為電子業營收大衰退,例如去年兩家合力創下一千一百多億元獲利的台積電與聯電,今年都陷困境,聯電二、三季可能出現虧損,而去年大賺六五一億元的台積電,今年可能小賺二百億元左右,以過去半年來說,台積電單月營收半年內銳減將近一百億元,半導體從晶圓代工到 DRAM 、IC 設計、IC 封裝測試,全都出現十幾年來最差勁的成績。

電子代工產業毛利率愈降愈低,逼使電子業必須尋求更低成本的生產基地,於是一窩蜂赴大陸投資,進一步加深了產業空洞化的壓力。過去一年來,台灣有兩家半導體業者用外資名義在大陸登陸,主機板的華碩與筆記型電腦的廣達都在中國大陸建立了龐大的生產基地。


勞工政策面臨空前挑戰

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台灣放寬戒急用忍,讓產業自己找到自己的路,電子產業只有架構在全球化的競爭優勢裡,才能找到機會,扁政府面臨全球新經濟泡沫危機,必須從加強台灣競爭力來著眼。而全球化的競爭又加入中國經濟崛起的因素,今天亞洲國家共同的困難,都來自九○年代中國加速經濟改革釋出龐大的低價勞力,大量生產、削價競爭,使全球工業生產同步陷入災難。

台灣今日面臨的困難,其一是大量的資金源源進入中國,建立生產基地,過去十年台灣外移超過一千億美元資金到中國,中國資金滿溢,台灣相對枯竭,這也加速資產縮水的根源之一。其次是台商在中國加速投資,急遽增加產能,在大陸低價品回流,令留在台灣的產業更加沒有競爭力。

三是龐大的產能加入全球削價競爭行列,使得毛利愈殺愈低,企業獲利微薄,如果舉債深重,往往不可自拔。另一方面,面對中國低價勞工的競爭,台灣工人失業率節節上升,台灣勞工政策也面臨空前挑戰!


立委選戰是政治力總決戰

中國提供龐大的低價勞力,未來十年必然是全球生產基地,全世界的企業很難避免不到中國投資,這是一個台灣企業不可逃避的競技場,過去十年台灣在戒急用忍政策下,資金都跑掉逾千億美元,放眼下一個十年,台灣經濟的榮枯絕對與中國大陸息息相關,兩岸經貿政策如何朝對的方向走,恐怕是台灣生存最關鍵的問題。這次阿扁總統藉著經發會的決議,希望在兩岸政策上有更大鬆綁動作,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四個問題是台灣政局的紛紛擾擾,未來面對三十年來最嚴厲的經濟挑戰,台灣朝野應該上下一心共同對抗不景氣。可是從去年總統大選以來,台灣即陷入內耗危機當中,朝野黨同伐異,政客只重私利,整個國家頓失方向感。今年立委選舉恐怕是台灣政治力的一次總決戰,台灣到底繼續沉淪?還是往良性方向發展,應該到了全民表態的時候了。

目前台灣各項經濟指標已跌落谷底,台灣想要從根救起,必須針對上述四個問題對症下藥,只要四項指標有對症下藥,台灣的經濟就會有明顯改善。現在第二季的經濟成長是負的二.三五%,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則是負的○.三七%,面對這個三十年的空前大變局,請大家針對上述四個結構性問題速謀對策吧!

延伸閱讀

台股變失速列車,00939、00919、00929…高股息ETF換股潮來了!「團抱」最大風險:成分股殺成一團

2024-04-19

00919漲不動、00939和00940依然破發...台股大跌,只買高股息ETF風險很大!如何做到空頭不賠錢還小賺?

2024-04-19

高股息ETF大吹「親戚風」 3檔ETF將要募集「存股兼收益」!00919、00929、00932跟它們「有關係」

2024-04-19

高股息ETF這麼多,為何選00878做核心持股?達人存股千張00878、2年領374萬股息:符合1條件「退休金領不完」

2024-04-18

存股台積電、高股息ETF…16歲開始當學徒,羅斯福路美髮院店主的理財翻身之路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