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從鐵路泡沫看通訊發展前景 P.16

從鐵路泡沫看通訊發展前景 P.16

這一陣子大家都把焦點放在經發會上頭,既然如此,不妨思考一下我們到底想要達成什麼目標。每個人都在問: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台灣所獨有的,還是僅是﹁景氣循環﹂的問題?答案很清楚:以上皆是。

嚴格來說,台灣正面臨三個問題,景氣循環、 結構問題以及金融產業(cyclical、structural and financial )。首先是景氣循環。 全球經濟皆處於不景氣階段,所有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均直接受創,唯一的例外卻是中國大陸。這就引出了結構問題;當全球其他市場均準備迎接一個既長且緩的景氣嚴冬時, 中國大陸卻是唯一一個凝聚出﹁超級吸力( Great Big SuckingSound )﹂的主要經濟體。最後的問題就是金融產業的問題。 景氣循環問題是身處台灣的我們所無法控制的。美國今年二至五月科技產品進口值較上期衰退五○%,對於那些極度依賴美國市場的高科技輸出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等,所受的衝擊卻最深。這種結果當然不是美國為了把問題轉嫁給其他國家所思索出來的陰謀,而是彰顯出一個事實,即美國正在想辦法消耗閒置在倉庫裡的大量庫存。 從某種角度來看,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靜心等待世界其他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需求回春而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還有更多事是我們能夠做的。我們可以做好準備,以等待下一個率先復甦的明星產業,這也是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此外,我們也不需要政府告訴我們哪個產業會復甦,只須讓市場充分發揮其自由機制就行了。 下個階段的明星產業已漸具雛形。產業的瓶頸中總是潛藏著商機,尤其是要嗅出哪些是需求可能大幅或持續成長、但供給卻緊俏的產品或服務,而無線區域網路系統便存在這樣的商機。無線網路系統可能逐步發展成家用產品,最終並可將寬頻上網與整個居家環境做連結;當然,這其中所遺漏的部分,就是導致電訊產業股東權益報酬率暴跌的主因。 數千億美元的資金投入於建造資訊高速公路,可是卻忘了同時也要建造支幹的重要性;因此,無線網路存取可能就是全球消費者連上這條資訊高速公路的解決方案,而台灣的定位正好順應此一需求。 台灣積極介入新一代數位用戶迴路( DSL )產品製造,由於新一代 DSL 產品的規格尚未標準化,因此一直無法如 GSM 手機般達到全球性的大規模量產。 廠商一個批號的產量大約是十萬到一百萬個單位;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台灣,或者起碼是台灣廠商,才能達到這種彈性產出、反應快速、低成本和高品質的境界。 就某種程度來說,台灣的經濟發展全賴政治運作的過程,政府首長們並沒有充分的自主權力做出太大的決定;任何事情,甚至連小到國營事業的資本支出計畫都得由立法部門(不論是立法院或地方議會)來決定;就算立法部門的人力與財力資源多麼豐富,效率有多高,但這種運作過程也實在太扯了。 事實上,在台灣很多行政功能都賦予立法部門來執行,這也就是為何台灣有如此民粹主義風格的政府。我所謂的民粹主義,意指許多決定都以消費者為優先考量;以現階段看來,在做所有行政決定時都將消費者的利益考慮進去是完全合理的,不過這種決策取向通常只會迫使決策者做出短視近利的決定而已。 於是,纜線與電信公司因被禁止調漲價格,便只好調整產品組合以求取獲利最大化,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台灣的金融業管理上。主管當局應當讓企業主追求獲利極大化,而非僅保護消費者利益。雖然這樣的提議不太中聽,但是也請反對者想一想金融業現在的處境! 整體而言,銀行、保險業者瀕臨集體破產,證券業者也獲利不再(就算有獲利也是因為投資炒作的結果),而這些原因正是因為管理當局過於重視保障消費者權益而忽略企業獲利所造成。也因此,消費者所能夠選擇的金融產品有限,且產品內容也不佳。但是,當消費者窮一生積蓄所投保的壽險公司倒閉時,消費者的利益還能獲得保障嗎? 如果政府當局在制定政策時不能考量企業獲利因素,則電信產業恐怕也難脫上述的命運。台灣電信產業自由化的時程,大概居全球所有工業化國家之後,消費者莫不苦待電信業自由化的一刻來臨。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台灣可以免於步上其他國家在進行電信業自由化的過程中所曾犯的錯誤,也因此我們不用像歐洲或美國一樣,浪費數以千億美元的資金在基礎建設以及取得營運執照上。 對於已經負債六千五百億美元的全球電信產業而言,目前整體產業可謂兵敗如山倒,並形成金融業最大的窟窿之一;估計投資人的損失金額接近一千五百億美元,與約十年前美國政府出面清理基層信貸機構壞帳的金額相近。隨著更多企業認知到問題的嚴重性,損失也有逐漸擴大之勢。據說光纖通訊業者所面臨的供過於求情形,與十九世紀末期美國鐵路網過度擴張的情況如出一轍;美國在一八七三年因鐵路網過度擴建,導致市場崩盤,其恐怖程度大概較我們目前所經歷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目前鋪設在地下的光纖線路其使用率大概只有五%,而大型企業若要布建光纖線路,則得花上五億美元的經費和十五個月的時間;時至今日,大約只有一○%的美國家庭透過傳統的纜線網絡或 DSL 來使用高速上網服務。 在歐洲,恐怖氣氛升高的主因則略有不同,各大企業莫不撒下大筆鈔票以爭取新一代行動電話的營運執照;而現在德國電信、英國電信等公司皆試圖與其管理當局進行協商,希望能降低總值達一二五○億美元的執照許可費用。部分公司為了降低龐大的負債,不是開始變賣資產,就是與競爭對手合作共用網路。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美國內戰之後的鐵路業者身上,當時經濟一片大好,造成許多資金一窩蜂從事投機活動。美國鐵路時代時,投機客大肆建造鐵路,不過卻是由當地人開發火車站的周邊道路。一八七○年代初期,當時建造的鐵道哩程數較過去十年倍增;這些並非得利於經濟基本面,而是要感謝當時不虞匱乏的便宜資金。一八七三年北太平洋鐵路公司崩潰,拖垮其主要股東 Jay Cooke & Company(一家費城金融公司),進而導致股市崩盤。 接下來的幾年,五分之二的鐵路債券成為廢紙,而鐵道建造的哩程數頓時下滑八成,一直要到一八七○年代末期,投資活動才又開始重新浮上台面。不過,貴為當時領先科技的鐵路,從此無法再重振往日榮景。 類似的陰霾可能籠罩在現今的通訊產業上。今年迄今,電訊業的公司債壞帳金額已達一三九億美元,投資人虧損達一二八億美元。朗訊以及北電網絡這些曾經紅極一時的通訊設備巨擘,也都相繼傳出營收衰退乃至於巨幅虧損的消息,甚至其客戶也都岌岌可危,使得貸放給這些通訊設備大廠的銀行處境更加險峻。 去年以來, 已有逾十萬名通訊產業員工被解雇; 一家提供高速上網服務的業者NorthPoint Communications 在三月關門大吉,留下十萬名用戶無所適從,急於尋找其他服務提供者;一些相似但規模較小的高速上網服務公司也紛告倒閉,其餘倖存者亦是步履蹣跚。不論是我們在管理金融產業時所犯的錯誤,抑或國外在管理電訊產業時所跌的跤,我們都應謹記歷史的教訓。在通訊產業的領域中,台灣還是個未經開發的處女地,因此謹慎的起步將可以許我們一個瑰麗的未來。 (谷月涵的電子信箱: mrtaiwan@mrtaiwan.com.tw, MrTaiwan.Com 的網址:mrtaiwan.com.tw )

延伸閱讀

麥當勞雙人餐99元?她臉書下單優惠券,4分鐘慘被盜刷10萬…掛失時間是關鍵,養成信用卡「7習慣」

2023-07-27

他辦31張信用卡「總額度557萬」,收入職業曝光...辦幾張算多?關於「信用評分」該知道的幾件事

2023-07-30

臺企銀(2834)還原殖利率11%可以存股?一表整理24檔金融股股利,股海老牛3招撿便宜:我買金融股全都賺錢

2024-05-03

中颱卡努長胖,這2天最靠近!侵不侵台「都像颱風天」...最新路徑曝,這天起「雨下不停」

2023-07-30

24檔金融股股利一文看》中信金、富邦金、兆豐金...2家現金殖利率逾5%、這檔還原殖利率11%最驚豔

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