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為什麼要老外刻印章? P.66

為什麼要老外刻印章? P.66

最近, IBM 公司執行長換人,原任執行長的葛斯納( Louis V. Gerstner)轉為專任董事長,執行長則交棒給 Sam Palmisano。看到這則消息,讓我回想起以前在國外及 IBM 工作的一些經驗,以及我對「人才為本」 的一些看法。

葛斯納是位傳奇人物, 一九九三年他臨危授命接下 IBM 執行長,在他任內前後近十年,不僅把 IBM 帶離險境,還把這個藍色巨人推向另一個高峰。 大家也許不知道, 表現這麼好的葛斯納,在接手 IBM 前,竟是一家餅乾公司的執行長,
他的成功,透露出另外一層意義。

葛斯納證明了一件事,「不一定要懂電腦的人,才能把電腦公司搞好」 。一個好的管理人才,往往具備橫跨不同領域的管理能力,甚至,從不同領域切入的人,有時候反而更能帶進新的思維,看清楚問題的核心,對症下藥。

資訊業中像葛斯納的例子非常多,過去蘋果電腦也曾經一度「家道中落」 ,後來請來百事可樂的執行長 John Scully 來接手,結果也讓蘋果電腦起死回生。 只要能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磨練,即使是無科技背景的人,也可能在資訊業出頭。

前述的兩個例子,也許是比較特殊,但無庸置疑的,他們告訴了我們,不同背景的人,看事情通常會有不同的角度,而這種不同觀點的思考與刺激確實能提供企業成長的動力,因此吸引各種好的人才是企業維持競爭力最關鍵的要務。台灣要提升競爭力,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能吸引世界各地優秀的人才來台灣工作,美國矽谷就是一個在這方面最好的例子。

過去我在矽谷工作過一段時間,深刻體會矽谷成功的關鍵,就是人才除了要自己培養之外, 吸引外來的人才也非常重要, 像我以前在全錄( Xerox ) 及Cypress 工作時,我的部門內就有美國人、中國人、印度人、瑞典人、伊朗人、羅馬尼亞人、英國人等,像是一個小小聯合國。

矽谷能夠充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在全世界其他地方都很少見,即使是歐洲也沒有,很多歐洲國家還是相當傳統,對外來民族不是很友善,外人要到歐洲工作,或拿居留權,都不是很容易的事。也就是因為如此,美國才能夠在科技領域做那麼多創新,過去五十年來,至少在電子、資訊領域幾乎所有新的事物,都是在美國發明的。

日本也一向是比較保守的社會,外國人要到日本做事也很不容易,近十幾年來,日本在創新方面相對來看可謂一落千丈,可能也跟這個因素有關,因為沒有新的思惟及觀念,日本人在資訊產業界的領先地位亦不復存在。

很多人會說,引進別國的人才,會影響到本地人的工作機會,我認為這種想法格局太小,過去台灣大量吸引留美的學人回國,創造了很強的競爭力,也開創產業更多的生機,未來若引進更多人才進來,也一定可以讓企業更有成長、更有競爭力,大家工作機會也才會更多。

目前台灣要吸引外國人來工作,實際上也很困難,因為台灣對外國人的限制還是很多,環境上也不適合外國人居住,例如英文不普及,連路標都很少附註英文,買手機要國民身分證,銀行開戶還要老外去刻印章,相對而言,香港及新加坡很明顯都做得比台灣好,吸引力也比台灣大得多。

台積電也一直努力地要吸引人才到台灣來工作,但是,成效也相當有限,過去我在研發部門時,部門內有一個哥倫比亞人,現在服務的行銷部門也有一個老美,但是,他們來了一段時間後,還是想回美國去,最主要原因是,對他們來說,台灣的生活還是不太習慣。

老外來台積電工作,在公司內部不會有問題,因為大家都會講英文,文件也都用英文寫,對老外來說不會有障礙,但是,一跨出大門,外面的環境就不是那麼好,很多人無法用英文和他們溝通,做很多事都不方便。台積電可以創造一個適合老外工作的小環境,但是大環境不行,仍然沒有用。

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爭取人才,亞洲各國也都處於競爭態勢,香港、新加坡的環境,當然比較有吸引力,這幾年來連上海都加入競賽了,而且上海進步得非常快,我們應該好好想一想,台灣為什麼不能吸引外國人或大陸人來工作?我們的起步比上海早很多,為什麼不能變得更好,吸引更多人才?

再來談談人才的招募及培養。企業深知競爭力來自優秀的人才,因此都很重視人才的招募及培養。一般對新進人才的招募分成兩種,一種是剛畢業的學生,另一種是已經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這兩種人在招募時選擇條件有些不同。

對於剛畢業的學生,我們選擇的原則,有一半是要看他畢業的學校,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沒有更好的證明,只能用學校來判斷,這是現實,很難改變。但是,也不是說非明星學校的學生就沒有機會,個人的敬業態度、專業程度、性向及語文能力等,都是雇主考量的條件。

畢業自哪個學校,只有在應徵第一個工作時會有影響力,到了第二個工作後,學歷就已經不是關鍵了。雇主會看他過去做過什麼,有什麼成果,而且還要聽聽他的看法,有什麼見解,最重要的,當然還要看他是否有團隊合作的能力,懂得如何和別人一起搭配、共事,而不是只求自己表現。過去我在美國公司服務時,就已經養成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員工的學校背景,只看工作表現及績效,如果一個人在工作多年後,還要靠校名來證明自己,那將是很悲慘的事。

最近,我感覺到國內一些年輕人的心態並不是很健康,有些人在找工作時,想要找的是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 的工作,我聽到後很驚訝,因為我們以前找工作時從來沒這麼想過,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會這樣想呢?學校不能只教學生專業知識,培養正確的觀念及精神教育,應該是同樣重要的事。

我曾受邀到學校去演講,我就告訴學生,不要把錢看得太重,「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 ,如果一個人能夠長保終生學習的理念並實踐之,一個人的價值是永遠存在的。我也送了一句話給學生們,「名和利就像一個人的影子,愈追求它,它跑得愈遠,只有迎向陽光走去,它自然會隨之而來。」

最後談到培育人才,當然學校教育很重要,但是,我覺得大學最重要的是基礎教育,除了英文、數學、中文等,在專業的領域裡,例如電機、材料、化學等,實際上最有用的都是基本理論及概念而已,因為很多尖端技術都是日新月異,得留待研究所或實際工作時方能鑽研經營的。

工作了二十多年,現在我比以往更覺得語文能力的重要性,不論是基層員工或是主管,語言是管理上最重要的溝通工具,尤其是做到企業最高的負責人時,影響到的人愈來愈多,即使用錯一個字,都可能產生很大的衝擊,因此很多董事長或總經理講話都很小心。這種語言能力一定要很早就培養,在學校的時候就要訓練。

我過去服務過像 IBM、全錄這種大公司, 也服務過像 Cypress、PMC Sierra 這種中小型公司,大公司對員工培訓很重視,提供很多訓練課程,IBM 內部提供各式各樣的課程,有些甚至安排在下班後,像我最初進去時,就去上過英文課,及教員工如何做大型演講及報告的課程。小公司的課程就不見得那麼多,但是如果工作上有需要,也可以主動爭取,向老闆申請到外面上課。一般來說,只要對工作有幫助,老闆通常都會答應,而且還可以由公司支付費用。

在台積電內部,各個部門也可以依需要設計一些不同的課程,並由人力資源部進行協助,找適當的講師來上課,台積電在七廠還有一個訓練中心,並有為數眾多、大小不一的教室供員工使用。

很多人說,培養人才是學校或公司的事,但我覺得其實人才培養是每個人自己的責任。有些員工事情做不好,就抱怨學校老師沒有教好,或推說公司沒有教好,其實這都是藉口,學習是要靠自己的,不管公司好不好、制度好不好,學習的管道非常多,從工作夥伴、網路資料,到外面訓練班等等,成功與否最重要的還是得看自己會不會把握學習的機會。

延伸閱讀

敦陽科、中華食...他48歲靠「配速持股法」月領10萬提早退休,7檔存股名單曝光:最高獲利124%

2024-04-12

存股00929、台新金(2887)...省下養1台雙B車的錢,10年後月領6萬股息:晚10年耍帥,換提早退休

2024-04-29

0056是高股息大財主!她存股162張0056、季領息12萬、42歲提早退休:3個理由,我從第一金改存高股息ETF

2024-04-02

40歲不婚住家裡,存款1千萬靠存股領股息,可以提早退休嗎?理財教練:500萬就夠了,揭退休3大迷思

2024-04-01

月薪6萬應該開賓士?薪資從5萬到25萬,存款卻越來越少...花錢兩大原則,不需省吃儉用也能提早退休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