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空洞化」是改革的契機 P.16

「空洞化」是改革的契機 P.16

這陣子台灣為了新竹科學園區缺水,桃竹苗農民搶水而吵成一團;八吋晶圓廠可不可以到大陸投資,也形成壁壘分明的兩派。這兩樁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拉高視野觀察,其實透露出產業結構及產業政策矛盾之處。

提出我個人的疑問:如果擔心產業空洞化,而不讓台灣最有國際競爭力的晶圓廠登陸投資,那為什麼又不讓台灣最沒競爭力的銀行到大陸投資?當然最近金融業已有部分鬆綁,只是換成大陸方面在刁難。

說實在的,歷史上並沒有所謂「空洞化」的例子讓我們參考,儘管大家都一直擔心這個問題。嚴格來說,空洞化是暫時性的狀況;我給「空洞」下個更積極的定義,即是改革的契機。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既有的資源大都被原有的產業所占據使用,如果經濟結構要進行改革,一定要先撥出原有的空間,好讓新的產業有生根的機會。

部分原住民移到一塊新的土地進行栽墾時,首先就是放火燒樹林,除了騰出耕作的空地外,林木的灰燼也可以當成養分,讓作物長得更茂盛。所以除非經濟體裡的資源夠充裕,否則只要成立新的產業,就必先要將舊產業移開。

台灣最特別的一點,是自光復到現在,一直都呈現成長的狀況,從很窮的環境到現在這麼富足,經濟成長幾乎都不曾停過。但是現在的台灣已經進入開發國家之林,就像茂密的森林裡要讓新的植物成長,就一定要移出一些空間才有可能。在移走舊的,新的還沒長成之間的過程,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空洞化。

美國及英國過去也都擔心過這個問題,尤其英國還「空洞化」好幾次;像工業革命就源自於英國,現在我們享受工業革命的好處,但在當時卻是成熟產業的空洞化災難。一九八○年代英國經濟也遇到瓶頸,可是現在的英國卻是歐洲最活潑、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近十年房地產行情漲了三倍之多。九○年初美國也碰到空洞化,但是今天的成長大家有目共睹。

空洞化的另一個正面意義,是要將經濟從製造導向轉為服務導向。複習一下總體經濟學,去年台灣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 表現不太理想; GDP 是將甲公司賣給乙公司,乙公司再賣給丙公司的業績全部加總得來的。 不過 GDP 算不到三項內涵,一個是營收多少算得出來,但是淨利呢?也就是有多少的附加價值在裡頭,我們無法從 GDP 中看出來。很多國家的 GDP 很高,卻沒有附加價值;最簡單的例子是產油國, 其 GDP 幾乎全來自賣石油,但是並不算是有附加價值的經濟。

第二個算不到的是人才的利用情況。有時失業率並不高,但是大學畢業的人卻跑去開計程車,這樣並不算有好好利用人才;這方面台灣尤其嚴重,沒有好好利用人的潛力。從個人來看,開計程車確實也賺到錢了,但是如果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專業能力,比如工程師或技術人員,對經濟的附加價值也有限。 第三個 GDP 算不到的是生活品質,這點就更不用多說了。

利潤、人才利用率及生活品質這三項, 在 GDP 的數據中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服務業比製造業會更容易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現在換看個體經濟了。同樣一元的收入,服務業因為沒有原料、庫存、機器設備及運送等財務上的負擔及風險,所以利潤比製造業要高。其次服務業靠的是智慧;當然開計程車也是服務業的一類,但是不是只有戴個帽子在麥當勞煎漢堡、幫客人點餐才叫服務業。台灣在研發、媒體、物流、通訊、金融及法令各方面的基礎都不差,這些都是發展智慧密集產業的基本條件,靠的是人而不是機器,所以可以提高人才的利用率。

第三則是服務業比較「乾淨」,可以有效提升生活品質。製造業再先進的製程,總免不了產生汙染;服務沒有汙染,而且員工的上班場所彈性大,不一定要在固定的地點工作,只要有電話及電腦連線,就可以完成工作。

舉幾個例子,台灣的資本市場提供了電子產業較具優勢的資金成本,進而加強其競爭力;如果光有晶圓代工卻沒有完善的資本市場,競爭力要從何而來?如果沒有行銷通路,主機板要賣給誰?若沒有主機板廠商的優良產品,通路商要賣什麼?依照我們上個禮拜所提的觀念, 通路商應該算是廣義的服務業,IC (積體電路〉 設計也可納入服務業的範疇,資本市場更是金融服務業;有了堅實的製造業,服務業才能成長;而有了服務業的配合,台灣的製造業就更具競爭力;兩者互倚,成就了台灣過去的奇蹟。

回到八吋廠的話題,要先搞清楚八吋廠是不是我們最高科技的東西?不是所有的八吋廠都是高科技,○.一八微米以下製程是真正的高科技,目前的產能幾乎爆滿,可是為什麼整體晶圓廠的產能利用率只有六成?因為低階製程的產能利用率過低,生產沒有效率,所以閒在那裡,拉低了整體的產能利用率。

如果硬要保留這批低階設備,等於在消耗公司的資本;如果能賣掉低製程設備,轉進投入○.一八微米以下的製程,便可提升競爭能力。但是不移走舊製程的八吋廠,那麼新廠要從何而來?而賣掉舊廠與建立新廠中間的空檔,就是我們所說的空洞化,實在不需過度擔憂。

從大陸看,現有新設的宏力、中芯兩家晶圓廠,雖然還看不出成績,但是假以時日,勢必會形成一股力量;如果現在讓台積電的八吋廠去大陸,客戶會找誰代工?屆時中芯、宏力肯定活不下去,這樣對台灣有什麼不好?

任何有腦袋的老闆,都不會把最新的科技放在大陸,因為晶圓廠這麼大的投資金額,一定要靠資本市場籌資,而大陸仍無法提供相關的支援。其次大陸的產業結構不夠健全,目前只需要○.三五製程的產品,還看不到更高技術的市場需求。此外,大陸的政治、法律、契約等因素的風險仍太大,如遇訟訴,法院會不會有「義和團情結」偏袒自己人,判決結果會不會切實執行,恐怕都令人心存問號。

在台灣的人都覺得政治很亂,但是這才是民主的好處,看起來亂糟糟,但是夠透明,亂得有底限;但是共產主義表面看似風平浪靜,但是沒人知道有多大的暗潮洶湧。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政治風險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即使今天台灣全面開放赴大陸投資,那些聰明的老闆也不敢將全部的家當單押大陸一地。

外商觀察海峽兩岸的經濟,應該還是以投資台灣較佳,因為台灣有智財權的保護
,又可直接掌握大陸市場,企業只須把必要的單位布建在大陸,其餘部分則可配
置在台灣,作為指揮調度及支援之用。

在大陸的 IC 設計公司只敢給工程師作一小塊的研發,整合的布局仍留在台灣,這便說明了在大陸智財權的保障很弱,一不留神就要吃大虧。但是大陸工程師的成本低,競爭力強,所以下游的主機板等業者也都有競爭力,整體台灣的經濟亦因而受惠。

有人說,開放八吋廠到大陸會讓台股下跌; 我的答案是, 錯!上一周外資大買IC 股,正是因為開放之故。 當然台灣與大陸仍存在政治風險,這不是我這個阿斗可以談論的;但是台灣本身經濟的空洞化與否,卻不會因為不開放產業投資大陸而有所改變。

過去我曾經提過,政府可以設計類似總量管制的機制,計算台灣可容忍赴大陸投資金額的上限,再將這個配額予以量化,不分產業、不分公司,只要買得起配額,想去就去。可是政府務必要將這筆配額收入專款專用──用於加強失業勞工的訓練,提升他們的競爭力;用於恢復過去因經濟發展而受創的自然環境,讓台灣改變以往只注重 GDP 的數字,而忽略了生活環境的品質。

沒有準備的空洞化當然可怕,但是有目的的空洞化,正是改革的契機。

(谷月涵的電子信箱: mrtaiwan@mrtaiwan.com.tw〉

延伸閱讀

兆豐金配1.5元現金+0.3元股票,股利新高!為何他卻說配股是雙面刃...更棒買點在哪?

2024-04-24

高股息ETF這麼多,為何選00878做核心持股?達人存股千張00878、2年領374萬股息:符合1條件「退休金領不完」

2024-04-18

00929準備配息0.2元,年化配息率12%!買19.X元會被套?兩達人喊免操煩:存股只怕1件事

2024-04-22

00919、00878...台股大跌如何加碼?曾犯錯解定存買整張玉山金,達人:每月存股2萬,1個操作技巧撿便宜

2024-04-22

存股族注意!7金控股東會紀念品哪個你最尬意?中信金、開發金、永豐金...實用度比一比,零股能領嗎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