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誠信是經營者的第二生命 P.84

誠信是經營者的第二生命 P.84

我們常說「 股市是吃人的市場」,這句話可說古今中外皆然。最近美國恩龍案掀起一連串地雷股效應,使 TYCO、IBM、NVIDIA 等重量級企業紛遭重創。 還有網路股當紅的時候,哄抬網路股的許多著名分析師如今都面臨法律訴訟,例如,網路時代當紅炸子雞美林證券的 HENRY BLODGET,因斷言亞馬遜會漲到四百美元,如今已有投資人要求賠償損失。投資人在股市叢林中,一方面受到資訊不對稱,已屬弱勢角色,若是再遇到大股東存心坑人,再多的財產也不夠賠。

過去兩年,台股曾兩度登上萬點大關,可是後坐力也其大無比,這其中大股東與投信法人大玩炒作戲碼,訊碟科技與冠西電子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數位影音光碟機( DVD )當紅的時代,訊碟以八.二九億元的股本上櫃, 由於接到華納的訂單,在二○○○年,訊碟創下一年賺超過一個股本的佳績,股價就在法人力拱下,從四十四.八元扶搖直上,創下驚人的五一二元天價。

就在最風光的時候,訊碟以每股一四五元辦了大規模的現金增資,順勢將每股淨值由二十七.三六元提高到六十.三九元。 可是公司購併美國第三大 VHS 廠MEDIA COPY,費用龐大,再加上 DVD 壓片市場供給量大增,價格大跌, 訊碟風光的歲月稍縱即逝,去年就出現十二.二七億元的虧損,一舉將二○○○年的獲利九.八四億元吃光了。今年公司當局頻頻宣稱將有大轉機,可是訊碟首季仍出現三.三億元的龐大虧損。


股市坑人劇碼一再重演 股民面對資訊必須慎思明辨

訊碟的炒作落幕,當初抬轎的投信法人一哄而散,留下的是上天下地的股價,訊碟從五一二元天價,一下子跌至十四.五元,辦過現金增資的訊碟每股淨值一度高達六十.三九元,如今只剩下三十二.八一元。訊碟還留有龐大的五十七.七八億元公積盈餘,可是本業如果長期不振,終有將老本吃完的一天,受創最大的是當初高價追到五百元以上的散戶投資人。

在訊碟威風八面的時候,大約與訊碟先後掛牌的冠西也搭上了手機股狂熱的列車,生產光耦合器的冠西在上櫃歡度蜜月期的階段,股價就狂炒到三一二元,當時投信法人喊出冠西每股稅後純益可達十元以上。不過三億元股本的冠西二○○○年全年獲利只有一.○二億元,每股純益約三.三元。投信將冠西股價拉抬到高檔後也是一哄而散。

到了去年冠西一口氣虧損了一.五二億元,也是將二○○○年的一.○二億元一口氣虧光,今年第一季冠西小賺一八七萬元,比訊碟稍好,不過股價經過這麼一折騰,去年一度跌至十.五元,今年股市回升到六四八四點,但冠西股價已難挺上三十元大關。最近可成的股價飆漲,市場也是喊出可成今年可以賺一個股本的旗號,股價也從二十四元大漲到一六五元,可成是不是冠西的翻版尚待印證,不過相同的炒作手法卻不可不慎。

股市坑人的戲碼一再重演,股民置身股海,面對一大堆資訊,如何判定其真偽,恐怕是在介入這些個股之前必須「 慎思明辨」的重要功課。有了二○○○年訊碟與冠西的案例,最近股市又出現三樁令人爭議的案例,分別是華映與南韓 HYDIS策略聯盟,燦坤在四月下旬宣布調降二○○一年財測,及大霸宣布今年每股純益可達五.一九元,且董事長莫自治再三強調「 財測數字絕對不會令大家失望」。這一期《今周刊》我們就針對這三個個案來細說分明。


HYDIS 稱未與華映簽約 等於打了華映一耳光

在劍度收購 HYDIS 出現變數後,最近令人吃驚的事發生了, HYDIS 總公司發布新聞稿,稱「 從未與華映有任何簽約動作」,HYDIS 不分青紅皂白打了華映一個耳光。大家可能都還記得在去年十二月十九日,華映赴證交所宣布重大訊息,華映公司表示:「 雙方將自二○○二年一月一日起合作,除零件供應合作外,並將擴大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TFT-LCD )的產銷合作,HYDIS 的產品, 也將交由華映統籌安排」。

如果按照這個計畫,華映與 HYDIS 合作, 將使華映現有的產品線更為完整,目前華映本身的生產線以十五吋及十八吋面板為主力,HYDIS 生產線則是切割成十四.一吋及十七吋,今年來十七吋產品需求強烈,更有利華映供應更完整的生產線,而且雙方也可以統一採購彩色濾光片等原料,進一步降低成本,這是一個三方都有利的互補方案。

當時華映宣稱,雙方除零組件供應合作外, 南韓 HYDIS 的生產與銷售均將委由華映來統籌、安排,而技術、開發方面,雙方也可以互補交流。透過這個合作,華映│ HYDIS 面板產量可以躍居全球前兩大, 生產片數將可挑戰 LG │飛利浦。在雙方策略聯盟消息未出爐前,華映的股價仍在二十七至二十九元之間盤整,消息一曝光之後,華映股價一口氣衝到四十六元。 現在 HYDIS 出來否認說,根本沒有這回事,那麼到底是誰在騙人?

華映與 HYDIS 的策略聯盟顯然是透過劍度來牽線, 居中的關鍵人物是劍度董事長凌安海,華映可能從來沒有與韓方代表接觸,當時華映認為劍度可以順利掌握HYDIS 八成股權,完全信任凌安海,負責洽談合作的是凌安海, 並非 HYDIS 人員。現在劍度購併 HYDIS 生變,這項策略聯盟也就不存在了。


HYDIS 發布新聞稿內容重創華映經營形象

可是這裡還有兩個疑點,一是股本只有二十五億元、仍未有獲利的劍度如何能吃下 HYDIS,這個「 蛇吞象」動作,其實難度很高。二是策略聯盟是何等重大的事。華映的策略聯盟說,很可能是與凌安海之間的默契,根本沒有與韓方的 HYDIS簽約,就逕自赴交易所發布重大訊息,是不是有利用消息炒作股價之嫌,證交所實不容坐視。

這個事件發生後,華映公司很輕鬆地表示,「 華映並未投入任何金錢,並無損失」,但是消息曝光後,華映股價從四十三.七元猛力下跌至二十九元,小股東何辜!顯然韓國 HYDIS 在發布新聞稿之際,已重創了華映經營者的形象。

另一樁與財測有關的是燦坤。四月下旬已是各大上市櫃公司公布年報與季報的熱季,燦坤卻在四月二十六日突然宣布調降二○○一年財報,每股純益由六.六元,向下修正至三.一元,這是燦坤掛牌以來首度宣布調降財測。燦坤調降財測的理由是, 外國專業投資機構不得持有中國上市公司「 非流通 B 股」,燦坤因不察相關法令, 致使相對交易人 CONCOURSE FINANCE (協和亞太)無法履行該筆交易,使得去年底子公司中國全球處分香港優柏工業股票利益無法認列,因此,原預計認列的五.六九億元必須從帳上扣除。

燦坤的經營者吳燦坤是積極奮發向上、創業有成的楷模,燦坤從一家中小企業變成橫跨兩岸三地的中大型廠,吳燦坤厥功甚偉,不過這次調降財測的大動作,恐怕對燦坤傷害不小,一方面是這項交易不論成與不成,到了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截止,如果確定不成,即應立即對外發布,為何遲至年報即將揭露的最後一刻才「 被迫招供」?

更何況,去年一整年,時值大陸 B 股炙手可熱,燦坤 B 股一度大漲到十二港元。燦坤也因此登上中概股列車,在股市重挫聲中,燦坤的股價從二十一.二元起漲,隨著燦坤宣布要處分 B 股, 每股純益可達六.六元,而使股價大漲到六十七.五元。 如今處分 B 股計畫生變,燦坤理當迅速揭露相關資訊,為何延遲至四月下旬?


燦坤宣稱獲核准為流通股事宜生變

另一個受到爭議的是,燦坤在今年元月還發布新聞稿指出:「 燦坤子公司已順利處分廈門燦坤股票,以及 EUPA INTERNATIONAL 股票選擇權,總計業外共入帳認列二千八百萬美元,燦坤初估每股稅後純益可達五.六元」,燦坤也由發言人證實了這個消息,為何四月才生變?這個時間落差,燦坤公司當局有必要對投資大眾說明白。

更何況, 燦坤從一九九三年在深圳 B 股掛牌迄今已將近十年之久,對於中國證券法規不可說不了解。中國大陸對於上市公司所謂非流通股,一向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大陸的非流通股包括了國有股與法人股,前者尚不能公開流通,後者必須上市滿兩年,才能向證監會申請為流通股票,且經核准後才得以在市場買賣。燦坤在去年底宣稱已獲中國證監會核准為流通股,如今又突然變卦,當然有誤導大眾之嫌。

其實今年首季燦坤受益於 3C 連鎖通路經營策略奏效,自結首季營收三十.一三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七○%,稅前盈利達二.九四億元,稅後純益也達二.二五億元,每股稅前盈利一.三九元,每股純益也達一.○六元,今年是燦坤業績大成長的一年,燦坤大可用「 開大門,走大路」的胸襟,以良好業績來爭取投資大眾的認同,調降二○○一年財測已是過去式了,對股價衝擊已不是那麼重要,可是公司當局千萬不可將此事當小事,這畢竟是經營者誠信的問題。

吳燦坤窮一生之力打造燦坤,而且,吳燦坤肯拚、好學的精神也成了經營典範,如今在誠信上面被打了一個折扣,這是很划不來的。以今年燦坤業績良好,但股價卻從五十九.五元跌回四十七.六元,這是市場投資人對燦坤的誠信打了問號。

第三個個案是從今年三月起,市場即有一大堆利多傳聞,包括自有品牌手機出貨大增,獲得摩托羅拉追加機種訂單,及今年每股獲利達七元傳聞的大霸電子,今年股價由八.○五元飆上了四十四元,果然在股價衝高之際,大霸公司在四月底宣布今年財測目標,稅前盈利將達三十三.九三億元,每股盈利達六.一元,稅後純益達三十.六二億元,每股純益達五.五一元。由於大霸首季盈利只有八六四一.九萬元,且本業仍虧損一.四六億元,對於今年公司當局提出這個令市場興奮,但看起來卻是相當高難度的目標,市場是又驚又喜,但是也很恐懼。

因為回顧過去五年大霸的紀錄,可謂前科累累,不過公司當局知道外界疑懼,董事長莫自治加重語氣向外界表示:「 財測數字絕對不會讓外界失望」,不過市場對莫董事長的說法,卻是以「 大霸有哪一年不讓投資人失望」來回應。

大霸調高財測的消息曝光後,股價由四十三.五元倒跌回三十.七元,如果以今年每股純益五.五二元來看,本益比只有五.五倍,這麼便宜的股票,為什麼大家不敢買?公司也不敢要?正是因為大家對大霸的財測一點信心也沒有。


大霸過去五年的財測幾乎是年年令人失望

大霸口口聲聲說財測絕不令投資大眾失望,可是回顧過去五年的紀錄,大霸幾乎是年年令大家失望。先從一九九八年談起,那一年大霸宣稱主要產品高頻無線電話機出貨順暢,大舉調高財測,由五.一億元調高到七.五七億元,調幅達四六%,可是同年十二月,又以台幣升值產生匯兌損失為由,調降財測為四.六億元,這個調降的財測,比年初調高財測前的目標還好,而最後結算是四.四一億元,又比調降的目標少。

去年大霸稱通訊產業將回春,大霸年初預估獲利目標是五.四四億元,每股稅前盈利是○.九六元,到了年底又稱通訊市場不如預期,調降財測後轉盈為虧,每股虧損○.五三元,不過年初大霸因股市回春,將原先提列的短期投資備抵損失回沖,大霸遮住了虧損,小賺四千五百萬元。

而回頭看二○○○年大霸逢上手機熱,算是最風光的一年,那一年大霸公司派夥同外資及投信法人,三方合力將大霸股價從十三.六五元推向一五五元,使大霸一舉成名天下知。

那一年大霸以接到摩托羅拉八百萬支手機訂單為題材,將二○○○年財測調高到每股四.五元,大霸帶領外資及法人參觀上海廠,同時宣布與摩托羅拉合力在匈牙利建造年產一千萬支的手機廠的大利多。大霸公司派在大霸股價飆升之際,以其旗下鼎順、金陽、大霸科技、喬治科技等子公司合力賣出四四三一八張股票,賺進了十九.七九億元的差價。

那一年大霸不但沒有達成每股四.五元的盈利目標,且本業獲利只有三.九八億元,與先前聲稱「 本業獲利將達二十億元」,顯然有很大出入。不過有十九.七九億元的售股利益,那一年大霸稅前盈利十七.一八億元還不難看。可是股價炒完了,大家一哄而散,大霸的題材也瞬間消失,包括摩托羅拉的八百萬支手機訂單,最後只有四百萬支,且全都是低毛利 OEM 組裝機種。

而與摩托羅拉在匈牙利的合作建廠案也無疾而終,從此,大霸股價一去不復還,次年股價就跌至二十.五元,到了去年九一一事件後,大霸一度連票面都守不住,股價最慘跌至八.○五元,本來大霸的投機行徑,市場已逐漸淡忘,但最近投信法人又看中了大霸,公司當局也應投信之請,開出一個大家都不相信、但公司宣稱「 絕不會讓大家失望」的財測數字,大霸公司過去五年來的誠信問題,再度成為市場議論紛紛的話題。


誠信是經營者的第二生命 誰坑殺小股東股民心裡有數

四月間,國內電子股大跌,除了美國那斯達克跌勢加劇,造成投資人信心恐慌外, IC 設計公司從聯發科技、晶豪等一大堆公司厚待員工的分紅配股,惹來很大爭議,接著又有華碩「 員工配股票,股東配現金」的荒唐舉措,隨後威盛的「 威隆科技百分之百持股疑雲」,再來是國巨突然宣布首季提列海外存貨與轉投資公司虧損,出現令人心驚的八.九億元虧損,使國巨在市場上連跌了五支停板。

我們常說名譽是個人的第二生命,今天很多電子大亨利用消息炒作股價,在股市翻雲覆雨的行徑令我們感到痛心,但是數百萬股民在台下,有如數百萬個選民,他們成千上萬隻眼睛正盯緊上市公司的一舉一動,誰坑殺小股東,大家心裡有數。

在這裡我們也要說,誠信是經營者的第二生命,公司沒有了誠信,也沒有了股價,就像大霸公司一般,說什麼話,大家似乎都不相信了,做人如此,除了賺到錢,還有什麼價值?

延伸閱讀

才剛經歷7.2強震!天王星大樓「警戒線外日常照舊」⋯BBC記者:「3大應對措施」養出台灣抗震力

2024-04-06

歐洲人的長天期旅遊,國旅住這間也能辦到!「在花蓮艾美周圍慢跑…」老謝悟:飯店業者可思考2件事

2023-01-03

花蓮403強震為何沒像921大停電?解密「震後1小時」發生什麼事!為何說老天爺也蠻幫台灣?

2024-04-11

台灣的觀光業應該怎麼拚?

2019-10-30

潘思亮跳出來喊薪水5年該翻倍!飯店業大缺工喊苦,一表看為何找不到人?除了薪水還有啥問題?

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