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企業瘦身五部曲 P.16

企業瘦身五部曲 P.16

在今年第一季的時候,大家都對今年全年的經濟前景相當樂觀;可是到了第二季,股市突然掉下來,而且美國經濟指標顯示經濟仍將處於向下的趨勢,市場的信心似乎在一夕之間崩潰殆盡。不過我覺得這些並不是十分值得擔心的問題。

去年國際大廠積極清理庫存,而且成效頗佳,所以即使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一路走高,可是企業卻感覺不到來自消費端的需求;因為訂單不是下到製造商的生產線,而是從庫存直接出貨,接不到訂單,以致工業生產相關指數反而一直走低。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一季間,清庫存的速度相當快,消費端的需求開始傳達到工業部門,庫存也確實被有效消化,所以這段時間工業生產比去年同期出現明顯成長。只要消費端能夠繼續維持成長,經濟要回到成長軌道似乎不成問題,只不過這些年美國的負債率創下歷年新高,對未來實質的復甦力道是一股隱憂。

去年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 〉 持續的低利率政策, 對經濟的幫助非常大,利息負擔減輕,對欠錢愈多的人愈有利; 但是今年 Fed 要再降息的機率實在不大,萬一不小心走上日本零利率的死胡同,而經濟仍文風不動的話,以後就沒有政策揮灑的空間了。若是真的走上這條路,那麼美國勢必面臨亞洲國家所熟悉的問題|| de-leveraging (降低財務槓桿,即債務減肥〉 的陣痛。

美國不光是消費者債台高築,部分產業,特別是通訊、電信公司的債務更是高得嚇人。過去在高科技泡沫過程中,飛快成長的公司如今多成為問題公司;因為要快速成長,便需要擴張信用、舉債貸款,利用金融工具籌集資金;等到景氣反轉直下,勢必得面臨債務減肥,債務減肥的過程相當痛苦,所以一般人或企業除非萬不得已,否則腦筋絕不會動到這上頭。

通常債務減肥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出售資產;一般資產都是在景氣好時大肆擴充階段買來的,價格一定不便宜;不過等到不得不出售資產時,往往已轉為買方市場,賣價不理想,帳面便出現損失。

其次是債務重組,與債權人溝通、談判,以取得較好的償債條件,如打折償還、降低利率,或要求銀行買下其發行的公司債。這麼一來,公司的負擔雖然減輕,但卻造成銀行的虧損。

第三種是將債務轉換成股權,就是過去較常聽到的「以債作股」;如韓國現代半導體的債權銀行將債權轉換為現代的股權,搖身成為最大股東。然而就跟股市作手一樣,最糟糕的作手,是炒股票炒到最後成為公司派;因為炒股價和經營公司大大不同,一旦到了這種地步,顯然炒作的功力不及格,經營能力也尚待驗證。

債權銀行的專長在授信、放貸,對產業的經營所知有限;如今角色一變,成為公司的大股東,顯然當初在授信這一塊也繳出赤字;至於能不能靠經營作為補考過關的機會,想來壓力仍大,不容樂觀。

以債作股不但銀行的債權變股權,吃了暗虧,原有股東的權益也被稀釋,只有公司本身的損失較輕微。現代的債權銀行團以債作股,持有現代七五%的股權,原股東的持股則從一○○%陡降至二五%;雖然公司的負債減少,可是原股東的股權比率也縮水不少。

第四種則是將公司整個賣掉,或與他人合併;這種情況一樣是由原股東買單,吃下過去經營不善的惡果。公司若淪落到這種地步,出售或合併的價格一定不好,能選擇的對象也不多,擺明的是買方市場,不太有議價的權力。而如果與同業合併的話,員工也可能在合併後飯碗不保,招致裁員;因為同業合併除了要擴大市占率外,提升效率的最佳途徑,便是裁撤過多的人力。

負債減肥的最後一招,應該是宣布破產,這也是企業對抗債權人的終極手段。其做法大致有兩類,一是將公司重組,想辦法再站起來,另外就是拍賣資產。這麼做不但股東遭到損失,債權人、員工也無一倖免。

其實純粹站在企業存活的角度來看,原股東認賠一部分投資,以減資來縮小企業規模;再由債權人認賠一部分借款本金或利息收入,以維持最大部分的債權,都是企業重整過程中相當重要的步驟。如果期間的過程推不動,那麼後續要讓企業翻身就難上加難了。

台灣的破產條件不夠明確,所以公司很難拿這個祕密武器與股東或債權人談判,以取得最有利的條件;當然並不是說經營者把公司搞成這樣了,還要繼續要脅股東及債權人,而是為了讓公司擁有最佳的存活條件。

儘管目前有多家出問題的公司也享有比一般更優惠的還款條件,但是他們的力量卻是來自政治勢力的介入,而不是因為經營者本身的還債誠意及提出未來的重整計畫,以取得債權人信賴。

這種現象對台灣的企業經營環境並沒有好處,因為經營事業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應視經營出現問題為常態;既然企業要把經營問題當作必然發生的事實,那麼在法令上就應該要有一套周延的遊戲規則,讓債權人、債務人、股東、經營者及員工了解如何處理後續問題;只要這種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所有相關人士都能以成熟的態度面對,那麼整體經濟、產業的發展,才能因單一企業遭逢的經營危機,轉化為應付未來不確定的資本。

美國近來的報紙盡是壞消息, 像全美第四大長途電話公司 Qwest 老總辭職,Arthur Andersen (安達信〉 會計師事務所被判有罪, 恩龍( Enron 〉 老總去年年薪高達六千七百萬美元, XO 通訊公司宣布破產,泰科( Tyco 〉 開除老總並改組董事會等等。

如果光看新聞內容而不看企業名稱的話,會讓我以為翻到四、五年前報導韓國或泰國的舊報紙,當時版面上盡是充斥著這類悲觀的消息。近期亞洲經濟雖然不是太好,但是在美國市場進入疲弱階段之際,也算是相對活潑的了。

至於台灣的情況大致介於兩者之間,企業問題絕對不是現在才突然發生的,只是大老闆直到最近才願意承認確實有這麼一回事。最近看到大力打銷呆帳的銀行,儘管帳面出現不小的虧損,可是股價不但不跌,反而還在市場氣氛低迷之際逆勢大漲,正是大家認為經營團隊終於想通了,願意面對事實,而給予的肯定。

常聽人說美國的法人比重很高,美國股市相對理性,其實如果真的理性,就不會有網路泡沫了。一九二九年以前,美國股市的散戶比重高達七、八成,法人只占兩成左右;二九年股市崩盤,經過多年蕭條,投資人損失不貲,個人戶逐漸退場,逐漸把錢交給資產管理公司,而不再直接投資股市。到了七○年代,股市結構已成為七成法人、三成散戶。可是到了那斯達克泡沫崩盤前,散戶比重又回到七成,法人也降到三成;其中原因當然很多,但是再有萬般理由,基本上還是不脫泡沫的特性。

最後還有個壞消息要告訴大家:不要以為經濟很快便可以從去年糟透了的情況下復甦。也許多數人在逆境中喜歡聽一些「年底即將復甦」之類的好話,日子才比較容易過,但是我的悲觀天性卻不這麼認為,或許這來自我母親的遺傳。母親是那種一大早起床,看見窗外豔陽高照,還是會念兩句:「今天可能會下大雨」的人。受到她的影響,我也會把事情看得比較嚴重。

不過也有好消息可以提供給讀者,好讓大家有活下去的勇氣:低迷的景氣不見得會維持許多年。亞洲金融風暴至今已經五年了,美國自二○○○年科技泡沫崩盤到現在,也有兩年的時間,所以明年美國應該進入打底階段。景氣或許不會更壞,亞洲也已經開始復甦,因此台灣股市不一定要看美國臉色才有上漲的機會。

(谷月涵的電子信箱: mrtaiwan@mrtaiwan.com.tw〉

延伸閱讀

活著的人比死掉的人更重要!他罹癌後決定自家不再祭祖:不想在死後,孩子們因是否祭拜我而爭執不休

2024-04-06

31歲大腸癌末期,台大醫師切開腹部又闔上「整個肚子都黑了」...他如何奇蹟痊癒,一路活到85歲?

2024-03-13

億元大戶肺癌末期,擁100張台積電、100張鴻海,如何贈與妻子最省稅?遺產律師:做錯1件事,多被課稅550萬

2024-03-27

「就差一點點了…」新光婦產科名醫裝葉克膜等移植,體重2週掉14公斤、全身長黑斑...女兒淚求肺臟器捐

2022-02-06

媽媽抗癌失敗了...「癌王」胰臟癌折磨,體重只剩36公斤 毒物專家招名威:若時間重來,我希望做到這些事

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