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加油不是只能送水 P.14

加油不是只能送水 P.14

只要是開車或騎車的朋友,最近一年來一定發現,加油的感覺不太一樣了。因為自從油品開放民營後,各油品業者除了與加油站結盟外,加油站也為了搶客戶而大送贈品。

一般贈品的行情是,每加一百元便送一瓶礦泉水或一盒衛生紙;有一回我去加油,結果加油站卻誇張地扛了一整箱礦泉水給我。一開始我也認為,加油送贈品很不錯,但是冷靜後一想,加油站怎麼有能力一直送東西呢?這些贈品與他們的本業──油品販售毫不相干,而且運輸及儲存的成本也相當高;既然如此,為何業者不乾脆直接降價算了。每當我在家裡為了消耗加油送的礦泉水而拚命灌水跑廁所時,這種念頭就特別強烈。

一般賣水的利潤應該很高才對,加油的消費者不見得想要礦泉水,但是卻被逼著收下水、衛生紙、洗衣粉等贈品,而既然有得用,一般人就不會再去商店買;因此不光是我快受不了了,連便利商店的生意也大受影響。

大約三十年前,美國的銀行業開放前,利率是由政府訂定的,支票存款也沒有利息,每家銀行做的都差不多,大家相安無事,幾乎談不上競爭。每一州都有自己的銀行,且對本州的銀行保護得非常好,所以也少有跨州的銀行。現在回頭看這種狀況會覺得非常可笑,可是在當時,卻被視為理當如此;雖然有少數批評的聲音,但是對整個經營環境無足輕重。

開放後,美國的銀行擁有自行決定利率的權力,可是他們推出的第一個行銷手段竟然是開戶送烤麵包機。別笑,即使現在看起來很可笑,當年當第一家銀行開始送烤麵包機時,其他同業也不得不跟進。

開戶送烤麵包機固然不壞,但問題是,消費者為什麼要去銀行領這種東西?何況贈品的品質又不一定好,也不一定是消費者所需要的;所以現在我們把與行業或公司業務不相干的事情,叫做「送烤麵包機」。對銀行而言,訂購大批的烤麵包機,相信整個採購、運送、儲存等過程的成本十分高;可是送歸送,客戶該跑的照樣流失,通路效益非常低,既浪費錢,也浪費社會資源。只不過消費者會因為過去銀行的服務效率很差,現在送烤麵包機,總感覺不要白不要。

同樣的,只要開車,不論如何都要加油;當加油站搬出一箱水時,一般人可能很高興,我則心想,嘩!原來A了我這麼多錢。一箱有十六瓶礦泉水,一瓶二十元,就等於多算我三百二十元,而加油不過八百元;當然加油站大批進貨的成本比較低,但是就算打對折,也得要一百六十元,等於加油多付了二○%換這些贈品。如果這多出來的二○%能放在一般人的口袋裡,任其自由消費,想買水就去便利商店買、需要烤麵包機就去電器行選購,一定可以有效刺激內需市場,資源運用的效率也會比目前高。

油品市場開放不久,結果不是讓服務變好或是價格降低,而是送贈品,以維持產業原本超額利潤的架構。當美國的銀行業出現第一家業者打破默契,延長營業時間、開發新型金融商品、提供更完善的服務……之後,其他業者也不得不跟進,這時大家才發現,原來過去銀行的服務水準這麼差。

台灣的流通業近年進步很多,當量販店、購物中心興起後,對經濟的影響相當大。美國的威名百貨( Wal-Mart )是全球最大的公司,其內部文化為極盡降低成本之能事; 不管是出差、採購、管理等,都是拚了命地在省錢。終端消費者在Wal-Mart 可以買到最便宜的東西, 所以只要 Wal-Mart 開店,附近的商家早晚會關門大吉,所以也引來很多反對聲浪; 但是對當地的消費者而言,有了Wal-Mart 就省下不少錢。

由於有 Wal-Mart 這類的公司,才能讓美國市場的通路成本降到最低;通路成本降下來了,企業便可以花更多的錢在品牌經營、研發及行銷上面,把企業資源放在更有效率的地方,毛利也將自然提升。就好像幾十年前,商業的聯絡往來要靠郵局,一個禮拜才能回信;有了傳真機以後,三、兩天便有回音;到了現在,則是用電子郵件,一小時便有回信,效率更高,可以辦更多的事情。

美國銀行開放後,業者希望藉著送贈品的方式拖延改革的腳步,搞到最後發現送贈品不再有效,反而影響毛利,這才開始調高存款利率,降低放款利率,延長營業時間,進而引發全面的風潮。銀行過去三點就打烊了,對上班族的消費者十分不便,等到延長至六點打烊,以後便不可能再改回來了,產業結構也因而發生改變。

汽油是必需品,加油站當然不想降價,而且目前中油仍具有絕大的力量,還不需要那麼快就減少超額利潤,當然其中還隱藏著政府的能源政策,控制油價的力量在裡頭。反過來說,如果政府調降油價,把利益還給消費者,就是讓業者減少利潤,這麼做有社會主義的傾向。不論如何,任何一種方式如果做得太過火,都將導致經濟的不平衡。

對我而言,加油送水不是我最想要的服務;如果不能降價的話,我會希望有更多的加油站,好讓我加油更方便。但數量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加油站屬於零售產業的一環,美國的加油站旁通常都設有便利商店,民眾在加油時可以順道採買日用品。當然台灣加油送日用品也有一點這種味道,只是顧客有自己的品項需求和品牌偏好,不需要被強迫接受。

不過這只是開放後的第一階段,初期加油站和生產包裝水、洗潔劑的公司合作,未來則可能成立便利商店。美國東西南北各地的汽油價錢不同,這跟距離煉油廠的遠近沒有關係,主要是各地加油站的土地成本不同。業者擁有加油站的土地,當然要開發更多的經營項目,以增加土地的利用價值,進而提高獲利;於是我們看到洗車成為加油站附設的部門,未來也將看到便利商店出現在加油站的旁邊。

台灣經濟集中在製造、外銷及電子產業, 這三項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比率很高,如果電子的景氣好,台灣經濟便沒問題,一旦電子景氣轉差,台灣經濟及股票就壓力重重。台灣搞製造業到最後一定成為商品化,因為沒有自有品牌,不管做得再精密,到最後,生產線的效率都不能再好了,剩下來只有拚命開動,全能生產; 尤其電子數位化的產品更容易成為大宗商品( commodity ),毛利除了降還是降,不少科技產品的毛利只有五%不到,可是也有不少傳統產業的毛利還可以高達二○%、三○%。

過去台灣發展產業沒有考慮到經濟循環的問題,景氣一不好,做任何東西都不會好,因為台灣沒有內需市場,也沒有能力自己直接到國外賣東西。但是大陸市場通路還不成熟,仍處於卡位階段;更重要的,大陸是少數還在成長的地方,台商應該積極去開發當地的內需市場。

目前台商在大陸經營物流較積極的有食品及電子;食品是經濟成長初期的產業,老百姓口袋有了點錢之後,通常會花在吃的方面。其次,台灣的電子製造能力很強,到大陸也是為了做製造、外銷;因為有這方面的基礎,順便轉而做內銷。這與過去成衣製造原本以出口為主,但是也附帶供應內需市場的情況相仿。當然台商在大陸還有其他產業跨足零售通路,但是就產業規模論,仍以食品及電子內需較大。

我們要檢討的是,為什麼台灣業者在大陸經營零售通路的成功例子不多?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台灣沒有足夠的行銷通路發展競爭環境,業者也沒有好好培養行銷經營團隊及經驗;這種現象在電子業最為明顯,只會爭取企業訂單,沒有自己的通路,到了大陸仍在替聯想做代工。可是身處大陸這麼大的市場,只做製造實在很可惜;台灣與大陸的距離不遠,在把製造工廠搬到大陸之餘,業者更要在台灣加強研發及設計能力,積極開發自己的品牌與通路,才能擺脫送贈品、折扣、殺價再殺價的宿命。

(谷月涵的電子信箱:mrtaiwan@mrtaiwan.com.tw,MrTaiwan.Com 的網址:mrtaiwan.com.tw )

延伸閱讀

太好考?交通部修法,嚴重違規「領短期駕照」最快這時上路…他曾批台灣交通「爛得要死」

2023-08-30

為什麼當年我會捨公職離開交通部,選擇去民間的長榮(2603)呢?林省三憶與張榮發相識的那些趣事

2024-03-29

桃機剩北跑道釀班機大亂!交通部認出包「會面對、檢討改善」:整修規模超越過去,沒意識交通量

2024-03-04

併排違停要記點?交通部給答案:明年6月前「2狀況」開罰不記點...道路規劃亂象「載客像玩大冒險」

2023-11-15

市區電巴2030年目標1.1萬輛上路,業者喊車型少、如何突破瓶頸?交通部給答案:今年有望見成果

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