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誰把肥鵝變瘦雞? P.90

誰把肥鵝變瘦雞? P.90

股王聯發科技在八月三十日進行除權交易,其中除了配發四元現金股息外,新增加的十四.四四六萬張新股也在十月二十一日上市買賣,其中最受矚目的當然是含在其中的一八○五六張員工分紅配股,假如以聯發科技在增資新股出籠之前的股價三一四元計,這次員工分紅配股換算成股票市值約達五十八.二八億元,以去年聯發科技全年稅後純益六十七.○三億元計算,員工分紅配股轉換成股票市值,就占了去年一整年聯發科技盈利的八六.九五%,再一次確認了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員工真的是天之驕子。

員工分紅配股的問題,按照施振榮的講法,其實從一九七八年就已經開始了,那一年宏碁以淨值的一半,邀請主要幹部入股,後來又邀請一般幹部及資深員工以淨值入股,認購股款再由員工薪水逐月扣除。到了八○年聯電大力引用,此後員工分紅幾乎成了高科技產業的共識,誰的員工分紅配股不具吸引力,誰就招募不到一流員工。難怪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要十分堅持地說:分紅入股制度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競爭力很重要的驅動力量。

曹興誠本身就是員工分紅配股的最大受益者,八○年代初期聯電就是由經濟部一手帶大的「國營企業」,曹興誠以工研院財務經理成為聯電主管,然後躍升為總經理,在把張忠謀請走後,曹興誠一躍而為董事長,從夥計變成老闆,假如沒有員工分紅配股,恐怕很難奠定曹興誠今日在聯電的地位。


員工分紅配股成了加速公司飛躍成長催化劑

不過九○年代是台灣高科技產業快速奔馳的年代,公司快速成長,員工分紅配股成了加速公司飛躍成長的催化劑,加上公司股本小,員工分紅配股比率不那麼彰顯,而且股市呈現大牛市,公司每一次除權,股價都會填權,而台灣的散戶投資人志在賺差價,只要有價差可賺,股票可以填權,也不太在乎員工領了多少。因此,有關員工分紅的爭議,有識之士老早已提出「異見」,可是並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

但是二○○○年三月美國科技股泡沫吹破,那斯達克從五一三二點慘跌而下,台灣的電子股也開始修正,尤其今年來,電子股跌勢遠甚於傳統產業股。

另一方面是公司治理成為新世紀的新課題,美國企業爆發一連串會計醜聞事件,九○年被視為開創新經濟的活泉──股票選擇權制度已出現極大漏洞,這兩年很多美國大企業破產,可是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統計,單是在去年美國破產的二十五家大企業中,二○八位公司高層行政人員及董監事,在公司破產前的三年之內,即有三十三億美元入袋,可是投資者卻血本無歸,同時也把十幾萬個工作飯碗打爛。像恩龍的前董事長 Kenneth Lay 即A走了二.四七億美元,WORLDCOM 董事長 Gary Winnick 則為自己賺進了五.一二億美元。

於是股票選擇權衍生的問題在美國商界、金融界,甚至在政壇吵得鬧烘烘,就連德高望重的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也在國會作證時,嚴厲斥責執行長的貪婪,及企業向員工發放股票選擇權卻不將選擇權列為支出的不當。葛老認為企業不將選擇權入帳,雖然推高了九七至二○○○年之間的盈餘,然而到了科技泡沫破滅後,反而圖窮匕現,而成拖累盈餘成長之癌。再加上股市轉升為跌,員工紛紛要求現金或股票以外形式的報酬。另一方面,在股價大跌後,企業為了贏得投資人信任,除了執行長為財報正確性背書外,企業為反映真實獲利情況,已由花旗集團、可口可樂、奇異、通用汽車、寶鹼等帶頭,將股票選擇權改列費用。


美國大企業紛紛將股票選擇權改列費用

美國大企業紛紛將股票選擇權改列費用後,在台外資也開始採用較嚴格眼光來審視台灣的科技股。美林證券在七月間率先表示,員工配股列為上市公司費用有賴台灣政府與公司通力合作,率先採取與國際同步做法,才能贏得外資的溢價認同。七月下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以堅定口吻表示,台積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仍將繼續採用員工分紅制度,即使採取股票選擇權也僅針對國外子公司員工。」這一席話令持有台積電逾二七%的外資大感失望,八、九月間台積電與聯電成為外資砍殺的兩大目標。

摩根士丹利首席分析師何資文就公開表示,會計問題將延緩外資加碼台股時機,他認為若採取美國會計制度( GAAP ),台積電從九七至二○○一年的五年之間,員工分紅與現金配股已稀釋股價的六六.五%,等於是華而不實。美林證券的研究部門主管張惟閔則認為,將員工分紅改列費用,企業獲利會減少二○.二%,本益比將從十九倍上升至二十五倍,台灣的電子股不再具吸引力,他同時認為IC 設計、網路通訊與晶圓代工三大族群將是首要的受害者。

後來台積電、聯電股價一路暴跌,張惟閔又在報紙上發表「外資停買,員工股票分紅衝擊為關鍵」的談話,終於激起台積電財務長張孝威在十月二日於工商時報發表「員工分紅從未成為外資決策關鍵」的爭戰,使員工分紅配股的問題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

九○年代不成問題的員工分紅配股問題,近兩年會成為各方爭議的焦點,科技泡沫後,股價式微是其一,更關鍵的是股票市場的合理性也成大家必須面對的問題,尤其是電子股暴跌,股東連年受到重傷害之後,大家終於開始認真來思考,是不是員工分紅配股制斲傷了股價。

根據台灣經濟新報社的統計,去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總稅後純益是九五九億元,這其中員工現金分紅分走了五十七億元,董監酬勞拿走了三十九億元,員工分紅配股若以除權後參考價計算達六二○億元,三者合計達七一六億元,這等於是說全體上市櫃公司全年盈利有七四.六%分給了員工,像增資股剛上市買賣的聯發科技,去年賺六十七億元,員工分走了五十八億元,就大大凸顯了員工分紅配股制的不合理。

針對這個現象,所羅門美邦也指出,台灣企業會計準則在與國際接軌的程度,在亞太地區八個國家中,台灣敬陪末座。這其中又以員工分紅配股制度最受爭議,根據所羅門美邦的統計,過去三年來,員工分紅配股占上市科技公司的盈利從二六%至七七%,每年支出至少二十三億美元,約等於四座八吋晶圓廠的成本,例如,九九年電子股全年獲利一八五七億元,員工分紅配股拿走了九六八億元,二○○○年全年獲利三三三三億元,員工分紅配股則拿走了八五三億元,到了去年電子股獲利降為六六六億元,員工分紅取走五一三億元,占盈利的七七.一%,員工占盡優勢,股東當然骨瘦如柴。

更何況,九○年代電子業高速擴張,全憑小股東大家出錢又出力,造就了電子業繁榮與光芒四射的電子新貴,員工拿走了那麼多,難怪小股東只能喝西北風。


員工分紅無風險──股東則承擔無限風險

這種情況在晶圓雙雄上,小股東感受最強烈,以台積電業績最好的二○○○年為例,全年獲利六五一億元,次年員工分紅配股四十六萬張,以去年一整年均價七十七元計算,員工分紅的股票市值達三五四億元,占了前年台積電獲利的五四%,而聯電去年出現虧損,但今年曹興誠利多大放送,聯電員工配了十七萬張,以當時聯電市值來算,員工配股市值達六十五億元,說是員工分紅配股,可是前一年度既然沒有創造盈餘,如何有員工「分紅」配股?

大家並不是要否定員工分紅配股對台灣電子業的貢獻,可是員工的分紅從現金轉化成股票,尤其是股價很高的時候,這個分紅配股是現金分紅的幾倍或幾十倍,像聯發科技是員工分紅至少再乘上三十倍,這對股東的傷害當然非同小可,更何況,員工分紅配股與股東權利義務相同,股東以市價買進參與配股,而員工分紅的股票幾乎是不要成本,兩者優劣互判,員工幾乎無風險,股東則承擔無限風險,再加上員工拿到股票立刻可以在市場拋出,沒有保管期限,也使股市籌碼容易鬆動。

此外,站在小股東的立場,也有許多不平之鳴,其一是員工分紅配股有沒有逆轉乾坤的能力,根據這幾年的觀察,景氣通常比員工的表現還強烈,像台積電在二○○○年景氣大好時大賺六五一億元,可是第二年景氣春天的燕子飛走了,台積電獲利立刻降為一四四.八三億元,那一年台積電員工領走了價值三五四億元的股票,賺的錢卻只有員工分紅的一半。

今年曹興誠大方犒賞員工,聯電員工領走十七萬張聯電的股票,可是聯電上半年本業還賠十四.四三億元,今年上半年聯電賺了四十六.六七億元,全靠出售聯發科技、友達股票的業外進帳六十一億元,這個部分完全沒有員工的「苦勞」,聯電員工領走那麼多,並沒有為聯電帶來扭轉乾坤的貢獻,反而讓人覺得景氣比員工重要。


員工分紅拿了股票就賣──長期投資的員工有多少?

二是員工分紅配股到底是短期投機?還是長期投資?美國的股票選擇權還有三至五年的閉鎖期,台灣的員工分紅配股都是拿了股票就可以賣,長期投資的員工到底有多少?從董監持股來看,台灣不少傳統產業董監持股比率都很高,例如中華汽車五三.八九%,正新四○.三%,盛餘六五.七八%,反而經營不善的公司董監持股比率很低,例如華隆只有四.五八%,中紡只有六.二一%,可是電子股員工分紅比率年年那麼高,董監持股比率卻是異常偏低,例如聯電只有五.三九%,茂矽六.○九%,楠梓電五.六九%,智邦只有四.七七%,年年分紅配股,為什麼電子股董監持股比率普遍偏低?

三是員工分紅配股到底是安定員工的心,還是鼓勵跳槽?大家眼睜睜看著員工分紅配股,竹科有很多電子新貴「逐水草而居」,哪一家公司今年度獲利好,大家就到哪一家公司「等待」明年員工分紅,而今年度獲利差的企業則流動率大增,像今年預估虧損九十七億元的旺宏今年就出現離職熱,離職員工約千人左右,而今年聯電本業虧損,離職員工人數也相當驚人。高科技員工配股果真能留住一流人才?

四是員工分紅配股長期累積的籌碼,對股價造成的稀釋效果,長此以往,必然形成低股價,在上市電子公司股本愈來愈大,員工分紅配股張數愈來愈多,在電子產業失去高速成長的環境,假如大家不正視這個問題,將來小股東一再受創,個個從肥鵝變成瘦雞,整個電子產業勢將嘗到苦頭。


電子新貴須正視員工分紅配股對資本市場的長期傷害

過去十幾年來在資本市場攫取龐大財富的電子新貴,必須正視員工分紅配股對資本市場長期造成的傷害。下列是可能修正的意見:

一、員工分紅配股資訊必須充分揭露,就像上市企業重大訊息般,員工配股誰領到幾張,應該公布明細,並可稽查。

二、員工分紅配股持股應有閉鎖期,員工持股應閉鎖三至五年,如果中途離職,公司可以面額加計利息收回,如此才能發揮獎賞的效果。

三、只給關鍵或優秀員工,而不是統統有獎,人人都給,既然是以獎勵為目的,應著重獎賞關鍵員工。

四、前一年度虧損公司不得分紅,所謂的分紅是前一年度有盈餘才能分紅,沒有獲利,哪來分紅?

五、股東與員工權益應相同,不能像華碩這般「員工分股票,股東分現金」,這是極端不合理的一家公司兩套制度,既然怕股本膨脹,股東分現金,員工也要分現金。

六、員工分紅配股必須隨著股價高低調整,股價高,分紅比率應降低,像聯發科技股價是面額的三十倍,膨脹的係數就是三十倍,倍數太高,比率應酌減。

七、員工分紅配股以面額課稅的不合理,員工以面額認的股票,順手以市價在股票市場拋出後,又回到面額課稅,這是租稅的死角,當年的財政部長許嘉棟因此而下台,我們認為這個不合理的稅制有必要重新再思考!


延伸閱讀

花蓮7.2大地震》清水橋斷裂「花蓮成孤島」,華信、立榮增開航班…台鐵、公路清明疏運如何應變?

2024-04-03

花蓮7.2地震狂搖餘震不斷!國家級警報為何沒響?這6處都沒收到...氣象署說原因!各科技廠影響狀況一覽

2024-04-03

花蓮7.2地震狂搖!高鐵、捷運一度停駛,因地震而無法到班、遲到算曠職嗎?勞工3大權益可爭取

2024-04-03

921後最大強震!花蓮7.2地震威力相當「32顆原子彈」,餘震已逾70起...在戶外、搭車,記得保命3步驟

2024-04-03

花蓮強震,多棟房屋傾斜!921後蓋的房子比較耐震?搭電梯遇地震「千萬別做這事」...急救專家揭逃生鐵則

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