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人民幣五年不動」? P.18

「人民幣五年不動」? P.18

在正常情況下,貨幣升值,部分產能將從外銷轉至內銷;由於缺少通路,一旦人民幣升值,便可能增加失業率。因為國外賣不出去,國內又不能賣,只有縮減產能一途,勢必直接影響就業狀況。

最近去了一趟北京,行程中最熱門的話題,就是人民幣要不要升值!人民幣升值與否,不光對中國有影響,與台灣的關係也很密切。

如果中國決定不讓人民幣升值,那麼對周遭的日本、韓國及台灣而言,匯率升值的壓力也降低;因為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最多,如果人民幣都可以不必升值,其他國家的升值壓力就更小了。

尤其美國最近並沒有就貿易議題對台施壓,因為台灣對美貿易比重愈來愈低,加上輸美的都是高價位的產品,這讓美國方面比較沒有話說。

另一方面,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雖有將近七成的比率是台商在中國製造的;不過賣到美國的商品,只要打上「 Made in China 」, 帳就算在中國頭上,所以台幣不會直接承受升值的壓力。

經濟學上提過,物價及薪資有所謂的僵固性,也就是易漲難跌;由於消費者的預期心理,今天物價一漲,大家擔心明天會賣得更貴,就會趕緊去買,廠商根本不必考慮漲價後賣不掉的問題。但是降價的情況則反其道而行,除非是必需品,否則今天降價,明天可能會更便宜,那就再等等吧!所以廠商間不願輕啟價格戰,因為一引爆價格戰,大家都殺得血流成河,惟一獲利的只有消費者了。

美國的通縮情勢趨於緩和,最大的功臣應在於「美元」的地位。前些時候我們提過,世界各國多以美元為發行貨幣的基準,因此美元具有世界貨幣發行準備的優勢。各個國家都沒有能力控制美元的發行及匯率的走勢,除了美國。美元可以說貶就貶,台幣或日圓可就沒這本事了。

要物價下跌難,要貨幣貶值就容易多了。美元貶值,亞洲貨幣多盯著美元,所以也跟著貶,因此亞洲資金流入更多,可以維持美國金融市場的資金動能。美元貶值,一是對歐元貶,一是對黃金貶,而對黃金貶值即對物價或實質資產貶值。

先前美國政府花了好大的力氣在處理通貨緊縮的問題,到最後加一把勁,以美元貶值為壓軸,或許可以扭轉情勢,甚至可將通縮轉為通膨;而通膨一起,金融呆帳的問題便可解決大半。

一旦人民幣升值,大家便要問,台商在中國製造的產品,賣到國外的金額會不會減少?競爭力會不會減弱?其實這個問題倒不必太過憂慮,因為即使人民幣升值,幅度也頂多在五%至一○%;在升值過程中,可能會有較大的波動,但是以整體升幅來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其實從中國內部來看,人民幣就算不升值,其生產成本一樣在成長;包括工人的薪資及部分熱門地段的房價,都出現過熱的現象,而成本增加則會反映在售價上。人民幣升值也是增加成本,一升值便可壓抑工資成長的幅度。

因此從中國的競爭力來看,人民幣升值與否的影響有限,除非在短期間一下子跳升二、三○%,才會造成負面的衝擊。不過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極低。因此匯率只是國際貿易間的計算工具,以表達最終成品的價格。以台灣的情況,進口的原物料都以美元報價,國內加工的成本便成為競爭力的依據。

這一趟到北京,碰到一位有十七年資歷的中國人民銀行官員,當我向他請教有關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時,這位人行官員立刻回說:「五年內人民幣不可能有變動。」當然這是他個人的看法,一旦國外的壓力加重,人行是否還能堅持盯住美元的政策,不無疑問。不過國外壓力大,來自國內的壓力更大,特別是失業問題日益嚴重,讓人民幣匯率調整與否更顯複雜。

依照人行官員的認知,日本、台灣、韓國外銷占 GDP 的比重高達五成,中國目前只有二成,所以中國外銷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當然不認同他的看法,因為中國的經濟規模如此龐大, 如果讓其外銷比重成長至占 GDP 的五成,那麼全世界到處都將堆滿中國製的產品,那還得了。而且中國有這麼大的國內市場,經濟潛力也不是台韓可以比擬的。

我認為,中國經濟真要成長快,又要兼顧高毛利,就非得刺激國內市場不可;而讓人民幣升值,提高國內購買力是相當有效的手段。不過我的看法不重要,因為中國人行也不會聽我的,但是了解他們內部的想法卻很重要。

當然,要增加就業率,外銷可能是最快的方式。因為在中國,即使能提高人民的購買力,但是通路的不足,缺乏金融服務、信用交易及實體物流等系統,仍難竟其功。而仰賴外銷,則比較容易把貨品送交到客戶手上,收帳也容易穩當得多。

一位在中國生產 DVD 放映機的業者提到,他的產品絕大多數都銷往國外;他當然也希望能做到七成內銷、三成外銷,因為國內的消費者也買得起,而且內銷的毛利也高。但是受限於國內通路不善,產品無法賣到消費者手上,所以只能遷就低毛利的外銷市場。

在正常情況下,貨幣升值,部分產能將從外銷轉至內銷;由於缺少通路,一旦人民幣升值,便可能增加失業率。因為國外賣不出去,國內又不能賣,只有縮減產能一途,勢必直接影響就業狀況。

此外,假如一個國家出現通膨跡象,也會考慮讓貨幣升值,因為可以減輕進口成本,以緩和通膨情勢。出現通膨表示經濟過熱,而升值是減緩通膨的手段之一,尤其中國對通膨特別敏感。

不過我們看到的情況是,中國經濟十分「火紅」,可是卻隱隱有通貨緊縮現象;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結構中,有一部分是沒有效率的國營企業製造出沒效用的產能,以致出現供過於求的假象。如果扣除掉這一部分,則通貨可能不縮反增,這樣才看得到經濟的真實面。尤其上海房價一路攀高,但因全國經濟嚴重傾斜,所以平均值看不出端倪,而實際上,通膨已經蠢蠢欲動了。

我還是要再次強調,這僅是我的觀點,但是我的看法不重要,中國當局仍希望維持如此龐大而無用的產能,以吸收流動的資金及人口。甚至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國企存在的目的在於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而非盈利數字的多寡,比較類似社會福利的概念。

從資金面來看,中國的外匯存底持續累積,儘管中國擁有強大的吸金能力,但同時也存在落後的金融制度;只有銀行,卻沒有發達的資本市場;中國的股市規模雖然很大,但是發行新股及增資的案子卻很少。股市基本上只是資金移轉的場所,並不具備資本轉換的功能。

中國的銀行與台灣類似,錢一直進來,但是一般中小企業卻很難向銀行借到錢。最近有兩個著名的案子,知名的企業家因行賄而被抓;原本他們也是借不到錢,在給銀行員回扣之後,才取得銀行的貸款。如今東窗事發,連銀行員也遭收押。這麼一來,就更沒人敢借錢,而銀行的功能也更弱了。

中國的產能這麼大,卻只能做外銷生意,銀行的錢那麼多,但只能放著爛掉;資金多,流入的錢更多,但是企業偏偏借不到錢,形成金流的斷層,這是當今中國金融及經濟最大的難題。

中國這一代的領袖和過去不同,以往像鄧小平這批人,他們在亂世大打天下,在內部鬥爭中脫穎而出,是革命者;而且鄧小平、周恩來等人在西方念過書,思想及作法都有較大的格局及魄力。

可是文革後出頭的這一代領導人,一步一腳印地從政府機關爬上來,具有科員氣息;所謂出國也多是去蘇聯,而去也只是下放到西伯利亞勞改,還不如不去。他們做事異常謹慎,不可能有大開大闔的氣度。

中國未來的領袖,一方面未經過下放,也沒經歷文革,且可能留美留日,等到掌權後會要求快速合理。而這一代便卡在新舊之間。也因此,要他們在短時間就決定讓人民幣與美元脫鉤,也確實太為難他們了。

所以真有可能如那位人行官員所言,人民幣五年內不會有變化,不過這不是市場機制的問題,而是領導人的擔當。

延伸閱讀

00922+00878 vs 0050+0056終極大PK!陳重銘解析:市值型搭配高股息ETF,存股哪1檔能加速提早退休?

2023-09-20

花蓮7.2大地震》清水橋斷裂「花蓮成孤島」,華信、立榮增開航班…台鐵、公路清明疏運如何應變?

2024-04-03

農場養豬領悟出金錢智慧!他38歲提早退休,整天泡咖啡館、假日登山...49歲身價漲到75億的秘密

2023-09-18

921後最大強震!花蓮7.2地震威力相當「32顆原子彈」,餘震已逾70起...在戶外、搭車,記得保命3步驟

2024-04-03

0050、0056...他43歲存股這5檔ETF,48歲月領10萬提早退休,「3步驟找買點」不上班資產還多300萬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