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台灣避不了的避險基金 P.28

台灣避不了的避險基金 P.28

全世界所有的法人基金加總起來大約有三十兆美元,其中最大的基金為退休基金( pension fund ),規模達十二.五兆美元,占了三分之一強;其次為共同基金( mutual fund ),規模略小,為十一.五兆美元; 再來則為壽險基金的六.七兆美元。

這十年來,共同基金成長快速,其中美國又是共同基金市場的「大戶」,估計美國的共同基金占全球共同基金市場規模的五七%。這麼高的比重,其成長動力主要有兩個:其一是美國改變退休制度,四○一K法案通過後,企業員工可以自行決定要將退休金準備配置在何種資產工具上,造成共同基金大賣。

另一個原因是,過去不少法人多將自己提撥的退休基金,交給資產管理公司的專人負責管理,成立單一的退休基金;這部分的金額通常都比較大,約在二千萬美元左右。可是這類退休基金的績效表現多不理想,而且當企業要支付員工退休金時也很麻煩,因為往往要整筆基金解約贖回;而這時資產管理公司也一定會拜託客戶不要贖回,牽扯太多的人情壓力。

於是法人客戶漸漸認為,與其成立退休基金專戶管理,還不如直接投資共同基金來得方便。近年共同基金手續費也因競爭激烈而大降,若有資金需求,或是不滿意基金的操作績效,也可以隨時贖回,沒有太繁雜的手續,因此流入共同基金的錢就愈來愈多了。

在美國的金融資產中,共同基金的比重最高,所有法人資產中,有六四%是放在共同基金;英國在這部分只有三二%,日本更低,僅約八%。台灣在退休基金方面的資料不夠完整,推估法人資產配置在共同基金的比重,大約在日本及英國之間。由此可見,美國共同基金市場龐大,但是競爭也激烈,難怪部分基金業者會鋌而走險,幹出一些缺乏職業道德的事。

共同基金的價值,其實並不在於基金的績效表現。現今共同基金的經營模式,基本上是由富達塑造成形的。富達是第一個成功經營出大型共同基金的公司,其模式是成立各式各樣不同形態的基金,如大型藍籌股基金、中小型企業基金、高科技基金、生技基金等等,不一而足,令人眼花撩亂。

因為他們知道,要維持一檔基金的績效穩定成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成立各種不同的基金;因為任何一個階段,市場總會有所謂的主流,而遍及各領域的旗下基金,不管在任何時候,總會有一、兩支壓對寶。此刻基金管理公司便大力促銷少數績效表現優異的基金,直到熱潮褪去,等到下一波新主流出現後,再如法炮製。基金管理公司很清楚,要這麼做,管理資產的總規模才會不斷成長。

這套模式奏效後,其他基金公司起而效尤,於是形成今天我們所見的百家爭鳴的景象。所以我才說,共同基金管理公司爭的不是績效,而是行銷,因為他們總是可以挑出不錯的基金進市場搶錢。

美國以前的退休金制度是採固定給付制( difined benefit program ), 每家公司要確保員工退休後能領到一筆固定的退休金。這個制度帶給公司不小的壓力,因為不管賺錢與否,景氣好壞,公司都得為員工一、二十年後的退休金負責。

後來退休制度改為固定提撥制( defined cotribution program ), 公司只要依照規定,每月提撥定額退休金準備即可,這一來便有效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不過公司會計的業務壓力卻大增,因為這種長期性的資金管理不易。四○一K推出後,有效減低公司會計上的負擔,因為共同基金業者可以接手這部分的業務。所以共同基金的另一項優勢,即為法人客戶提供快速完整的財務服務。

因此,在共同基金行業裡,第一項優勢為行銷能力,第二項為財務會計服務,操作績效反倒成了第三順位。這幾年市場出現另一種新的法人生態,即避險基金(hedge fund );避險基金與共同基金的差異在於,績效為先,行銷其次。 避險基金講求絕對的績效,而非以打敗指數或同業水準為滿足,而行銷通常是避險基金的罩門,因為法令規定,避險基金不能公開行銷,只能私募;至於財會服務,避險基金則幾乎不提供。

避險基金的成員,通常就只有幾個從大基金公司或證券商出身的操盤高手,不然就是對可轉換公司債或衍生性金融商品非常專精的專業人士組成。這些人在大公司通常較不受重用,因為他們的強項在績效,可是大公司多將績效放在第三位,所以他們出走組成避險基金,才有出頭天的機會。

美國的共同基金沒有很多,但是都很大;雖說不多,其實還不算少,只是真正具有規模的不到百家,資產規模多在上千億美元。而避險基金則不會很大,但是卻很多,平均規模不到二千萬美元。當這兩種基金撞在一起會怎樣?一個是只管行銷,不管績效;另一種則是只重績效,不善行銷;兩者一接觸,便發生最近爆出的弊案。

共同基金為了衝規模,便向避險基金招攬生意;而避險基金要績效,便要求「保證獲利」||即收盤後才以較低的成本認帳。比方說,某基金當天結算淨值為十美元,避險基金收盤後才要求以低於十美元的淨值向共同基金追溯認購,共同基金為了增加資產規模,不惜稀釋其他客戶的淨值;不過反正績效不是他們優先考慮的重點,所以也無所謂。

共同基金愈多,便有規模成長的壓力;避險基金愈多,則績效的壓力大增;而狼狽為奸,則可各取所需。一旦一家開始這麼做,其他公司也將跟進,可是這種行為與考試交卷後再補填答案沒兩樣;揭發弊案的檢察官甚至形容為:「賽馬跑過終點後才下注。」當然不是所有的共同基金及避險基金都是壞胚子,但是既然發生了,總要查個水落石出,才能保障循規蹈矩的業者及投資人。

避險基金的威力愈來愈大,數量也愈來愈多。避險基金同業間並沒有較大的組織,所以也有控管或利益衝突方面的風險,像五年前的 LTCM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危機算是比較大的案子,其他的小案子則不勝枚舉;反觀類似富達這種大公司,要出現地雷的機率就相當低。

台灣政府曾公開表示不歡迎避險基金,不過台灣政府喜歡與否不重要,避險基金只會愈來愈多。美國證管單位也曾經考慮要對避險基金提高監督機制,後來認為沒有必要;因為避險基金不是公開招募,投資者是特定的優勢族群,他們應該有一定的風險意識,所以政府不必勞神替他們把關。其次是因為避險基金多在海外註冊,如開曼群島、維京群島等,本國政府想管也管不了。

一般人對避險基金都有風險很高的錯覺,其實避險基金追求的是絕對績效及穩定成長,一年求個七%到一○%的報酬並不為過;如果要求更高的報酬率,風險也隨之而來,他們便敬謝不敏,所以避險基金並非貪得無饜的一群。避險基金的作法通常是套利, 賺取衍生性商品與現股間的利差,如放空 ADR (存託憑證)買進現股;不然就是做所謂的分割交易,在不同標的的漲跌中,鎖定利差。

避險基金因為規模不大,所以多透過國際券商向其客戶招募;而券商也樂於提供融資融券,以吸引避險基金下單。台灣政府最近說要完全開放外資制度,可是又說避險基金不准進來,其中頗有矛盾之處。政府應該知道,避險基金不會打著招牌大剌剌地進來,而是透過券商入境,不要說「禁止」,連「知道」可能都有困難。不過政府這麼說有可能是要讓市場安心,避險基金不會在台股興風作浪;另方面也有警示的味道,讓避險基金低調一點,不要太過明目張膽。

其實避險基金的天敵就是自己,幾乎所有的大型避險基金都因規模太大,達不到絕對績效的要求而解散或銷聲匿跡,如索羅斯旗下的多檔大型基金、老虎基金等。避險基金大不起來,而許多小型避險基金對台灣股市的影響也有限,反而會因為有人買、有人賣相互抵銷衝擊。此外,台股最大的問題是波動性太高,如果能開放避險基金,可以有效降低系統風險。因為當股價太高時,避險基金基於絕對報酬考量,會站在空方;而抽出來的資金,則會轉進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避險基金的趨勢愈來愈明確,不管喜不喜歡,都不能閉著眼睛不顧這個事實。如果政府能盡早開放,便能妥善管理。美國雖然發生資產管理行業的弊案,但這並不是共同基金或避險基金哪個好、哪個不好的問題;想使壞總是有機會的,重點在於管理機制夠不夠完善,以及有人作弊能不能抓到,而閉著眼肯定是抓不到的。

延伸閱讀

這3檔台股基金無腦買,報酬率超過2000%!一表掌握10檔最強棒「放長線財富自由不是夢」

2023-07-10

以伊衝突再升溫,只會「存股」恐受重傷!台股基金、科技型基金…專家教戰錢往哪裡擺才安全

2024-04-19

大盤下半年怎麼走?強勢族群重電、伺服器能追? 台股基金十強出列 操盤贏家解析後市

2023-07-05

迎政策作多行情 就從10月開始布局 大選前卡位!老牌台股基金誰最會賺?

2023-10-11

今年最強賺一倍!國人瘋買哪些基金? 台股基金績效完勝 收益、科技帶頭衝

2023-12-20